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日子吃喝玩樂?那在他們家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付母緊張的一會看看婆婆,一會看看公公,生怕兩位老人在今日鬧出不愉快。
不過應該還好,公公看上除了略微詫異,去并沒有不愉快。
隻是,會同意嗎?
等不來丈夫應允,付老夫人說他:“其實我早想說你了,當年你們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百姓能過上太平的日子嗎?終于過上太平日子了,我們活着的人就得好好活着,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緬懷。”
唐明麗聽得好想給奶奶鼓掌。
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力量啊。
付老夫人這番話聽得付老爺子又是一怔。
再看看都在等自己拿主意的幾人,他忽然有些想笑。
“我是那種隻會認死理的老頑固嗎?”
言外之意就是不反對了。
每年去看望戰友,他的心情确實是比較沉重,但也不至于因為這個就忘了生活。
明白到付老爺子的意思,唐明麗第一個表現出雀躍,問:“那我們去吃什麼?”
這個時候一家人中也就她最适合站出來,畢竟她的能睡能吃在付家也不算什麼秘密。
幾人商量了一番,一緻決定就近原則。
唐明麗也大概猜到了會這樣,這時候可選擇的飯店并不多,無非那幾家國營。都這個點了,不就近原則的話,等過了飯點也許就沒什麼好吃的了。
于是一行人轉頭去了最近的一家國營飯店。
唐明麗雀躍挽着付母胳膊走在最前頭,時不時低語商量着一會吃什麼。
付辭陪着付老爺子走在最後,目光好幾次不自覺掃向妻子的背影。
自他有記憶以來每年的堅持,在這一年似乎有了不同。
剛才奶奶說的那番話,他不信和妻子沒關系。
活着的人好好生活,就是對先烈們最好的緬懷。
咋聽得他内心都波動,何況爺爺。
但誰能說得不對呢。
-
一日的睡眠不足,唐明麗連睡了兩天都沒補回來。
如果不是第三天必須得出門,她還想繼續睡。
對于她這種嗜睡聖體來說,睡眠不足真的太傷了。
但這一天是顧琳的擺酒的日子,她不得不出門。
酒席是在男方家辦的,偌大的院子擺了十幾桌。
在這年代,這規模相當可以了。
所以顧琳父母滿臉笑容,可見相當滿意男方家的重視。
付家除了付辭父子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出席,其他人都來了,還封了一個金額頗可觀的紅包,也算給足了誠意。
男方這邊的招待很熱情,菜品雖說不上豐盛,但也不錯,可唐明麗吃得并不是很愉快。
怎麼說呢,她也終于明白了為什麼爺爺會覺得這男人心術不正,确實一頓飯的功夫就夠了。
她認同成熟的婚姻必須衡量,卻不認可算計。
甚至她覺得在顧琳下鄉一事後,顧家會重新和付家走動,應該和這個男人脫不了關系。
其實看得出來,重新往來後爺爺和奶奶不見得多舒心。
如果擱在幾十年後,這種讓人不痛快的親戚,斷了也就斷了吧。但這時候的社會環境不同,這年代的人重親情。哪怕互相捅過刀子,都不會讓他們斷了這門親。
在這些痛并快樂中,他們樂此不疲。
沒有說不好,重情重義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閃光點,也是付家人的閃光點。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以她怕麻煩的個性,可能對于大伯一家,她早已經徹底眼不見為淨。
有時候想想真不可思議,她被内卷的社會磨到涼薄的性情,在付家竟一點點被修補。
-
吃完酒席,從顧家離開時,已經幾近傍晚。
因為都喝了點小酒,唐明麗怕坐車會暈車,便拉着大家走一段路。
以微醺的狀态去看這個世界,似乎有另一番不同,竟看出了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唐明麗靠在付母肩膀上,借着酒意撒嬌:“媽,如果以後付辭掙了很多很多錢,你提前退休。我,你,加上奶奶,我們三人一起環遊中國,好不好?”
這餅畫的真誘人,付母都可恥的心動了。但還好沒忘記,這不過是兒媳婦喝多了說胡話。
她寵溺拍了拍唐明麗腦袋,敷衍道:“好好好,你說什麼都好。”
這一幕是那樣的溫馨,但落在對面街道的另一個人的眼裡,卻是那樣的挖心和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