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男子的神情都很是難看。
他們都是聰明人,這一刻也終于确定這天幕中的女聲并不是來自他們曾以為的仙界,而應當是不知道多少年後的後世。
而那時的世界已經實現男女平等,而其契機就是如今的武皇和那身份尚且不明的光宗。
隻是男女平等?這怎麼可能?
哪怕武皇如今登基為帝,她也不敢宣稱男女平等,也不會直接讓女子參加科舉,成為外朝高官,頂多了提拔一些諸如上官婉兒之類的才女作為宮廷女官。
還有那天幕唾棄的什麼宗教小國,雖然行為有一丢丢的極端,但也談不上不對?難道放任女子任意出門,那男女大防還要不要了?
一瞬間,大多數大臣們望向天幕的眼神瞬間陰暗。
這光宗恐怕是禍非福啊!
而宴會中的宮女、貴夫人、女官甚至是公主們,他們臉上的表情有些迷茫。
原來男女是可以平等的嗎?并不是儒家典籍所說的女子要比男子下一等?未來的婦人可以跟男子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不過,這應當是好事吧……
武皇的心則是忽地跳得快了幾分。
即為那後世的女聲對自己的贊賞,也為那後世男女平等的世界而激動。
那後世是不是女子為帝已經成了尋常?他們應當不會像自己這般面對那麼多人的反對,在選誰為繼承人裡糾結來糾結去。
女子跟男子一樣繼承皇位制度化,這可真是一個美妙的詞啊。
這可真是比她當初女子之身稱帝還要敢想敢幹,也不知道她那位後人如何辦到的。
這一刻,武皇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決定。
洛陽各個裡坊中的百姓們再也克制不住地讨論了起來。
之前政變的瓜雖說也很是好吃,但大唐建立至今宮廷政變已經發生過許多次,第一次政變時他們還會慌張,但後來發現也不怎麼影響他們自己的生活後,他們便漸漸淡定了下來。
所以聽着天幕講述的政變他們也隻是稍稍吃驚了一瞬,反正換一個人當皇帝也對他們影響不大。
然而如果哪天女子跟男子一樣,也能繼承家長,科舉或者門蔭做官,那影響可就太大了。
洛陽一處普通的院落中,一個中年男子癟了癟嘴道,“真是胡搞,女子怎麼能跟男子一樣?真是胡搞!”
然而這話剛一出口,身旁一個微胖的婦女頓時怒目而視。
“女子怎麼就不如男了?這如今宮中高坐禦座上的聖神皇帝陛下可比朝中那些王爺皇子們強多了。我們女人隻是不像男人那般有那麼多的機會罷了,要是給咱一個看書識字,獨立門戶的機會,肯定比你出息!”
男子想張口反駁,但是卻又想起如今家中的經濟全靠妻子用陪嫁的鋪子做生意,而他自己已經考了許多次科舉還是沒能高中,于是隻能悻悻住嘴。
隻是他在轉頭再望向天幕時卻在心中暗暗祈禱,朝堂上的貴人們可要阻止那光宗上位啊。
如今他都屢試不中了,若是再加進女子來應試,那他想要高中可更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相似的對話發生在各個裡坊中,男人們幾乎都表答着自己的反對。
有的男人甚至過激地表示,“一定要快些找出那光宗,将這種禍害掐滅在襁褓之中!”
剛烈些的女子會直接加以反駁,溫順些的女子則是低頭不語。
這時中原文化深受鮮卑影響,再加上女皇當政,女子的思想自然相對大膽因此反駁的女子頗多。
但哪怕低頭不語的女子們心中大多也是不認為女子不如男的,并在心中暗暗期盼着男女能同場競技的那一天能快些到來。
隻是看着身旁那些激動的男人們,女人們心情也沉重了起來,天幕的預告怕是會讓光宗大帝更難了。
他們隻能在心中祈禱,天幕能晚些曝光光宗的身份,也好讓她多些準備機會。
然而天幕注定聽不到他們的祈禱,甚至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滑去。
【好了,也不繼續吹彩虹屁了,讓我們正式進入光宗大帝的篇章。】
【政變後的一個月,唐中宗李顯正式繼位。相較于第一次登基,他自然要沉穩許多,至少沒有再說出要将皇位傳給嶽父的話。】
【不過呢,這一次他選擇擡舉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讓妻子韋後垂簾聽政外,又讓最疼愛女兒安樂公主跟親王一樣有開府設官署的權力,甚至還能一同上朝議政。】
【然而彼時剛經曆了武皇臨朝,朝臣門對女主臨朝很是防備,自然不願答應。但很快安樂公主就讓他們通通閉了嘴。】
【而這也是光宗大帝第一次在人前展露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而她也真的讓天下猶如她的封号那般,天下安樂。】
這段話幾乎是明示了光宗大帝的身份。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