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錦夜叩玉案(探案) > 第14章 淑媛

第14章 淑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從幼安公主入葬,李琰便想動身啟程回邺城,隻是今上卻命他參加完太子納妃之後再離開,他也隻能應允。

入夜,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突然阿福輕輕扣響門,李琰心中頗有不快,他知道阿福不會貿然打擾自己,肯定是有不速之客不請自來,這麼晚了還前來打擾他的肯定是麻煩事。

李琰放下書,微微蹙眉道:“阿福,是誰?”

阿福暗中吃驚,崇拜的看着主子道:“王爺真的是料事如神,我還沒說什麼事兒您就知道有人拜訪您了,是曹家公子曹振遠!”

李琰站起身,負手而立,俊秀的臉上出現一絲暖意,曹振遠和他曾師出同門蘇太傅門下,兩個人感情相處不錯,惺惺相惜,後來曹振遠跟随叔父出征鎮守邊關,李琰剛去邺城生了一場重病,曹振遠不遠千裡特地去送了幾隻千年人參,而此刻曹振遠怎麼突然回京中了?大晚上又突然拜訪自己,恐怕是和太子選妃有關。

隻不過一刹那之間,李琰好幾個念頭湧上心頭。

“請他來。”

不一會兒,一個粗壯的漢子走了進來,恭敬道:“卑職參見魏王殿下。”

李琰哈哈大笑,看着滿臉風霜的曹振遠道:“曹兄,多年不見,風采不減當年,我們之間不必繁文缛節。”

曹振遠見李琰的口氣親切并未疏遠有些受寵若驚,他站起身仔細打量李琰。

李琰芝蘭玉樹風姿綽約恍若天人,曹振遠歎道:“當年邺城一别已有多年未見了。”

李琰請他坐下,吩咐道:“阿福,煮茶。”阿福趕忙頗有眼力見的退了出去還不忘把門緊緊關上。

“這麼多年不見,曹兄突然回到京中我想不會是想為見我的吧?”

曹振遠面色微紅有些不好意思,他恭順道:“無事不登三寶殿,我風塵仆仆趕回京中就為一事。”

李琰故意裝作聽不懂的模樣道:“這件事我能幫你?我也剛剛回到京中一月有餘,京中很多人很多事我都陌生了許多。究竟是何事?”

曹振遠聽不懂李琰話中的弦外之音,他耿直道:“選妃!我妹妹曹如莘已經被皇上冊封淑媛,與薛家的女兒被選入太子妃人選,隻不過二選一,隻有一個人能夠入住東宮。”

李琰忍不住笑道:“宮闱選妃的事情,我實在是插不到手。”

曹振遠有些焦灼,面色一窘,硬着頭皮道:“王爺,這不僅僅是後宮的事情,更牽扯了朝堂中的兩股勢力!”

李琰側頭故作輕松道:“曹兄,但說無妨。”

曹振遠神色複雜,遲疑片刻終于開口道:“朝堂之上士大夫和武将一直形同水火,勢均力敵,而太子身為一國儲君,太子妃也許就是未來中宮娘娘,這次皇上選了咱們曹家的女兒又選了薛太傅的女兒,這就是皇上的考量!我們武官都是以血肉之軀性命相搏守下了這江山,而那些士大夫不痛不癢說着一些改革的蠢話!我前來就是希望求得魏王支持,立我妹妹為太子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官和武官素來不合,這兩年邊關戰事連連,掌握兵權的武官此時此刻占了上風,而薛家育是改革派也是對武官極為強硬派,這次蘇太傅革職,今上重用了薛家育,提為太傅,對武官來說是一個重擊,兩方白熱化之際,太子妃的位置又成了一個新的導火索。

李琰覺得頭痛,他知道今上為何不讓他回邺城,他之所以遠走邺城修築凝雲閣,就是想遠離京中這些是是非非,他看向曹振遠迫切的眼神,思忖道:“邊關戰事我也密切關注,這麼多年你和所有将士們出生入死,為君為國為民鎮守邊關是我朝幸事,隻是太子妃的位置我想決定權不在我手中,準确的說不在我們這些人手中,隻在父皇手中!”

