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山區學生的困難,他們心裡清楚,僅靠外界資助與一時幫扶,根本無法徹底改變山區教育資源匮乏和學生家庭貧困的現狀。解決了部分學生的辍學問題後,肖敏和趙剛依舊滿心憂慮
一天,兩人對着辦公室裡堆積如山的教學資料發愁。突然,肖敏眼前一亮,興奮地說:“咱們這大山資源豐富,學校能不能帶着學生搞勤工儉學項目?既能解決經濟問題,又能培養學生能力。”趙剛聽後,也激動起來,連忙點頭贊同:“這個想法太棒了!不僅能緩解學校經濟壓力,還能讓學生得到鍛煉。”
二人立刻去找李長貴校長,提出了這個想法。校長聽完,沉思片刻後說道:“想法不錯,但困難也不少,既要保障學生安全,又得确保活動順利開展。不過,為了孩子們,咱們可以試試。”得到校長支持,肖敏和趙剛幹勁十足,馬上着手規劃具體方案。
他們首先想到開墾荒山。學校向所在生産隊提出申請,希望能獲得一座荒山用來種植紅薯來養豬。經過校長李長貴等學校領導與生産隊幹部多次溝通協商,生産隊最終同意劃出一座相對平緩、土壤肥沃的荒山。消息傳來,全校師生都歡呼雀躍,對這個計劃滿懷期待。
說幹就幹,學校召開了一場特别的動員大會,向學生們詳細介紹勤工儉學的意義和計劃。老師和學生們紛紛表示支持,都想為學校和自己的學習出份力。周末,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師生們扛着鋤頭、鐵鍬等工具,浩浩蕩蕩地向荒山進發。
剛開始,開墾工作困難重重。荒山上雜草叢生,石頭遍地,一鋤頭下去,常常隻能刨起一小塊土。但師生們沒有絲毫退縮,大家齊心協力,男生負責除草、搬石頭,女生跟在後面翻土、平整土地。肖敏和趙剛等年輕老師穿梭在人群中,一邊開挖荒山,一邊指導學生幹活。肖敏看着學生們努力的樣子,心中滿是感動:“這些孩子年紀雖小,卻都很懂事,再苦再累也不抱怨。”經過連續幾個周末的奮戰,原本荒蕪的山坡終于變成了一片片整齊的梯田。
接着,學校買來紅薯苗和小豬崽,開啟了種植和養殖。在紅薯苗還沒長出來時,先安排學生利用勞動課打豬草。同時,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給紅薯澆水、施肥、除蟲,精心照料這些幼苗。小豬崽在學生們的細心喂養下,也一天天茁壯成長。每次去看自己負責的“小寶貝”,學生們臉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悅。
除了開墾荒山,學校還利用勞動課組織學生進山挖藥材,每年寒露至霜降的空閑時間,還安排學生去撿茶籽。肖敏和趙剛特意邀請村裡經驗豐富的老藥農給學生上課,講解各種藥材的識别方法、生長習性和挖掘技巧。進山前,老師們反複強調安全事項,确保每個學生都清楚明白。
走進山林,學生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在老師的指引下仔細尋找藥材。有的學生眼尖,很快就發現藏在草叢中的柴胡;有的學生則跟着老藥農,認真學習如何辨别黃芪和黨參。每挖到一棵藥材,學生們都會興奮地展示給小夥伴們看,分享自己的喜悅。
挖回來的藥材,由學校統一晾曬、分類,然後聯系藥材收購商前來收購。第一次拿到賣藥材的錢時,師生們都激動不已。這些錢雖不多,卻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學校用這筆錢購置了一批嶄新的圖書,擺滿了學校圖書館,還為部分家庭特别困難的學生減免了學費。
對于撿茶籽活動,肖敏和趙剛籌備得格外精心。他們深知茶籽采摘時間的重要性,不同品種的茶籽成熟時間不同,“寒露籽”要在寒露時采摘,“霜降籽”則需在霜降時采摘,提前或推遲采摘都會影響茶籽的品質和出油率。為确保收獲高質量的茶籽,他們決定在生産隊收完茶籽後,組織學生去采摘那些樹上殘留或掉落在地下的。
采摘前的動員大會上,肖敏站在講台上,目光堅定又充滿期待地看着台下學生們,說道:“同學們,這次撿茶籽活動,不僅能改善學校經濟狀況,更是一次鍛煉自己的好機會。大家要齊心協力,不怕辛苦,在勞動中收獲成長!”學生們眼中閃爍着興奮與好奇的光芒,紛紛交頭接耳,對即将到來的活動充滿期待。趙剛在一旁補充道:“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聽從老師指揮,我們争取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