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造房屋
燕地的冬天很冷,基本上幹不了什麼農活,外面天寒地凍的,好些植物都被凍死了。
這個時候是最适合蓋房子的了,村裡面也有很多壯勞力在貓冬做閑人。
所以祖洪才他們在村子裡買木料和請工人這個兩個願望和需求都很容易就被實現了。
燕地的漢子們也豪爽、實誠,不會因為祖洪才他們剛來就欺負生人。
更何況祖洪才還是帶着功名來的,整個中國尊重讀書人的風氣簡直是深入百姓的骨髓,當地人對他們三家人都很友善。
他們要的價很便宜,木料基本上是以成本價買給祖大壽的,挑的都還是些好料子賣給他,讓祖大壽這個買家自己都不好意思講價了。
他們需要付給壯漢們的蓋房子所需要的工錢也很少。
有些家庭窮困的漢子還來表示,隻要祖家人願意包夥食,讓他們能吃飽,他們願意不收銀錢來幫忙蓋房子、挖地基、累磚。
燕地漢子們的豪爽和熱情一下子就折服了他們三家人。
但他們也不會願意占便宜。他們還是一邊給了工錢,一邊給了買木料的錢,一邊也将夥食布置得挺好,不讓來幫他們的燕地漢子們吃虧。
畢竟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别人對我這麼好,我也不能小氣了不是。
大家隻有這樣才會感情越來越好,處得越來越近。
否則,人人都不是傻子,若是兩家人相處,永遠是我在吃虧,日後可還怎麼相處下去呢?
祖大壽他們打聽到,村裡還有手藝好的木匠,于是便在蓋房的同時,也去預訂了好些家具,包括床、櫃子、桌子、凳子等等。
他們千裡迢迢的過來,隻帶了幾個質量好的箱子,别的一概沒有,全部都要重新置辦。
若是一邊訂了家具,一邊蓋着房子,這樣等房子蓋好了之後,便可以居住進去了。
木匠們接了這筆活路都很開心,大冬天裡,他們若是不在家裡打家具,也沒事幹。
更何況燕地的木材很多又很好,老木匠們都攢了不少好料子,随便拿出來就可以打東西了。
于是他們包工包料,拍着胸脯說一定會把這些家具做好。
祖大壽家裡又是蓋房,又是訂家具的,給整個“海子屯”村裡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和錢财,大家都感激他們。
畢竟在這種鄉下村子裡,能賺錢的活路非常少。
于是在蓋房期間,好些身體強壯的嬸子們會自發自主的過來幫着做飯、洗菜、洗碗、收拾。
為了表示她們不是來蹭飯的,吃飯的時候她們也就走了,祖劉氏留她們吃飯都留不住。
她們是真心想要來幫忙搭把手,都不願意浪費祖家的糧食,也不願祖家人看輕,以為她們是來占便宜的。
後來還是祖大壽正緊和村長說了,祖劉氏也多次三催四請了,這些自發來幫工的嬸子們才戰戰兢兢的樓留下跟他們一起吃飯,這些淳樸的嫂子們緊張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總之就是全村上下男女老少一起上陣,幹勁很足。
不到一個月,祖洪才家的三間大瓦房就豎起來了,蓋得又寬敞又漂亮,成果喜人。
中間一間是堂屋和竈房,以及主人房,供祖大壽和他媳婦居住。
東廂房給祖洪台這個少爺居住,西廂房作為與于小英日後的閨房。
因為想着之後會有孩子,所以東廂房和西廂房蓋得都很大。
日後若是祖洪才和于小英完婚,他們兩人可以帶着兩三個孩子住在西廂房,東廂房可以做一個寬闊的書房以及客人房。
燕地地廣人稀,他們分得的宅基地很大,蓋房子的時候一點兒都不用節省。
房子蓋起來之後,就是辦喬遷新居的酒席了。
這時候,祖大壽又邀請了全村的人一起吃了三天的流水席,作為對大家都感謝。
之後,他們便邀請弟弟祖三通一家和周浦義先住在他們蓋好的這個大瓦房裡。
然後,便是開始蓋祖三通家的房屋了。
祖三通家的房屋格局設置和祖大壽家是一模一樣的,大家都是熟練工,沒過多久也都蓋好了,家具什麼往裡一擺就住得很好了。
最後是蓋周浦義家的房子。
周浦義雖然隻有一口人,但日後總得發展嘛,祖洪才給他設計也和大家蓋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