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我們現在要成親了,我記得你和我說過,幾年前,你娘在她過世之前給你準備了些嫁妝,不知道這一次你爹過世前有沒有什麼别的準備?
你看你兄嫂對你怎麼樣,隻要看看他們給你陪嫁多少東西過來我家,便能夠在心中有個大緻的判斷了。
若是陪嫁很多,那說明你兄嫂對你還是挺好的,日後你就加倍的對他們好,掏心掏肺地對他們好,和他們好好相處。
若是他們克扣你的陪嫁,那就說明你兄嫂日後也不怎麼想和你再多相處。
那也不用難過。我們反正要舉家搬遷到燕地去了,這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再見面,也就不用管他們。
隻當少了門親戚。
所以你隻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好好備嫁就行了,别太操勞。我隻是擔心你的身體。”
于小英聞言之後點點頭,她覺得才哥有學識說得又對,她會聽才哥的辦法判斷一番。
于小英的父親停靈三日之後便下葬了,之後再準備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于小英便帶着嫁妝嫁入了祖家。
熱孝成親的排場一般是比不上普通的婚禮的,但是祖家為了顯示對這個新婦的看重,還是按照正常的婚禮流程,操辦了三天的流水席,一點兒都沒克扣新娘子。
這樣一來,背後說祖家和餘小英的風言風語也少了些。
一般情況下,選擇熱孝成親的人家為什麼會被周遭人看不起?
一來是因為熱孝成親婚禮儀式可以簡單操辦,娶媳婦的人家可以少出很多錢。
二來也是因為早早把女子娶回家中,便多了一個勞動力,可以多幹幾年活。
或者早日讓女子和自家孩子圓房,連三年孝期都顧不得了,可以說是很不尊重妻子那一家。
所以一般來說,選擇熱孝成婚的人家會被别人看不起,因為别人覺得這樣的人家人品有問題。
但是祖家卻完全沒有這些惡習。他們家的婚禮是按正常規格辦的,花費下來一點也不比正常的婚禮少。
祖家還承諾現在隻是成親辦婚禮,一直會等到于小英及笄之後才會讓她和祖洪才辦圓房禮,一點都沒有妨礙于小英守孝三年,沒有不尊重妻子一家的想法。
因此雖然祖于兩家辦了“熱孝成親”的婚禮,但是大家對祖家和于家的口碑還是很好的,沒有多少說風涼話的人。
“祖家真是因為要北遷了,才迫不得已這麼做的。”
這成為了鄰裡村民們的普遍認識。
于小英帶着縮水了一半以上的嫁妝進了祖家的門,心中還是有些難過的。
于小英的爹娘早早就攢了好木頭,托了木匠給她打了兩口上好的箱子,給她作為陪嫁。
她的娘親還給她準備了上好的紅布,準備給她縫嫁衣。
他的爹爹也說過,祖家給的三十兩銀子的聘禮銀子會給她陪嫁一半——也就是十五兩回去。
可是等到她出嫁的時候,大嫂于張氏卻在她跟前話裡話外的哭窮。
主要就是說幫娘親和爹爹發喪用了多少多少錢,現在他們兩口子養兩個兒子有多麼多麼的不容易,家中實在是拿不出銀子來給于小英陪嫁。
于是于小英隻能帶着兩口空空的箱子嫁到祖家,箱子裡什麼都沒有。
于小英娘親給她準備的一大匹紅布,本來足夠一個成年女子的身量,做一身嫁衣還有結餘。
但是卻隻做得了現下十三歲的于小英這麼個孩子穿的嫁衣,其餘的一多半布料也是不知所蹤。
陪嫁的銀子更是分文不見,于小英氣惱得很,與自家兄長于有年也質問過一番。
可是看大哥那支支吾吾的樣子,于小英就知道他和嫂子肯定是早就商量好了。
他們兩口子都是一條心,隻不過是由嫂子出面做這個惡人而已。
祖洪才卻不管這麼多,他隻是歡天喜地的将心上人迎娶進門。
沒有陪嫁根本不是什麼問題,日後他自然會讓自己的妻子穿金戴銀、吃香喝辣,過上好日子。
大哥于有年和大嫂于張氏這樣把事情做絕了也蠻好的,日後便不用再讓于小英煩憂他們的事情了。
這輩子,他一定要好好調養妻子的身體,絕不能再讓她毀了身子,身嬌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