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早已在鄭府内的書房苦讀兩個時辰。她指尖翻過《文選》最後一頁,輕輕合上書冊。
"小姐,鄭大人派人來問第三次了。"秋芷低聲道,為她端來熱茶,"說是白鹿書院的文人雅集時辰将至。"
林潇挺直腰背,活動了一下僵硬的頸項。"我知道了。"她起身,讓秋芷為她整理衣冠,"這場文會鄭德全看重得很,雖不親自出面,卻要我必出席。"
"鄭大人說府上已備好馬車,還特意派了兩名侍衛随行。"秋芷一邊整理衣襟,一邊說,"聽說顧景輝今日也會出席,那人對新面孔從不留情。"
林潇嘴角微揚:"正要領教他的才學。"她頓了頓,忽又想起什麼,"我入府前,父親曾送來一封家書,可還在?"
秋芷從貼身衣袋中取出一卷竹簡,小心遞上:"小姐且看。"
林潇展開竹簡,上面字迹嚴整:
"莫忘,汝已示林家門楣,更示其義父鄭大人。若詩詞歌賦有人問,需對答如流。若有人提及兵法韬略,一律避而不談。女子不應精通此道。謹記為父教誨。"
林潇将竹簡卷起,交還秋芷:"焚毀吧。"
秋芷接過,猶豫道:"小姐,鄭府内眼線衆多,若被人瞧見..."
"無妨,就說是記錄經文。"林潇整理衣袖,"走吧,别讓人久等。"
鄭府大門外,一輛不甚華麗卻做工精良的馬車已候在那裡。林潇正欲上車,忽聽一聲爽朗笑語:"可是鄭大人義子林公子?"
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着翠藍色長衫的少年大步走來,面容俊朗,眼含笑意,舉止灑脫。
"在下正是。閣下是?"林潇微微颔首。
那人拱手一禮:"在下葉臨風,翰林院編修葉大人之子。家父與鄭大人交好,特命鄙人前來相伴公子赴白鹿書院。"他露出一抹促狹笑容,"鄭大人言道公子初入京城,恐不習水土,讓鄙人多加照應。"
林潇心領神會。鄭德全此舉,既是關照,也是監視。她微微一笑:"初次相見,有勞葉公子。"
馬車内,葉臨風随意靠坐,與一般翩翩君子的拘謹不同。"林公子不必拘謹,今日文會,你隻需保持風度便是。遇到難題,有我在旁打圓場。"
林潇點頭緻謝,心中卻有疑惑。這葉臨風看似放蕩不羁,言談舉止卻透着精明幹練。
葉臨風又道:"對了,鄭大人昨日在宮中似有不快。據說是與定王起了些沖突,回府後面色鐵青,吩咐府中下人噤聲。"
林潇心中一凜,面上卻不露痕迹:"多謝葉公子告知。"
葉臨風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忽又笑道:"快到了,我給你說說今日會場上的幾位關鍵人物。"
白鹿書院瀕臨玉湖,亭台水榭,古樹參天。京城文人名士三三兩兩彙聚于此,談笑風生。
林潇随葉臨風踏入園中,立刻引來衆人目光。她一襲湖藍長衫,舉止端方,面容清隽,确如世家公子。
"這位就是鄭大人新收的義子?"一位白須老者贊歎道,"果然氣度不凡。"
葉臨風笑着引薦:"家父常提起您的淵博學識。這位是林潇,初入京城,還請各位前輩多加指點。"
林潇躬身行禮,不卑不亢。白須老者連連點頭:"後生可畏!近來鄭大人常在太後面前誇贊你的才學,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葉臨風适時解釋:"鄭大人今日有要事在身,不能親臨,特托鄙人作陪。"
衆人了然。誰都知道,太監總管鄭德全雖地位尊崇,卻不好公開出現在文人雅集這種場合,以免惹人閑話。
不遠處,一衆年輕才俊圍坐湖畔涼亭。居中一人,面容俊朗,衣着華貴,正誇誇其談。
"那是顧景輝,"葉臨風低聲道,"京城第一才子,自視甚高,慣于刁難新面孔。"
林潇微微點頭,與葉臨風一同走上前去。
"葉公子今日竟有雅興參加詩會?"涼亭中那人——顧景輝——露出訝異神色,"不是應該在青樓尋歡作樂嗎?"
葉臨風哈哈大笑:"顧兄說笑了。我今日是奉命陪同林公子前來。這位是林潇,鄭大人的義子。"
顧景輝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久聞鄭大人收了個才學過人的義子,今日得見,果然...年輕。"他語氣中帶着輕蔑,"不知林公子平日裡都讀些什麼?"
"詩書典籍,略有涉獵。"林潇謙虛道。
"略有涉獵?"顧景輝冷笑,"那便請教教我等如何?适才我們正在賦詩一首,以'湖上春風'為題,不知林公子可願一試?"
周圍年輕才俊交換眼色,顯然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較量。
葉臨風眉頭微皺:"顧兄何必為難初來乍到的朋友?"
"不妨一試。"林潇平靜道,"請顧大人先行賜教。"
顧景輝嘴角微揚,朗聲吟道:
"湖上春風拂面來,
水光潋滟映樓台。
詩書滿腹誰人識,
唯有文章著世才。"
詩畢,衆人輕聲叫好。确實工整流暢,且暗含自傲之意。
林潇略一沉吟,随即應道:
"湖上春風不作寒,
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來才俊皆寂寞,
唯有謙和能久安。"
詩句一出,涼亭内頓時安靜。顧景輝面色微沉,其他人也露出驚訝之色。這首詩不僅對仗工整,意境優美,更暗藏機鋒,以謙遜回應對方的驕傲。
"好!"葉臨風率先拍手,随即轉向顧景輝,調侃道:"顧兄素來自诩詩才無雙,今日總算遇到對手了!"
顧景輝面色鐵青,而周圍衆人紛紛掩唇輕笑。林潇注視着葉臨風那戲谑神情,心中不禁對這位看似纨绔實則機敏的人生出幾分好感。
顧景輝強忍怒意,眯起眼睛:"林公子果然好才學。不過詩詞小道,不足論才。不知公子可曾研讀《春秋》?"
"略有涉獵。"林潇謙虛道。
正當顧景輝準備繼續為難時,一陣清脆笑聲打斷了他:"顧才子何必咄咄逼人?父親常說,文人之間當以文會友,而非比鬥。"
衆人回頭,隻見一位身着淺紫色紗裙的少女緩步走來,風姿綽約,目光靈動。
"蘇小姐!"衆人紛紛起身行禮。
蘇雲錦微微颔首,目光在林潇身上停留片刻,嘴角泛起若有若無的笑意:"林公子詩作不凡,想必對《離騷》也有研究?"
林潇微微一怔,随即會意。屈原《離騷》,曆來被視為抒發忠君愛國之情的經典,但其中也蘊含對自我身份的困惑與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