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等誰?”喻時川有時候會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低語。
喻時川的精神頻率已引起高級研究員的注意。他三次在綁定室中提前終止了匹配,而每一次的終止理由都不相同。
第一次,在測試前,他感到一種不對勁的風聲——精神體的波動瞬間讓他停下了綁定。“耳邊的風聲不對。”他自言自語道,随即按下了解除按鈕。
第二次,綁定維持了五分鐘,精神頻率自發下降。他感到那股深深的空虛,仿佛與對方的精神無法真正契合。他按下了“解除”按鈕,毫不猶豫。
第三次,當系統提示成功率92%時,他依然選擇了終止。“解除吧,我有點頭疼。”他說得冷靜,聲音卻帶着不易察覺的疲倦。
他在那次測試中,看到了一個陌生的身影——那個背影似乎并不陌生,而是讓他感覺有些親切。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他已經不再對共感“标準綁定”感興趣。
喻時川的精神圖譜一度被标記為“開放型匹配”,系統顯示他能與任何哨兵進行共感。但深藏在他内心深處的“靜默區”,始終空無一物。這個空白區是如此明顯,卻也沒有任何哨兵能夠填補。
他的精神體——暮色天鵝,總是出現在最需要它的時刻,卻從未徹底與任何一位哨兵産生過真正的共鳴。喻時川知道,那個空白區,是他留給某個人的。他早已将這個頻率“空出來”,等待着那個能夠回應他的人。
當齊臨出現在他的生命中時,喻時川立刻意識到,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個人,可能出現在了他的面前。第一次與齊臨的綁定測試,竟然超過了他之前所有的測試數據,達到了90%的綁定度。那一刻,他的精神體——暮色天鵝,終于現身了。
但是,喻時川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情緒波動——不僅是身體上的共鳴,還有精神深處的情感洶湧。那種強烈的共感波動幾乎讓他無法承受,像是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壓倒,他感到自己徹底失控了。
于是,喻時川在第一時間選擇了回避。他故意中斷了綁定,甚至找借口推脫不再與齊臨進行進一步的測試。“我需要休息。”他這樣對研究員說,盡管内心深處,他知道自己在逃避。
喻時川的精神體——暮色天鵝,深知這一切的意義,它知道自己與齊臨之間的共鳴,是無法忽視的唯一感情。但那份過高的共感,讓喻時川無法面對。就像是在黑暗中點燃的火焰,喻時川害怕自己會徹底燒毀,不再能掌控那份情感的強烈。
所以,他選擇了回避,保護齊臨。這種回避不是因為他不在乎,而是因為他不想讓齊臨承受他無法控制的情感洪流。
而這一切,隻是他們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