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反對自己隻是因為自己是個女子罷了,不是因為她不是李家人,也不是因為她的才能不夠。
武皇本就打算留下李雲樂,如今見到大臣們的模樣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能讓他們不痛快的事她自然要多做。
更何況就在剛才對視時,武皇發現這個她之前未曾關注的孫女的眼睛竟跟自己很是相似。
眼神也是一樣的不甘于屈居男子之下,一樣的野心勃勃。
武皇想哪怕天幕沒有預告李雲樂未來所創的偉業,她覺得自己恐怕也會留下她,就如同當初她提拔了跟自己有殺父之仇的上官婉兒一般。
當然作為帝王,武皇肯定不會這麼快就表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她隻是望向臣子們冷笑道,“朕記得之前你們曾經辯解過天幕所言不一定是真的,怎麼現在就對着朕的孫女喊打喊殺了?”
大臣們卻是再次呼天搶地道,“陛下,這不一樣啊!朝臣們隻是被人利用了,但安樂郡主可是主謀啊,這就證明她天生叛逆!”
甚至其中有幾個大臣“言辭懇切”到涕泗橫流,仿佛在勸谏什麼影響天下的大事。
直到狄仁傑一聲咳嗽聲響起,各個臣子的聲音才小了些。
狄仁傑的聲音相較于其他年富力強的臣子聲音虛弱了許多,但是卻無人敢忽視。
畢竟狄仁傑是武皇的肱骨之臣,又是李唐一派朝臣之首。
不過想到狄仁傑是堅定的還政李唐的支持者,肯定也是不希望再出一個女帝的,他們料想狄仁傑肯定也會勸誡武皇處死安樂郡主。
這般想着,衆臣子們都閉上了嘴,畢竟狄仁傑的話可是比他們的分量重多了。
但狄仁傑開口的話卻是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陛下,臣以為事情還需從長計議。首先,咱們并不能确定這天幕所言是否為真,其二哪怕天幕講述的真是未來所發生之事,但那到底還沒有發生。最後嘛,臣以為若安樂郡主真的帶領大唐走向巅峰,肯定有她的本事,若能為陛下所用,那對天下也是幸事一樁啊!”
武皇心中的怒氣終于消散了一些,總算朝中還有狄仁傑這樣一心為天下的大臣在,不然她真是要對這個朝堂絕望了。
然而對于李唐臣子們而言卻是晴天霹靂。
但他們很快便清醒了過來,畢竟這涉及到他們的底線,哪怕是從前馬首是瞻的狄仁傑說了他們也是不會認的,頓時紛紛反駁。
武皇也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們的表演,畢竟這些臣子們從前道貌岸然慣了,這麼歇斯底裡的模樣還是第一次見。
因此武皇不僅沒打斷他們,竟是還作出仔細聆聽思考的表情,引得臣子們競相發言。
“狄大人,您這麼說就不對了,這天下人才那般多,安樂郡主縱使有些才華但也比不過她政變的破壞力啊!”
“陛下,狄大人還是太心軟了,您可千萬不能聽狄大人所言。”
“陛下,哪怕您放過安樂郡主一命,但她既然知道未來,肯定也會懷恨在心,說不準更快做出那弑君篡權之事啊!”
……
聽着臣子們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話,李雲樂癟了癟嘴,但卻并不意外。
果真是屁股決定腦袋,若她真讓女子與男子地位等同了,那可比這天下換個姓氏嚴重多了。
不過這群老頭可真是蠢,他們難道不知道武皇的性子嗎?
他們如今跳得越厲害,武皇殺她的可能性就越低。
有了這群蠢貨幫她激起女皇的逆反心,李雲樂覺得自己可以繼續出擊了。
然而還不待李雲樂開口,天幕的女聲卻是激動了起來。
【嘿嘿,其實相較于冰冷的廟号光宗,我們粉絲群比較喜歡喊大帝為安樂或者安樂大帝,畢竟這個封号不進更能體現她的一生,也更加的親切。所以接下來我就喊她為安樂大帝了。】
【up主時間有限,所以第一期就先這樣啦,不過作為死忠粉還是要先吹一通彩虹屁,再為下一期進入到安樂大帝的精彩人生開個頭。】
【虛的我就不說了,直接擺數據。衡量帝王能力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就是民生經濟以及開疆擴土這兩點,從數據上來講安樂大帝都算得上是曆史第一人。】
【安樂大帝十分重視農業技術,有數據表明她在位期間成功将全國田地的畝産量提高了三到五倍,整個大唐的人口也翻了倍,成為世界曆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這還是在後期安樂大帝有意控制全國的人口情況下。】
【當然這一期間手工業、商業、工業也快速發展,整個大唐變得富庶無比,四海無饑馑,隻要百姓肯幹就能吃飽穿暖。】
【在開疆擴土方面,她不僅收回了高宗後期以及則天大帝當政期間丢掉的土地,更是直接将最大領土翻了個倍,直接打到了歐洲最西邊的海岸線。】
【如果不是當時安樂大帝顧忌當時交通工具落後,戰線太遠,擔心士兵傷亡太多,所以暫緩了占領了孤懸海外的大陸,我們都相信她肯定也能将其拿下來,統一全球。】
【不過她選定的兩代繼任者也沒有讓她失望,沿着她規劃的藍圖,最終統一全球。】
【具體的經過就留給之後的視頻詳細說了,今天就先這樣了,大家下期見。】
随着最後一段話音落下,那個不斷跳動的如同皮影一般的人物漸漸消失,天幕則恢複成了白茫茫一片,猶如月光一般散發着溫潤光芒。
然而宮宴之上卻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落針可聞。
之前雖天幕一直形容光宗大帝會将大唐帶至巅峰,但那畢竟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哪怕是相對樂觀的臣子也隻認為光宗能做到如同漢代時的宣宗那般,在大漢經曆了一番動蕩後能夠肅清亂局,修養生息,讓百姓們過上安樂祥和的日子。
然而誰能告訴他們竟是這樣他們聞所未聞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