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陳折夏默默研讀了一天劇本後,大概梳理了一下角色,開始寫人物小傳。
她必須挖掘出趙小文内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用演技将其呈現出來。
窗外漸暗的天光給文字蒙上血色,整個劇本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暧昧的陷阱。
趙小文明知王一麗暗戀李浩然,卻還是接受了李浩然的單獨輔導、禮物,甚至深夜的短信聊天。之後李浩然向趙小文表白,趙小文因為高考在臨的理由拒絕了李浩然,被叫做釣魚、綠茶。
二是拒絕的代價。
當趙小文以高考為由拒絕李浩然的表白時,她沒料到這個優等生會瞬間變臉。“你裝什麼純潔?”——李浩然的這句話,成了噩夢的開端,他因為表白被拒惱羞成怒,也開始造謠趙小文。
在校園這個小社會裡,這樣的事情并不罕見。一些人在感情得不到回應時,不是選擇尊重和理解,而是用诋毀和造謠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三是謠言的雪崩。
王一麗在宿舍哭訴的版本裡,趙小文成了同時吊着三個男生的賤人,不管是班級還是宿舍都沒有人理會趙小文,李浩然則在男生群裡發她PS過的裸露照片,連班主任都對她有了成見。他們将趙小文的的惡劣行徑和聯系方式發在網絡上,引來一場網暴。
四是最後的稻草。
444條網絡暴力留言,其中400條來自根本不認識她的陌生人,那些被篡改的聊天記錄、被惡意剪輯的視頻、被曲解的善意,最終編織成一張無法掙脫的網。趙小文不堪重負,向父母哭訴,卻被譴責:“我們省吃儉用供你讀書,你就整天不務正業?”
在她最脆弱的時候,家庭沒有成為她的避風港,反而讓她陷入了更深的絕望。
狹小的箱庭,确是少女全部的世界。
于是,她在十八歲生日的當天,自殺既遂。
赫卡忒與阿波羅聽聞,人間出現了一場駭人聽聞的殺人案。傳言是未被記錄的邪惡女巫殺死了一整個班級的學生。祂們便前往此地,将趙小文困在死亡的那一天。
趙小文将和與這起邪惡女巫事件有關的其他人一起,進入女巫審判庭。
她需要自證自己的罪孽,然後——被赫卡忒拯救,或被阿波羅殺死。
直到死,趙小文都沒有說出拒絕李浩然表白的真實原因。她要如何才能說出那雙上下其手的手?
浮起來是女巫,沉下去是冤魂,橫豎都是死。
17世紀塞勒姆,全鎮人圍觀女巫絞刑時拍手叫好。
21世紀的網絡空間,同學們圍觀她的死亡,認定她畏罪自殺。
這個劇本讓演員們自相殘殺的方式,就像羅生門一樣。
《羅生門》中,一起殺人案引發不同人物的不同表述。
行腳僧、樵夫和捕快分别從各自角度提供了案件相關線索;多襄丸稱因女人要求與武士決鬥并将其殺死;女人說因武士丈夫眼神輕蔑,她用短刀殺了丈夫;武士的鬼魂則表示自己因女人背叛而絕望自殺。
每個人拿到的劇本都不一樣,不同當事人對同一事件的描述截然相反。
真相如同摔碎的鏡子,每個人都隻撿起符合自己利益的那一片。
在原作《Dramatic Battle Royale》中,李浩然的演員拿到的劇本叫“被綠茶玩弄的純情男”,任務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必須讓觀衆相信你是真心被辜負。
演員必須掩蓋自己所做的惡行。
而王一麗扮演者拿到的應該叫“替天行道”,裡面有着不少趙小文同時釣魚多個男生的證據,證據真假不知,但她的任務想必是讓[幽靈觀衆]相信,她所做的是正義的審判。
王一麗是一個典型的扁平人物,集中而誇張,她必須堅信自己是正義使者。
其他同學的劇本大概是看客無錯,他們隻是不在意之類的吧,在東方快車謀殺案裡,所有人都參與案件,這樣就找不到真兇。
每個人叙述的“事實”都經過自我美化的扭曲,哪有什麼真相?人隻想聽對自己有利的故事。一部戲劇能否成功,要看它的沖突;而能否永垂,則要看他的人物。
陳折夏合上劇本,同時也閉上了雙眼。
讓[幽靈觀衆]相信她。
這絕非易事。
那些坐在黑暗中的審判者,他們會為李浩然的“癡情”流淚,會為王一麗的“正義”鼓掌,會在趙小文跳樓時發出滿足的歎息。
他們當然會對矛盾證詞随意站隊,因為他們的評判标準從來不是真相,而是——
“煽動情緒。”陳折夏喃喃自語。
她翻開劇本末頁的注釋,上面浮現出新的血字:
·當60%幽靈觀衆相信趙小文有罪時,阿波羅将執行火刑。
·當60%觀衆産生動搖時,赫卡忒會降下救贖。
·但若超過80%堅信她有罪,幕布将永遠無法落下。
·備注:别擔心,被困住的是趙小文,而不是身為演員的您。
總之,作為主角的她,除了戲外觀衆的評判外,還要面對戲内由萬加飾演的赫卡忒和由白川臨飾演的阿波羅的評判。
就她目前拿到的劇本,完全沒有寫關于兩位神靈和中世紀女巫審判的内容。
“不完美受害者啊……”
陳折夏重頭到尾又讀了一遍劇本,她反複告訴自己,這不是現實,隻是劇本。
感慨:“如果連我都無法相信她,還有誰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