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昭挑眉。比他預計的還早一天。
宋钰一身風塵仆仆,顯然是剛到京城就趕來了。他一進門就直奔主題:"楚小姐,你信中所寫的'以工代赈'之法,家父和丞相大人都覺得極好,隻是有些細節..."
"坐。"楚明昭示意春桃上茶,自己鋪開一張地圖,"具體是哪裡不明白?"
宋钰指着圖上某處:"這裡。你說要在災區設立粥棚,但又說不能全靠施舍..."
"災民不是乞丐。"楚明昭解釋道,"一味施舍會養成惰性。我的建議是,壯丁參與修堤、清淤等工程,按勞領取錢糧;老弱婦孺則可從事編織、縫補等工作,同樣給予報酬。"
宋钰眼前一亮:"這法子妙!既解決了勞力問題,又保全了災民尊嚴。"
"還有。"楚明昭又指向另一處,"我讓你找的幾種草藥,可找到了?"
"找到了。"宋钰從懷中掏出個小布包,"隻是...這些真能防治疫病?"
楚明昭打開布包,檢查裡面的草藥:"馬齒苋煮水可止瀉,艾葉熏蒸能驅蚊蟲..."這些都是前世太醫令教他的民間驗方,簡單卻有效。
兩人就救災細節讨論了一個多時辰。宋钰告辭時,眼中滿是欽佩:"楚小姐見識卓絕,宋某佩服。明日我還要趕回災區,不知..."
"我随你一起去。"楚明昭突然說。
"什麼?"宋钰和春桃同時驚呼。
"災區缺醫少藥,我略通醫術,可助一臂之力。"楚明昭語氣堅定,"再說,父親年事已高,我不放心。"
宋钰想勸阻,卻找不到理由。最終他歎了口氣:"那...明日辰時我來接你。"
宋钰一走,春桃就急得直跳腳:"小姐!災區危險重重,您怎麼能..."
"去準備行李吧。"楚明昭不容置疑地說,"多帶些藥材和紗布。"
夜深人靜時,系統突然發問:"宿主為何主動要求去災區?這不在任務範圍内。"
楚明昭正在收拾醫書,聞言頓了頓:"朕...我自有考量。"
系統沉默片刻:"檢測到宿主情緒波動異常。請注意,過度介入原身生活可能導緻記憶融合加劇。"
楚明昭不理會。他當然不會告訴系統,自己是被宋钰眼中的熱忱觸動了——那種為民請命的執着,像極了他剛登基時的樣子。
次日清晨,楚明昭換上簡便的衣裙,戴着帷帽上了宋家的馬車。宋钰本想勸他坐後面的轎子,卻被他一句"救災如救火,哪來那麼多講究"堵了回去。
馬車内,宋钰詳細彙報了災區情況。楚明昭邊聽邊在地圖上做标記,不時提出建議。兩人配合默契,仿佛共事多年的同僚。
"前面路不好走了。"車夫突然喊道,"公子,是否改走水路?"
宋钰看向楚明昭。後者掀開車簾看了看:"走水路吧,快些。"
碼頭上,一艘官船正等着。兩人剛上船,就聽見有人喊:"宋兄!這邊!"
一個身着六品官服的青年快步走來,看到楚明昭明顯一愣:"這位是..."
"丞相府楚小姐。"宋钰介紹道,"這位是工部主事周明,我的同窗。"
周明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很快恢複如常:"久聞楚小姐才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楚明昭微微颔首。寒暄過後,周明拉着宋钰到一旁低語,不時瞥向楚明昭。不用聽也知道,必是在問"為何帶個閨秀來災區"之類的話。
船行半日,沿岸景象越來越荒涼。被沖毀的農田、倒塌的房屋随處可見,災民們三三兩兩聚在高處,眼神麻木地望着官船經過。
楚明昭站在船頭,眉頭緊鎖。這災情比他想象的還嚴重。
"宿主情緒波動異常。"系統突然提醒,"請注意保持理性判斷。"
楚明昭不答。他此刻滿腦子都是前世那場大旱。當時他也是這般站在城樓上,看着饑民如潮水般湧來...
"楚小姐?"宋钰的聲音将他拉回現實,"快到駐地了,進去休息會兒吧。"
楚明昭點點頭,最後看了一眼岸邊蹒跚的老人和孩子,轉身進了船艙。
當夜,船停在一個臨時碼頭。這裡地勢較高,成了救災指揮中心。楚明昭一下船就看見父親在帳篷外焦急地踱步。
"昭兒!"楚松快步迎上來,"你怎麼..."
"父親放心,女兒是來幫忙的。"楚明昭安撫道,"我帶了藥材和方子。"
楚松還想說什麼,一個差役匆匆跑來:"大人!上遊又決口了!"
衆人頓時忙作一團。楚明昭趁機查看了營地布局,立刻發現幾處不妥:病患區離水源太近,容易污染;糧倉位置低窪,萬一下雨...
他找到宋钰,一一指出問題。宋钰二話不說,立刻派人調整。兩人忙到深夜,總算将營地重新規劃妥當。
接下來幾日,楚明昭幾乎不眠不休。他一面協助太醫診治病患,一面幫父親處理文書,還要抽空指導婦人如何預防疫病。宋钰則負責工程調度,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