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到杜甫來信的時候,遠居廬山清修的李白,正要去淮南追随永王。
永王的幕僚來找他,說是節度使永王打算率軍從江南出海,坐船直擊燕北叛軍之地。
李白聽完覺得永王此人十分勇武,又有一腔熱血抱負。
正逢國難當頭,李白就打算去永王處做幕僚,順手替永王寫幾首詩。而就在這時,他收到了杜甫的來信。
杜甫在信中言說了長安種種,尤其說了燕王李世民如何親自上戰場,多次以少勝多大敗敵軍。
李白僅憑着短短幾句就能想象到李世民當時是如何的英勇無畏,令他心馳神往。
于是李白斷然決定赴長安,與李世民一道守國都。
就在他到達隴西準備東進長安之前,李白又收到了杜甫的來信,說是請他幫忙寫關于回鹘借兵十萬的詩詞。
能以詩文作為平定天下戰亂的利劍,李白立刻便大筆一揮,寫下數首大唐借回鹘軍十萬騎兵大破敵軍的詩,并且讓自己的書童立刻将這些詩詞抄錄下來,往各處送去。
就這麼在路上多耽擱了幾日,等他進到長安城中,李白才知道李世民已經連夜出發去守太原了。
李白聽聞之後,不禁搖頭惋惜:
“可惜我來晚幾日,未曾見到燕王征伐沙場、大敗敵軍的風采!真是遲了一步啊!”
好在即便沒見到李世民,很快他就見到了杜甫。
時隔十幾年,杜甫再次見到心心念念的太白兄,不禁十分唏噓感慨。
十幾年前,他和太白兄等人同遊登泰山,當年衆人皆是年輕意氣風發,提筆作詩指點山河。
今日再見,二人卻已都是垂垂老矣,風塵滿面了。
一時間兩人感慨良多,杜甫将李白請回自己家中,好好一叙這些日子長安發生的事。
等聽完李世民在長安城中如何一次次智計百出降伏内外後,李白一日都不想等了!
他也不逗留休息,直接提劍便辭别杜甫離開長安,一定要追随李世民去太原守城。
如今的他已不似青年時候那般,還會想着大鵬一日同風起,然而他卻依舊希望憑着自己之材,做他真正想做的事。
臨别前,他對杜甫說道:
“幾十年來,白從不曾實現過自己的抱負,今日雖我已垂垂暮年,若能一償所願,雖死無憾矣。”
就在李白北上前往太原的時候,李世民正在西行去往西京靈武。
臨别之時,觀音婢還特意追了上來,将自己連夜趕制的衣裳送給李世民。
“郎君此去,要記得按時吃飯,夜裡加餐,定要照顧好自己。”
李世民握着自己親親老婆的手感動不已,當場就換下自己的外套,穿上了觀音婢縫的衣服:
“我就喜歡這個顔色!穿着明亮好看!
還是觀音婢懂我!”
【啊啊啊啊,我們曆史頻道正嚴肅着呢,啪的一臉狗糧就砸我臉上了!
還讓不讓我們單身狗活了啊嗚嗚嗚!】
【媽呀,閃瞎我眼這亮閃閃的顔色?五彩斑斓黃燦燦的好像我家鹦鹉啊。】
【是二鳳的眼睛壞了,還是長孫皇後的審美不太對?】
【不是哦,李世民的審美一直都這樣,他就喜歡亮閃閃的五彩斑斓、顔色濃郁突出的那種…】
【就是他,把帝王常服定成明黃色!
二鳳喜歡那種金銀色铠甲,貼上金銀薄片,日光一照亮閃閃的!铠甲下的打底服飾還是紅色或者紫色的!
然後自己的馬也是各種彩色!】
【好家夥,整個一非主流啊!二鳳過潮了接受不了…】
穿得明豔怎麼了?
他就喜歡明豔的亮色,和他的性格多符合!
李世民心底吐槽這些現代人不懂審美,随後又拉着觀音婢的手一番依依惜别,最後上馬前說道:
“觀音婢放心,我很快就會回來的,不到下次見面的時候,我絕不換這身衣服。”
【啊啊啊,我磕生磕死的cp又發糖了】
【不對呀,長孫皇後都不知道李世民現在的尺寸,她怎麼給縫的衣服還正正好?】
【上次李世民偷摸見觀音婢,中間有一段時間不是沒開直播嘛,肯定就是那時候兩人偷偷量的!】
【什麼?有這種好事不給我們看!二鳳大大你太拿我們當外人了!】
【啊啊啊啊,好暧昧,肯定是兩人私下見面,卿卿我我黏糊糊來着!】
這些後人是怎麼回事?
朝堂問題一概不敏感,他的私人小事倒敏感得很,能給分析得事無巨細?
【唉呀,二鳳大大你不懂了,我們後代人就是吃飽了閑着。
政治我不行,吃瓜第一名!】
這些後人…确實有夠閑的,日子過得倒是當真很好!
倒是令人羨慕啊!
這樣一路聊着,很快李世民就到了西京立刻進宮面聖。
李亨正在和李泌讨論誰來接管房琯的宰相,這時聽見本該在長安城守軍的燕王突然回到了西京,李亨便立馬怒道:
“燕王!你為何無诏回京?私自做主離開長安你是何用意?”
這種問題可大可小,但是李世民太清楚這些當父皇的心中在想什麼了。
畢竟他有過舊爹。
舊爹玄武門前就想借李元吉出兵殺了他,因此此時的李世民,根本不會低估新爹心中的忌憚和猜疑。
聽完,李世民頓時撲倒于地放聲痛哭。
這一哭,隻把李亨、李泌等人都吓了一跳。
畢竟現在的唐朝已經不是唐初那個時候流行魏晉哭風了,現在流行的是唐風,男人已經不再輕易哭來哭去的了。
【哈哈哈,終于看到二鳳哭了!話說史書記載二鳳哭了幾百次呢。
莫非是淚失禁體質?】
【哭包二鳳可可愛愛,不過我覺得有時候是真情實感的淚失禁,有時候是演技派吧。比如現在】
【笑死,這演技估計是在李淵那裡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