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黃道吉日,宜開張。
長興坊 平昌大街
雙意布店門前噼裡啪啦爆竹聲接連響起,引得過路百姓頻頻張望,嗆人的煙氣散去,紅衣武夫敲鑼打鼓,粗嗓大喊:“瞧一瞧,看一看!”
“新店開業!優惠多多!買四送一!前十進店購買贈送精美禮品一份。”
衣帽整潔、衣着樸素的男女夥計面帶微笑任熙來攘往的人打量。
随着第一個人地踏入,愈來愈多好奇的路人湧進,店門圍得水洩不通。
琳琅滿目的物品擺在櫃上,它們色彩奪目宛若芳香明豔的嬌花,動人心弦。平民百姓不懂這些衣物與日常所穿之物有何區别,隻暗道好看。
人們瞬間被五顔六色的小玩意吸引住,身旁的夥計言語親切引導購買。
熱熱鬧鬧的一樓各式各樣的對話展開。
“大娘,您帶起來真好看!”
大娘被誇得樂呵呵,順帶買些給兒媳女兒穿用。
“大爺,多買一個能湊足四件,我們可送您一個。”
猶豫的大爺被說服,心想剛好能換着用。
布店二樓拐角處一間隐秘房屋,林管事瞧着嘈雜喧嘩的一樓滿意地撫摸胡須。
小姐的方法真好!
可惜她未能看見。
太陽西落客人心滿意足地懷揣物品離開。
深夜子時,碰撞的算珠聲回響,林管事專心緻志算賬。
‘啪’地合上賬冊,适才粗略一算,刨去成本及雜七雜八的費用,今日進賬百兩。
林管事喜憂參半,喜是雙意布莊必蒸蒸日上、門庭若市。憂是憑他敏銳的直覺察覺出今日用絞缬染出的物品未有想象中那樣受歡迎。
*
一場秋雨一場寒,幾場秋雨落下,涼意席卷盛京,金黃的樹葉堆積在潮濕的街道,行人神色匆匆,雙意布莊随着天氣轉涼,生意愈加冷淡,店裡夥計無精打采數着錦匹上的紋路。
錦繡布莊
夥計焦急地看着老神在在的林管事,“管事,布莊近日門可羅雀,該如何是好?”
說來奇怪,雖然店裡冷清,但最近倉庫裡的貨卻減少。
林管事悠閑飲茶,反正雙意布店商品種類少,他拿些錦繡布莊的貨擺在它店裡,沒問題吧,客人随手買兩件沒問題吧。他暗贊自己聰慧。
約莫半個月的促銷,他們足足賺了五百兩,林管事幹勁十足,然而到秋冬兩季手帕、香囊銷量漸漸下去,他急得團團轉。
所幸下一步出售什物,小姐已想出,隻等秋獵開始。
耀眼的炎日懸空,刺目的陽光下刻着金色雍字的赤旗張揚飛舞,體格魁梧身披銀色甲胄、頭戴鐵盔的羽林軍騎着高頭大馬威風凜凜開道,他們手持銀槍,槍尖沖天,神色嚴峻,鐵甲泛着金屬光澤,周身彌漫凜冽寒意。
身材健壯氣宇軒昂,腰懸鐵劍的千牛衛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拱衛一架由六匹精神飽滿、氣勢恢宏的成馬拉的銮輿,馬蹄敲打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奏響一曲激昂的戰歌。華麗的車辇上栩栩如生的金龍盤踞,珠翠環繞,彰顯着無上的尊貴。
銮輿背後是成群的衛兵,再之後則是京中貴婦、貴女的馬車。
官役用身軀阻擋興奮的人群,百姓叽叽喳喳,踮腳企圖一睹聖顔。
“這是幹甚?”進京趕考的外地學子好奇問。
“外來的?”好心大娘回答學子。
“是的。”
“這是咱們大雍朝一年一次的秋獵,今年不知哪位兒郎能奪得頭籌。親睹聖顔,獲無上榮恩。”
秋獵舉行四天三夜,前三天男子狩獵野物,女子參加騎馬、射箭、投壺比賽,第三天晚宴計算出男女前三名後由永定帝賜賞,第四天返程。
“我壓張國公之孫張銳德得頭籌,必赢。”一人插嘴。
“去你的,誰人不知去年此人僥幸獲勝,可憐我們占據優勢的理王最後竟受傷退賽,絕對有陰謀,我壓理王。”一人反駁。
兩人吵吵鬧鬧半天,誰也不服。
每年秋獵亦是賭局熱潮,各大賭場紛紛開設賭局預測最後勝出者,赢則一本萬利,輸則傾家蕩産。
去歲秋獵期間一家賭場壓中勝者,賺得盆滿缽滿。
日落西山,浩浩蕩蕩的秋獵隊伍堪堪走完。今年秋獵因綿綿不斷的小雨推遲幾天,恰好趕在萬壽節,永定帝大手一揮決定在骊山行宮賀歲,并放寬名額,凡六品以上官員子孫皆許參加。故報名秋獵的兒郎尤其多,畢竟可是千載難逢見那位手腕鐵血的帝王的機會。
倘若能入聖眼,便是一舉飛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