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期轉瞬即逝,肖敏在其他老教師的幫助下,憑借着對教學的滿腔熱忱與獨特的教學方法,在美術、音樂教學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她的課堂充滿活力,孩子們在她的引導下,用畫筆勾勒出五彩斑斓的夢想,對藝術的熱愛在心中悄然生根發芽。不僅如此,肖敏對待學生關懷備至,耐心解答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赢得了學生們的喜愛與尊敬。她的努力與付出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緻認可,校長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安排她擔任四年級2班的班主任,期望她能在更重要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引領學生茁壯成長。
然而,第二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剛推進不久,肖敏便遭遇了一個棘手的難題。在她所負責的2班,有個叫羅芳芳的學生,原本每天都背着書包,帶着燦爛的笑容按時到校上課,可最近卻突然沒了蹤影。肖敏發現羅芳芳沒來上學後,心急如焚,内心充滿了擔憂。她第一時間向班上的同學打聽情況,從同學們的隻言片語中,得知羅芳芳的父親用手扶拖拉機拉肥料時出了嚴重的車禍,家裡不僅要給父親治病,還要花錢幫他人修理拖拉機,用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巨額債務。家庭經濟狀況瞬間陷入絕境,羅芳芳無奈之下,隻能選擇辍學,回家幫忙料理家務,照顧受傷的父親。
得知這個消息後,肖敏的心情無比沉重。她深知教育對于山區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性,羅芳芳就此辍學,實在太過可惜。肖敏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羅芳芳重返校園。經過一番思索,她決定當晚就與趙剛一起前往羅芳芳家進行家訪,希望能勸說羅芳芳的家人,讓孩子繼續學業。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晖灑在連綿起伏的山巒上,給整個山區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肖敏和趙剛懷揣着對學生的關切,踏上了前往羅芳芳家的山路。他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間小道前行,道路兩旁的灌木叢不時地拉扯着他們的衣角,崎岖的路面讓他們每走一步都顯得有些艱難。此時正值山區的雨季,道路泥濘濕滑,他們的鞋子很快就沾滿了厚厚的泥巴,每擡起一腳都需要花費不少力氣。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四周的山林中不時傳來不知名動物的叫聲,在寂靜的山谷中回蕩,增添了幾分神秘與緊張的氛圍。而讓肖敏和趙剛心裡直發怵的,是前方那一片陰森森的墳地。墳地被雜草環繞,一座座孤墳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突兀。肖敏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下意識地往趙剛身邊靠了靠。趙剛察覺到肖敏的緊張,輕聲安慰道:“别怕,有我呢。”說是這麼說,其實趙剛的心裡也有些發毛,可一想到是為了幫助學生,他便鼓起了勇氣。
踏入墳地,腳下的泥土更加松軟,仿佛随時都會陷下去。一陣冷風吹過,肖敏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她緊緊地握着手中為羅芳芳準備的學習用品,像是握住了一份希望。趙剛則警惕地看着四周,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驚擾到這裡的“住戶”。突然,一隻夜鳥從草叢中撲騰而起,發出尖銳的叫聲,打破了墳地的寂靜。肖敏吓得差點叫出聲來,她死死地抓住趙剛的胳膊。趙剛拍了拍肖敏的手,示意她鎮定。他們互相扶持着,深一腳淺一腳地穿過墳地,每一秒都顯得無比漫長。
終于,他們走出了墳地,兩人都長舒了一口氣。此時,他們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分不清是緊張的汗水還是雨水。肖敏心中默默想着,為了羅芳芳,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一定要把她勸回學校。平常隻需要50多分鐘的路程,因下雨加上經過墳地的艱難跋涉,一個多小時後,他們終于看到了羅芳芳家那座位于山坳處的破舊房屋。房屋的外牆是用土坯砌成的,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出現了不少裂縫,屋頂上的瓦片也有一些殘缺不全。屋前的空地上,堆放着一些柴火和簡單的農具,整個院子顯得格外冷清。
肖敏和趙剛走到屋前,輕輕敲了敲門。過了一會兒,門緩緩打開,羅芳芳那稚嫩的臉龐出現在他們眼前。看到老師的那一刻,羅芳芳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又被自卑與無奈所取代。她怯生生地說道:“肖老師,趙老師,你們怎麼來了?”肖敏溫柔地笑着說:“芳芳,老師想你了,來看看你。”說着,便和趙剛走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