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會議室裡陷入了僵局。推薦的人各有各的優勢,可也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支書□□眉頭緊鎖,憂慮之情溢于言表。他站起身來,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鞋底與地面摩擦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在為這場艱難的讨論打着節拍。
“大家都别着急,咱們再仔細琢磨琢磨。這教師可不是小事,關乎着咱大隊孩子的未來,得慎重。”□□沉聲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幾份名單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和憂慮。
此時,窗外的夜愈發深沉,萬籁俱寂,偶爾傳來幾聲蟲鳴,仿佛在為這場冗長的會議歎息。屋内,衆人依舊各執一詞,争論不休,關于三名民辦教師的最終人選,依舊懸而未決。而這場風波,似乎也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裡,還将牽扯出更多的故事,影響着石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會議時間越來越晚,□□眼看情況不對,很難會有個好的結果。他果斷地說:“今晚會議不作結論,待後再研究,散會。”
到了第三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晚飯。□□的兒子李康傑一邊吃着飯,一邊把學校教師擴編的事以及學校老師議論的意見告訴父親:“爸,你們支委會研究讨論增加教師條件隻放在高中,為什麼不考慮有特長的初中生?如2隊的肖敏,秀外慧中,且能歌善舞,特别擅長畫畫,她還曾經是我們班上的文藝委員,在區裡中學文藝彙演中,她獨唱的《北風吹》得過一等獎。另外我們學校那麼多老師,目前還沒有一個有這方面特長的老師,學生的音樂、美術課都是一些外行老師在上。”□□靜靜地聽着兒子對初中同學肖敏的誇贊,心中漸漸有了主意。
第二次的支委會議上,□□改變了方式,将自己的方案供大家讨論。這個方案他已經深思熟慮,定下了三條原則:一條是優先安排複員軍人;二是重點考慮有特長的青年;三是優先安排沒有吃“大隊工分”的生産隊高中生。
方案一出,會議室裡頓時炸開了鍋。有的支委覺得這個方案公平合理,能最大程度地選拔出合适的人才,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但也有支委面露難色,畢竟自己推薦的人可能不符合這些條件,心中難免有些失落。
王淑富皺着眉頭,率先提出異議:“李支書,這複員軍人咱大隊就一個,肯定優先安排沒問題。可這有特長的初中生,雖說有一技之長,但文化水平會不會差點?教書畢竟還是要以知識為主啊。還有這沒吃‘大隊工分’生産隊的高中生,範圍是不是太窄了,萬一選不出合适的人咋辦?”
□□不慌不忙,耐心地解釋道:“王淑富,你說的有道理。但咱們學校現在的情況,音樂、美術這些課都上不好,孩子們需要全面發展。如2隊肖敏這樣有特長的孩子,說不定能給學校帶來新的活力。而且初中生年紀小,學習能力強,也可以邊教邊學。至于沒吃‘大隊工分’生産隊的高中生,咱們就是要給那些沒機會的生産隊一個公平競争的機會,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咱們再仔細篩選,總能選出合适的人。”
其他支委們聽了,紛紛點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手中的名單。經過一番激烈的讨論,大家逐漸達成了共識,開始根據□□提出的原則篩選人員。最終,在衆多推薦人中,确定了初步的三個候選人:複員軍人趙剛,他在部隊是文化骨幹、連通訊員,寫過不少的新聞報道,而且幫學校萬平老師代過五年級語文、數學課,有一定的教學經曆;高中生田秀英,她所在的生産隊此前沒有享受過“大隊工分”的福利,而且成績優異,為人踏實;還有初中生肖敏,她畢業兩年了,她的藝術特長讓大家看到了學校未來素質教育的希望,而且她愛學習,文化底子也不會差。
在大家沒有什麼争議後,□□叫大家舉手通過。三個老師名單确定後,□□長舒一口氣,仿佛卸下了身上沉重的擔子。他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學校未來充滿希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