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薇推着小車回到顧石頭家,連口水都沒喝,把糧食卸下來之後,便抄起鐵鍬就開始挖地窖。
她的力氣大得驚人,鐵鍬鏟土如切豆腐,才一個多時辰,半間屋子大小的地窖就已經挖好了。
“先晾兩天,應該就可以用了。有這幾根木頭當立柱,地窖就會結實許多。”周薇薇拍了拍沾滿泥土的手,指着地窖入口,轉頭對着顧石頭叮囑道,“回頭你在這兒擺個櫃子遮掩,保管誰也發現不了。”
顧石頭點頭應了下來,緊接着便給她遞來一塊沾了水的濕布巾,示意她擦手,随後又塞給她一包油紙裹着的果脯,笑眯眯的說道,“給佑安帶回去,上次他說愛吃這個。”
周薇薇順手揣進懷裡,笑着回道,“那我可不客氣了。”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
站在家門口,她瞥了眼隔壁黑漆漆的院落,那裡已經人去樓空。
王嬸子一家被逐出村子後,那裡便空了下來。聽說村長正在變賣他家的房屋田産,隻是不知誰會接手。
周薇薇收回視線,推開自家院門,進到屋裡,瞬間暖黃的燈光透出來,照亮她的臉。
沈氏正端着熱湯從竈房出來,周佑安趴在桌上眼巴巴等着開飯。見周薇薇給她一個油紙包,小家夥迫不及待的拿過來打開。
“這是你石頭哥給你買的果脯,回頭别忘記謝謝他。”周薇薇随手把鐵鍬放在門口,然後一屁股坐在弟弟身邊,眼含笑意的叮囑道。
小家夥聞言,立刻蹦起來,高興的說道,“哇,太好了,回頭我一定謝謝石頭哥。”
沈氏笑着搖頭,“洗手吃飯,湯要涼了。”
“來了。”周薇薇和周佑安相互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的回答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仍舊沒有好消息,老天爺就像是耍人一般,無論百姓們怎麼哀求,它都沒有下一滴雨。
因為天氣幹旱的原因,周薇薇的肉串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因為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旱災即将來臨。
每逢危機來臨,百姓們就會把手裡的錢攥的死死的,不會往外花任何多餘的一文錢。為了度過接下來的旱災,他們會選擇把銀子花在更重要的地方——賣糧食。
也就是縣城裡一些富裕人家,權貴人家,才會有餘錢和閑心繼續購買烤串吃。
這一天,周薇薇把顧石頭以及燒烤材料送到縣城後,照理像往常一下去河邊運水澆莊稼。
“要是能修建一個蓄水池就好了,下雨的時候把水儲存起來,等幹旱的時候可以用來澆莊稼。”周薇薇澆莊稼的活兒幹了好些天,不由得格外想念現代社會的發達,什麼三峽大壩、南水北調,哎,可惜現在她隻身在古代,那些發達的科技都離她太遠了。
周薇薇彎腰從木桶中裝水,随後小心的灑在每一個麥子的根部,為了不浪費水,她必須做到精準。
天氣就像是下火了一般,灼燒着大地。
村裡老少全都出動,隻要能動彈,就會跟着去地裡澆莊稼。
因為這關系到莊戶人家一年的收成,關系到他們未來一年的口糧,也關系到他們會不會餓肚子乃至生死的大事情。
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不會有任何一個人馬虎對待,就連村子裡最懶得懶漢和婆娘,此時也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從河邊往地裡運水。
七十歲的周老太拄着拐杖,用豁口的瓦罐一趟趟運水。村裡出名的懶漢二狗子,肩膀被扁擔磨出血泡仍不肯停。
就連五歲的孩童都捧着陶碗,小心翼翼地把水澆在莊稼的根部,期望它喝飽了水,能結出更大更飽滿的穗子。
周薇薇力氣大,可以用小推車一下子裝五六個水桶,每次運水的時候,都會引來旁邊人的贊歎以及羨慕的目光。
幾個壯漢滿心羨慕的嘀咕道,“瞧瞧人家薇薇,一車能頂我們三趟,小鐵牛真是能幹,周大中和沈氏真是生了一個好女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