陶欣這個人打從骨子裡就不安分,四五歲的年紀就喜歡滑雪沖浪這些有刺激性的運動,小時候跟爸媽出國旅遊也不願意去逛景點,反而樂忠于雪山草原深林這種頗具原始風貌和挑戰性的自然景觀。
要說登山這項運動,陶欣實在是個行家了,高中畢業那年才十六歲,就重裝徒步尼泊爾ATC大環線,當時的領隊一路都在誇她,還學會了一句中文叫人不可貌相。
陶欣被誇得飄飄然了,被誇得對大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在國内的一座野山頭上翻了車,即便早早察覺到了異常,也逃不過瞬息萬變的風雲,變化莫測的大山。
泥石流來臨之際,陶欣是有點害怕,可就隻有那麼一點,她總覺得自己不至于福薄到這個地步,甚至還想着,等被救出去,就和緊握着她手的男朋友結婚,還要多花些時間陪一陪父母,再給好久不聯系的大哥補送一份新婚禮物。
要知道人一生之中遇到泥石流的概率微乎其微,從泥石流中大難不死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微微,而從泥石流中大難不死,一睜眼還來到十八年後的概率更是微到了寫進小說都算湊字數的地步。
這種極小概率的事,偏巧讓陶欣趕上了。
當地民警把“精神失常”的陶欣帶回派出所,所長一看她的長相,馬上翻出了2002年泥石流事件的失蹤人員信息,随即上報給了“時裂管理局”。
所謂的時裂管理局,其實是個國家機密機構,全稱為“時空裂隙綜合管理局”。時空裂隙是千禧年間由民間組織暗中進行的一項非法實驗,在專項行動組搗毀犯罪窩點時,這項實驗已經失去了控制,以至于那幾年全省各地相繼出現多個時空裂隙,造成多個人員失蹤案件,而這些時裂受害者大多會出現在五至八年後。
千禧年後,科技和網絡都在高速發展階段,如果時空裂隙事件傳出去,勢必會引發社會動蕩,民衆不安,也許還有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時空裂隙綜合管理局于2006年正式成立,主要負責時裂受害者的一切善後工作。
而陶欣是目前所有時裂受害者中時間跨度最長的一個,也是社會人際關系變化最大的一個。
整整十八年,對陶欣而言整個世界都已經天翻地覆,即便她早已成年,現如今也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管理局一面為她進行心理幹預和社會化訓練,一面替她尋找合适的監護人,幫助她回歸社會,恢複正常生活。
起初并沒有人考慮過周廷之,畢竟十八年前隻交往了不到半年的男朋友,任誰看來都不是合适的人選,在局長陳平的心目中,最佳人選其實是陶欣同父異母的大哥陶書華。
從血緣關系上考慮,陶書華是陶欣唯一的直系血親,這世界上沒有人比這兄妹倆更親近;從經濟地位層面考慮,陶書華是名校教授,不會讓從小養尊處優的陶欣産生太大落差感;從實際生活角度考慮,陶書華比陶欣年長十二歲,十八年後的今天已經年長三十歲,而年過半百的陶書華膝下無兒無女,無親無故,隻有和他相互扶持的妻子。
陳平認為,讓陶欣以陶書華遠房堂妹的身份回歸社會實在是再好不過。一個從小長在國外的堂妹,父母雙亡後回國投奔堂哥,如此一來,陶欣能有個親人依靠,陶書華也能有個晚年保障。
可陳平沒有在陶書華那讨到什麼好果子吃。陳平原想着,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但陶欣一口一個大哥叫的那麼親密,這兄妹倆的關系應該是很不錯的,陶書華要是知道消失了十八年的妹妹并沒有死,還不得高興的飛起來。陳平和陶書華見面時,甚至為陶書華準備了速效救心丸。
誰承想同父異母這四個字裡藏了許許多多的恩怨,陶欣一無所知,陶書華卻清清楚楚,陳平準備不充分,連打了好幾張感情牌,徹徹底底的激怒了陶書華。
陶書華不僅拒絕做陶欣的監護人,還拒絕和陶欣見面。
不過終究是兄妹,陶書華在将陳平掃地出門之前,給了他周廷之的聯系方式。
經過調查後陳平才了解到,陶欣的父母在世時一直和周廷之保持着聯系,二老去世後的諸多事宜也是由周廷之幫忙操辦。
最重要的是,周廷之至今未婚,男女關系很幹淨,且相當的事業有成,就那麼一個兒子,是人家情有可原的家務事,不值一提。
這麼一看陶欣的人際關系裡簡直沒有比他更合适的監護人了。
于是在管理局内部全票通過,并征得受害者本人同意後,陳平在當天中午十二點聯系了周廷之,表示有一件與陶欣相關的事需要和他商量,想要登門拜訪。
内容大差不差的一通電話,陶書華接到後的第一反應是問“是不是陶欣的屍骨找到了”,這也是所有時裂受害者家屬共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