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飯還是炒豌豆配糙米飯,沒什麼油水,但有的吃也不能挑。
韓家沒有食不言寝不語的習慣,韓靖川扒拉了一下碗裡的豆子,覺得賺錢一事不能再拖。
“明天我想去趟縣裡,家裡有什麼需要買的我可以買回來。”韓靖川放下碗筷淡淡道。
“你自己去嗎,身體能行嗎?”韓奶奶還是擔心孫子的身體,“要不你坐牛車去?”
“不用,我身體已經無礙了。”原主之前去縣裡念私塾都是走着去,韓靖川覺得他閉着眼睛都能走到縣裡。
“去縣裡?”大伯娘黃翠翠想了想:“這次摘了不少豌豆,咱家吃不完,要不川小子你拿去賣了吧。”
“二哥他哪會賣這個,”韓小溪躍躍欲試,“我和二哥一起去吧,我來賣。”
韓靖川心裡感激,倒不是他不想賣菜,他想盡量一天内摸清縣裡的經商消費情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是把時間都拿來賣豌豆有些浪費。
韓家現在的經濟情況一天都耽誤不起,親事無論是不是真心想辦,形式上總不能讓旁人看笑話。
下了飯桌,星哥兒幫着大堂嫂收拾碗筷,韓靖川本也想幫忙,柳竹把他叫到屋裡。
“你是想去縣裡找活幹?”知子莫若父,“阿爹相信你心裡有數,别的就不多說了,銅闆你拿着,遇到想買的就買。”說着遞給韓靖川十文錢。
“不用,家裡既沒有什麼需要我帶回來的,那錢就不用上了。明天我帶着午飯走。”
韓靖川沒說要做市場調研的事,明天不一定有收獲。
翌日,韓靖川和韓小溪吃完早飯出發,步行到縣裡大概要半個多時辰,不帶重物倒還好。
走到村口時看到了去縣城的牛車,村裡人若帶的東西比較多,大都會坐李老伯家的牛車去縣城,一人兩文錢,帶包裹或者大筐的還要額外付錢。
李老伯是村裡有名的富戶,擁有全村唯二的兩頭牛之一。
韓靖川對着牛車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韓小溪也很羨慕:“咱家要是也有牛就好了,既能種地又能拉人。”
這個目标暫時聽起來有點遙遠,但也不是不能實現,韓靖川還是挺有信心的。
到了縣城,韓小溪去市集尋攤位賣菜,韓靖川開始調研。
二人約定申正(注1)在城門口見,這樣還能趕回去吃晚飯。
縣城不算太大,規模也就和現代比較大的鎮差不多,溪柳村隸屬長陽省、穎平府、廣安縣,大晟的行政區劃不算複雜,共省府縣三級,廣安縣的經濟水平在原主記憶中屬于全國中等稍偏下,整個縣城的消費能力一般。
但再一般也比村裡強多了,縣裡有錢人還是不少,對新鮮事物接受力也強。
縣裡有兩個“消費主街區”,分别以東大街和西大街為中心,輻射周圍的小街小巷,又稱東市和西市。中間一條主幹道叫廣安大街,穿城而過,縣衙就在這條街上。
東市的消費水平略高,賣的稀罕物也多;西市主要服務于平民百姓,售賣的都是日常所需之物,物美價廉。
韓小溪賣菜的市集就在西市。好在東西兩市均可擺攤,東市攤位不多,售價普遍高于西市攤販,當然東西質量也更上乘。
城北有座書院,是縣學,距離西市稍近。其餘私塾就分布在不同區域了,并不集中。
如果想擺攤賣醉蟹,目前看東市更合适,韓靖川自認這也算稀罕物,如果味道好不愁沒市場,他打算好好包裝一下,專做有錢人的生意。
但是想賺啟動資金,還是得去西邊。
逛了近兩個時辰,對各類物價做了一個大概了解,韓靖川又渴又累,想去茶水鋪子坐坐,可惜一個銅闆都沒帶。韓少爺自出生起還是第一次遇到想進的店鋪不敢進,要是他現代的損友知道了估計要笑掉大牙。
在樹下歇了會兒,他看到對面有家面積頗大的書鋪,想了想還是走了進去。裡面書籍典藏、文房四寶,均可買到。
除了賺錢,韓靖川還想考慮一下科舉的事。
雖是和兩個父親達成默契不再科舉,誰都沒再提繼續讀書的事,但既然殼子裡的芯換了,那科舉這事還是可以擇機繼續的。
既然決定融入大晟,這個時代有沒有功名傍身差别可太大了,韓靖川在大學輔修了漢語言文學,從小對相關書籍和練字就很有興趣,加之原主基本功不錯,每次考試其實都是運氣差了些,韓靖川自認考個秀才不是完全沒希望。
當然一切都得等有了銀子再說。
向掌櫃問了問筆墨紙硯的價格,韓靖川暗暗肉疼,以前原主讀書,大部分用品都是父親韓大林給買好的,他隻知道用,價格還真不太清楚。
這粘上讀書相關的東西都不便宜,一張紙就要兩文錢,還是最普通的紙,怪不得古代供養一個讀書人這麼難。
正要離開書鋪,韓靖川看到一個衣着普通的百姓走了進來,問掌櫃可否代寫書信。
“哎呦,不巧我們店的潤筆先生這些天都不在,大概十天後才能回來。”掌櫃略帶歉意地說。
時下大一些的書鋪基本都有長期雇傭的潤筆先生,負責一些代寫書信,謄抄記錄的工作,會有基本工資。
大晟朝百姓識字率不高,遇到想寫信讀信時基本都會來書鋪,價格雖比外面偶爾擺攤的書生開價高,但想找随時能找到,還有售後,很是方便。
一般代寫書信都會單獨付費給潤筆先生,客人可以自帶紙張也可以從店裡購買,筆墨店裡出。代寫費按照字數收取,書鋪會提走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