曹振遠聽着李琰的話有喜有憂,他喜憂參半道:“我隻不過希望王爺能夠在皇上面前為我們曹家多說幾句話,别的卑職不敢奢求。”

李琰悠然一笑道:“曹兄這個你放心,我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會做到。”

曹振遠聽罷,歡喜鼓舞,他喜上眉梢道:“多謝王爺,我妹妹自幼在鄉野長大,性子爽直,全無閨閣女子教條,我本來很擔心她。”

李琰讪笑道:“真想不到曹大将軍的女兒竟然在鄉野長大。”

曹振遠苦歎道:“實不相瞞,今上選妃,我們家女眷極少,我妹妹是偏房所生,近年才接回京中悉心教養,我母親是容不下沙子的人,若不是今上的意思,我母親也不會讓妹妹認祖歸宗。”

李琰知道曹家主母性格潑辣跋扈,他也聽聞曹将軍在外的幾個側室過得很是凄苦。

曹振遠雙手抱拳懇求道:“還望李兄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李琰道:“放心。”

送走了曹振遠,李琰毫無困意,他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最後眼神落在書桌前的一個盒子上,他緩緩走上前打開盒子裡面是一枚做工粗糙的竹劍,小巧的竹劍看着像是頑兒手中的玩具一般,他盯着那竹劍陷入了沉思,六歲那年他跟母親回祖父家消夏在山間遇到賊人,幸好祖父門客路過,拼死救下他們不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而這個竹劍是當年他親手制作送給恩人的,而那個當年還是落魄寄住在祖父家的恩人如今成了赫赫有名的太傅——薛家育!

這枚竹劍是薛家育派人今天下午送來的,他不言不語,可是這枚竹劍卻勝過千言萬語。

李琰心頭不覺有幾分煩悶,真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懊悔自己貿然回到京中,這個權利與欲望交織的城池車水馬龍,喧嚣繁華,還不如自己的凝雲閣,清雅安谧。

隻是如今已經入局,恐怕想要抽身就難了。

他隐隐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今上浩浩蕩蕩為太子選妃,而背後的無數勢力蠢蠢欲動,恐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他突然想起了那個在他身邊的宮女,沈柔則,最近也不知怎地總是會想起她。

說起來也奇怪,她在自己身邊,自己倒是能有幾分心安。

第二天,沈柔則爬起床發現窗外淅淅瀝瀝下了雨,心中頗有不安的預感。

她急急忙忙穿戴好,徐姑姑不停的叮囑道:“你要小心再小心,太子納妃非同尋常而且這次牽扯到了文官武官!”

沈柔則牽強一笑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說道:“我隻不過是一個奴婢,做些粗活罷了。”

徐姑姑憂心忡忡道:“我右眼皮跳個不停,總是害怕你出事情。”

沈柔則勸慰道:“姑姑放心,我會萬事小心。”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她還是匆匆忙忙轉過身從木匣裡掏出了一尊木刻的佛像。

徐姑姑有些意外,沈柔則道:“我帶着他,他會保佑我的。”

衆女官在提教院聽令,各個如臨大敵,面色緊張,不敢怠慢,自開宗立朝還未聽聞同時選兩位淑媛備選太子妃,而這次太子納妃,驚動了整個京中城,甚至民間有好事者進行賭約,下賭究竟二人誰人能夠入住東宮。

曹家和薛家的馬車輛車并行入宮,兩個人先是拜見了今上,又依次見了靜貴妃和姚淑妃。

提教院的人都等候差遣,韓宮令的人已經在前方打探,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知曉。

通報消息的小宮女快步匆匆道:“聽說在姚淑妃面前,曹淑媛摔了一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