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前線戰亂還未平息,普及教育自然沒有展開,這偏僻的鄉村怎麼會有學校。
聽說鎮上有,但什麼規模、怎麼收學生,村裡沒人知道,生活艱難,誰在意讀書啊,連村長家都沒送孩子去上學。
孟研皊有新,奈何從村裡去鎮上要走5、6公裡,且還沒有公交,連順路的牛車、驢車都得碰運氣,大家去鎮上通常靠雙腳。
這麼遠的路讓一個三歲半一個五歲的孩子每天徒步上學過于艱難了。
要說去鎮上租房子嘛……
孟研皊問:“你們覺得咱家搬去鎮上住的可能大嗎?”
陶茉聞言,剛剛取了好聽的新名字、得了漂亮的手鍊、吃了好吃的甜點的諸多喜氣一下子消散。
她低着頭,看不清臉上的神情,聲音微弱中帶着點不易察覺的涼意:“嬸嬸要離開?”
“反正這房子稀爛,我們要是能全家搬去鎮上,不但孩子上學問題解決了,大家也能住得舒服些。”
而且鎮上人均消費水平高,隻靠賣些小二樓裡的零碎,孟研皊都有自信養活大家。
陶茉還是陰郁地低着頭,不說話。
陶英這時說:“除非在鎮上有正經工作,或者是戶口遷過去,不然住在鎮上會被趕走的。”
“管得這麼嚴?”
孟研皊隻了解這個時期的大事件,更多常識風俗是一概不知,還真不知道此時對人口走動如此嚴格。
那就不宜妄動了。
不過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孟研皊在腦子裡問系統:“這個世界的文字跟我那世界一樣嗎?這種小事你總能免費告訴我吧?”
動不動就積分讓人生氣。
系統察覺到孟研皊大有‘不配合就徹底擺爛’的意向,老老實實告訴她了:【漢字是一樣的。】
那就沒問題了,孟研皊拍闆說:“我先暫時教着孩子,等上面發展鄉村教育再把他們送學校。”
然後又問陶茉:“你呢,有什麼打算?”
陶茉茫然擡頭:“我……應該有什麼打算?”
陶英趕忙說:“如今我回家幫襯,不用急急地把姐姐胡亂嫁人。”
孟研皊嫌棄地看他一眼:“我什麼時候說要把你姐姐嫁人?”她繼續看向陶茉:“我是問你以後想做什麼工作?”
陶茉完全沒明白孟研皊的意思。
這年頭尤其鄉下人家是沒有事業女性概念的,她會種地、會洗衣做飯,勤快又孝順,已經是遠近有名的好女孩,在家做這些,日後嫁人自然做的還是這些。
孟研皊解釋說:“就是像你弟弟這樣的手藝,有個安身立命的本事防身,日後無論遇到何種情況,你都能靠自己養活自己,也就什麼都不怕了。”
男人、父母、孩子,其實都靠不住。
人最終靠的隻有自己。
陶茉不理解為什麼她要跟弟弟一樣,陶英也不理解,還嘀咕:“但木匠師傅也不收女娃啊,女人又幹不了這些。”
陶英有着時代局限的落後思維,每回孟研皊看他護着姐姐弟弟時,還沒來得及欣慰又會被他不合時宜的思想給噎住。
孟研皊瞪他一眼:“閉嘴,沒問你。”
陶英:“……”不甘不願地閉嘴了。
陶茉想了想,似乎想到什麼:“嬸嬸的意思是像蘇婆婆一樣嗎?”
“差不多吧,你看她就是因為有手藝,家裡人都沒了,還能靠手藝養活自己和撿來的孫女。”
陶茉點點頭:“那嬸嬸,我去找婆婆學梳頭刺繡嗎?”
“也可以是别的。”孟研皊說:“廚藝、竹編、制衣、算賬、繪畫……等等,看你喜歡哪一樣?”
喜歡的手藝……這又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了,這年頭人能學一門手藝已經不容易,大家都是奔着能掙錢養活一家的方向去選擇,喜不喜歡的從來不在考量範圍。
就像陶英被送去木匠家前,就沒人問過他喜不喜歡木工,他自己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陶茉同樣想不到,就說:“我不知道喜歡什麼,我聽嬸嬸的。”
孟研皊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若隻說手藝類型,她能一下子說十七八個,教導方面她也有基礎視頻。
但這個時代剛好處于一個尴尬的時間點。
工業還未騰飛,但沒多久就要騰飛了,可離媒體時代又還有一定距離。
未來傳統手工業會被工業生産全方位地碾壓,工業發展會讓大家從物資緊缺迅速過渡到産能過剩。
等到網絡發展後,借助新的傳播渠道會讓一部分小衆手工業複興存活下來。
可陶茉未必能從開始熬到最後的存活期,且中間的時間段足夠餓死大片手藝人。
孟研皊想讓陶茉學一個工作壽命長能經得起工業制品沖擊的手藝,但如果陶茉有喜歡的方向,那就先不考慮太多,讓她做喜歡的事更好。
其實連陶英的木活一樣容易被淘汰,也該學些别的本事,可考慮到他畢竟是個男的有一身力氣,而陶家的田地按照村裡規矩分配,最終還是會落到他頭上。
孟研皊就懶得為他過多考慮了。
别說孟研皊迂腐不知道幫陶茉陶薇争取權益,就是在她那時期,大家宣傳着男女平等,女性享有同樣的土地權益,可實際上實操又是另一回事。
反正她是沒有地分的。
而這個時代,孟研皊的小胳膊更不可能扭過大腿了。
設法掙錢去鎮上給兩個女孩買兩套房,都比把田地分配到她們名下簡單。
孟研皊對陶茉說:“我暫時也沒想到,要不這樣,你先什麼都學一點,什麼都試一試,說不定就找到喜歡的方向了。”
陶茉還是那句話:“我聽嬸嬸的。”
事情就這麼定下。
可能是前一天早睡早起,作息延續,也可能是徹底激發了責任心,第二天孟研皊又一大早起來。
這回她按住心野的陶茁,牽着乖乖的陶薇:“從今天開始你們得跟我上完課,才能出去玩。”
陶茁是個還沒上過課的孩子,一時不知人間險惡,輕易答應了。
孟研皊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識,沒有一上來就用詩詞經文逼着兩個孩子厭學,先從趣味百科開始入手。
當然恐龍、汽車這些太超前了,選了不會出差錯的動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