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咖啡的幹擾,沈清嘉一覺好眠。
洗漱完,太陽正好從山頭那邊露出來,陽光被防盜網切割成幾個部分灑在純白的牆上,室内通透明亮。
天氣很好,時差倒得差不多,她很開心,準備出門。
早晨的主幹道很安靜,旁邊廣場上聚集着晨練的老人。沈清嘉繞過外圍,根據指示牌拐進一條狹窄的巷道。
道路中央種着一列國槐,郁郁蔥蔥向上伸去。兩側是緊挨的店面。米粉、面條、豆漿,雜糧與配料的香氣混在一起打架,争搶挑逗過客嗅覺神經的機會。
兜兜轉轉,沈清嘉選擇馄饨作為搬來新家的第一餐。
門簾掀開,沒有其他客人,店裡老闆正在一張小桌上包着馄饨,手法老道,幾秒一個,看到她後馬上熱情招待:“姑娘早啊,要吃什麼哪個口味的?”
沈清嘉聞言笑了,老闆說的是當地方言,聽着很親切。
她不挑,配合地去看貼在玻璃窗上的綠底白字菜單,隻覺得這價格也太親民了些,點了中份的香菇瘦肉。
幾分鐘後,熱騰騰的馄饨端上來。
沈清嘉迫不及待拆開筷子,潦草吹了幾下,一口塞進嘴裡,舌頭還是被燙,發出抽氣的聲音。
老闆笑着提醒:“你慢點,慢點,這剛出鍋的别急啊。”
沈清嘉不好意思低頭咳了下,給足情緒價值:“您手藝真好,馄饨很好吃。”
老闆是個簡單實在的,一誇臉上就樂,邊忙着邊和她聊起來:“姑娘你是剛住過來的?我感覺以前沒見過你。”
店開了十多年,有一批固定的消費人群,後來和不少老顧客處成了酒友牌友。他記性好,對沈清嘉卻沒有印象。
沈清嘉沒想到老闆還會注意這些,隻三言兩語說了些自己的情況。
老闆點點頭,表示理解,又有點疑惑,隐約記得有個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小夥子也住在這附近:“是不是租金很便宜啊?好像你們年輕人都很喜歡租房。”
便宜嗎?喜歡嗎?
或許對于已經賺夠後半輩子積蓄的人來說,是否喜歡并不重要。但現實情況中,絕大部分人還在社會河流中掙紮,這個人在賺奶粉錢,那個人在憂愁下一頓能不能有着落;這個人在為明天的報告熬夜趕PPT,那個人身心俱疲卻不敢辭掉月薪三千的工作……如果有能力買房,誰願意住一個根本不完全屬于自己的地方?
這要讓周歲聽到了,估計得瘋狂跳腳。
沈清嘉禮貌笑笑:“有點貴,不過能承受。”
當然,在這件事上,現在的陳淮之就是另類。換做是他,肯定眼睛都不帶眨就能直接全額付款。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他不買房,她昨晚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
老闆沒再打擾,到後廚忙了。
沈清嘉往碗裡加了勺辣椒,加速進食,心想之後一定要和周歲把這附近的店都吃一遍。
-
回到家才八點,沈清嘉搬出桌椅,放上筆記本,開機,雙手撐着下巴,對着屏幕發呆。
她今天有大把空餘時間,還沒想好怎麼具體安排。
練劇本?差點靈感。
找周歲?她還在忙。
鼠标在屏幕上來回轉悠,最後點開片源播放器。
她想把之前刷到一半的《泰坦尼克号》重新看一遍。
這部片子有些年頭了,第一次看是在小學,可惜那時候太小,相當于一張白紙,長大後再看才覺回味無窮,排得上她最喜歡的電影前三。
作為編劇,導師也常常建議,如果靈感暫時枯竭,不如觀摩學習一下好作品。她聽進去了,并把這個方法發展成習慣。
幹這行的,有人擅長鏡頭語言,有人擅長故事編排,她屬于後者,在視聽分析方面不算差,隻是相對起來欠點火候。為此,她會專門騰出時間像現在這樣有針對地進行訓練。
照個人習慣,經典電影沈清嘉至少會看兩遍,一遍過劇情,一遍細拉鏡頭。她對?泰坦尼克号?的台詞、劇情、音樂各方面都已經滾瓜爛熟,但還是沒按快進,等到界面滾動起演員表,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紙巾擦眼淚。
收拾好情緒,沈清嘉導出文檔,拉回拉動播放進度條,哒哒哒敲起鍵盤。
補充完新的感悟,沈清嘉看着右下角的十二點半,冒出了自己下廚的念頭。
可實際上,就像周歲嫌棄的那樣,她根本不會做飯,出國那段時間已經是這輩子的廚藝巅峰。
打開冰箱,沈清嘉拿出之前買的生肉、面條和雞蛋,放到竈台上,對着瓶瓶罐罐大眼瞪小眼。
煮面條的話,第一步是焯水吧。
沈清嘉自我肯定般點點頭,在心裡回憶一遍流程,直接開火。
好在前面還算順利,隻差煎蛋。
沈清嘉提着油壺,深呼吸。
那麼多的做菜方式,她最怕的就是炸,油濺起來碰到皮膚的瞬間,想死的心都有了。
但拿都拿了,再放回去是不是有點不尊重蛋?
這麼想着,鍋都熱好了,沈清嘉把打在碗裡的雞蛋倒進去,下一秒馬上蹦起來,退後三米遠,舉起鍋蓋擋在身前,開始擊劍式煎蛋。
她喜歡吃流心蛋,但技術不允許自己操作出來,硬生生快要燒幹才起鍋。
……
周歲:【老天奶,你是要炸廚房嗎?】
沈清嘉:【沒有!我明明成功了!】
周歲:【你的成功指的是煎了個不加鹽的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