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是對“兄妹”這個詞彙更敏感的那個。
并不是說蘇格蘭比波本心軟。在組織裡,這兩個人沒有表現出任何破綻。蘇格蘭平日裡沉默,還有些陰郁,狙擊時從未手軟,制定的行動計劃也十分簡潔。他或許會有對普通人展現出溫柔面貌的時候,但越是如此,才越凸顯出他執行任務時的冷酷。
隻是,赤井也察覺到了,在他故意發散自己和瑪格麗特的關系時,蘇格蘭表現出來的情緒波動是比波本更明顯的。
就像是……蘇格蘭也有一個兄弟或者姐妹一樣。
有沒有兄弟姐妹是很明顯的。
比如明美就會對他表現出來的對萊伊的情感而擔心他。
蘇格蘭也會格外在意“瑪格麗特”。
這種在意和波本的想要探查瑪格麗特的情報的在意不同。
所以在赤井有了這兩個人都是卧底的猜測時,在他驚怒地發現真純居然會出現在任務現場時,他冒險讓蘇格蘭短暫和真純相處,并隻在蘇格蘭面前展現出自己的脆弱和懇求。
不要告訴組織。
他确信蘇格蘭聽到了真純喊自己“哥哥”。
所以,不要告訴組織,在瑪格麗特已經是組織成員的前提下。
當然,赤井并沒有冷漠到将妹妹當做設局的工具。他告訴了真純,讓真純回去一定要将今天的事和母親說清楚。而他是特工的母親一定會反應過來,他現在在執行潛入調查計劃。
母親會帶着真純回英國的,而在英國,MI6完全可以保護真純。
組織的觸角沒有覆蓋英國,這是赤井加入組織至今能确認的信息。
日本是大本營,美國擁有不小的版圖,歐洲有涉及但領域很小。
自己父親也是在美國失蹤的,母親借助MI6卻一直沒獲得多少成果。不然他為什麼要跑去美國,為了拿到國籍還參軍,繼而通過另類的方式快速拿到國籍以後加入美國的特工組織呢。
赤井認為妹妹會安全的。所以他拿真純的出現來試探蘇格蘭。
他很擅長這個:利用各種意外達成自己的目的。
當然他在這麼做的時候,也難免自嘲自己确實太冷漠了。但線索擺在這裡,不加以利用,不出手試探,不是太浪費了嗎?他沒有浪費的習慣。
蘇格蘭沒什麼反應。
萊伊之前在組織裡展現出了很明顯的對瑪格麗特的嫌惡。
那麼這個陌生的,突然出現的,看臉似乎能看出一點血緣關系卻也很可能是誘餌的萊伊的“弟弟”,也很可能是陷阱。
蘇格蘭當然不會犯經驗主義錯誤。
隻是他做任務時,還是難免在獨自一人時稍微走神了:萊伊方才的神情實在太隐忍了,那痛苦也不可能是完全虛假的。
所以那真的是萊伊的弟弟嗎?
萊伊難道還有一個弟弟嗎?
……在組織面前隐藏自己的弟弟,不想讓弟弟加入組織,這個邏輯太正常了。可正因為太正常,才顯得刻意。萊伊可是一直表現得很樂意加入組織,很想往上爬啊。
蘇格蘭并沒有将這件事瞞着波本的打算。
所以在這次任務結束以後,蘇格蘭找了單獨和波本相處的機會,和波本交換了這份情報。
波本沒有見到真純。
他第一反應當然是懷疑:“那真的是萊伊的弟弟嗎?”
蘇格蘭這時候有些好奇了:“你見過瑪格麗特對吧?她和萊伊像嗎?”
“幾乎一模一樣。”波本斬釘截鐵道,“你見到瑪格麗特就絕不會懷疑他們的血緣關系。”
“那麼,我這次見到的小孩子其實……和萊伊沒有那麼相似。”蘇格蘭說完沉默了一會兒,補充道,“可我覺得是真的。那種痛苦不是随意就能表現出來的。”
“波本。”他說,“你沒有兄弟姐妹對吧?”
“你難道要說,因為你有哥哥,所以你能感覺出真實吧?這也太站不住腳了。”波本嘀咕道,“總而言之,如果能抓到萊伊的軟肋,找到那個家夥的弱點……”
他決定去調查真純。
但他的速度沒有赤井和瑪麗快。
赤井在做完那次任務的當下就去找真純了。或者說,他要找的人是自己的母親。
真純還是個小孩子,偶然看到赤井執行任務就毫不猶豫跟了上來。赤井給她買了車票,用表演暫時讓蘇格蘭沒有輕舉妄動。但他畢竟不能确定蘇格蘭和波本百分百是卧底,因此他在執行任務後第一時間找去了自己買好車票的地點。
父親失蹤之前要求母親帶着孩子來日本“避禍”。
這不意味着日本安全,而是那時候的日本,遠東,是英美能夠肆意插手的地區,很亂。這種亂局才好讓母親這種資深特工發揮。
所以赤井在日本的那幾年其實沒有固定住所。
她母親也會定期回MI6,會接MI6的任務,而他頻繁轉學。
沒多久他就自己想辦法跑去了美國,還被母親斷掉了供應,自己打工賺夠生活費。
以赤井的經曆,他想找到真純很容易。
而他順着真純的痕迹找到母親時,他母親才剛聽完真純的“找到大哥”的故事。
赤井瑪麗的表情馬上就變了:很顯然自家大兒子在做危險的事,而自己女兒居然就那樣大大咧咧跟了上去。
是在潛入調查嗎?
如果是卧底,那麼很可能女兒的舉動已經讓大兒子被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