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麗隻睡了不到五個小時就醒了。
被付辭叫醒的。
嫁到付家以來,除了最初那段日子,她每天晚上都睡足八個小時,算上午睡時間,一天至少九個小時。
但今天她得早起,甚至中午還沒得睡午覺補眠,可以想象多麼痛苦。
但她沒有賴床,被叫醒後即便一臉困意,也噌一下從床上下來,乖乖去刷牙洗臉。
因為今日是清明,付家有很重要的事要做。
為了讓自己清醒些,唐明麗直接用涼水撲臉上。
冰涼的感覺透過皮膚穿透全身,人瞬間精神了許多。
她看着鏡中的自己,不覺有些失神。
明明昨晚沒有休息夠,卻看着一點都不憔悴,反而還更好看了似的。
難道這就是滋潤的力量?
想到昨晚,唐明麗臉頰微燙,同時暗暗慶幸人沒有讀心功能,不然自己是黃心小妹的秘密可能守不住了。
洗漱完下樓,四位長輩也已經收拾好了,坐在餐桌前等他們下樓一起吃早飯。
看到唐明麗下來,付老夫人笑道:“很久沒試過這麼早起了,是不是有些不适應?”
唐明麗害羞一笑。
明擺着的事實,她就不嘴硬了。
吃過早飯,一家人拿上昨天就準備好的拜祭品出了門。
每年清明,付家人都要陪着付老爺子一起去拜祭當年犧牲戰友。
這算是付家不成文的傳統。
家屬大院到烈士陵園不遠也不近,走路要半個多小時。坐公交車的話更快些,但付老爺子每次都喜歡步行過去。
第一年的時候唐明麗不明白,但後來她明白了。
即便已經到了古稀之年,去見那些曾經并肩作戰的老朋友,内心還是會很不平靜吧,他需要一點距離和時間去平複。
去見戰友的這一段路,他用腳丈量了一年又一年。
這一路他也許在想,一會到了墓園站在紀念碑前,要和曾經的戰友們說什麼呢。
是告訴他們這一年國家的變化?還是和他們分享自己的近況?又或者默默緬懷那些曾經并肩坐在的歲月?
又也許什麼都沒想。
唐明麗無從猜測。
上輩子幾年的社畜經曆,她自認被練出了一點玲珑心,但在付老爺子和戰友們的情誼前,任何玲珑心都猜不出半分。
所能明确感受到的,是爺爺站在紀念碑前時那份無法遮掩的沉重。
來自幾十年後的靈魂,生于長于和平年代,對戰争年代的一切,遠沒有付老爺子這一代人感觸深。
對于先烈,她崇敬、感激、緬懷。
用血肉之軀築造國家和平的先烈們,應該永遠被銘記。
可對于付老爺子來說,墓碑上的很多名字,是曾經活生生一起走過一段歲月,為同一個理想奮鬥過的人。
付老爺子默不作聲在紀念碑前站了一上午。
他們是最早一批來拜祭的,這一上午陸續也來了一波又一波來拜祭的人。
本來空蕩蕩的墓碑前,不知不覺擺滿了花束。
過去不知道多久,來拜祭的人漸漸稀少,最後隻剩下他們六人。
付老爺子終于說了聲走吧。
唐明麗跟着付家人最後深深一鞠躬,離開了陵園。
出到外頭,立刻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
外面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欣欣向榮。
唐明麗忽然又有了新感觸。
也許爺爺喜歡走這一段路,隻是為了感受這份煙火氣息。
悼念需要很大的勇氣。
幾人一路的安靜,忽然被付老夫人打破。
她突然問付老爺子:“就這麼回去嗎?”
付老爺子不解,也終于轉過頭看向妻子:“你還有别的事?”
“也不算有吧,就是覺得既然出來了,不如在外頭吃了再回去。說起來我們一家人也很久沒在外面吃過飯了。”
這話出來,不僅付老爺子詫異了,其他人也覺得很意外。
要知道這幾十年來,每逢清明老爺子都雷打不動拜祭已逝戰友,自家祖先的祭拜都得延後,可見這事在他心裡有多重要。
因為重要,所以必須嚴肅對待。
然而今年,婆婆竟然在這個日子提出在外面吃飯。
吃飯當然沒什麼不對,可在外面吃,無異于容易讓人聯想到吃喝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