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衆望轉移小月的屍體當場被抓包,又有李老根這個人證在,河清縣的趙縣令依照大陳朝律法判徐衆望斬刑。
本是要秋後處斬,但趙縣令為了正一正河清縣及其下轄各個村子的風氣,把斬刑定在了一個月後。
僅一個小小的山下村,從開春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兩起殺人案,一個是五六十歲的徐老七,一個老不死的東西還賊心不死,猥亵村中女童并殘忍殺死八九歲的二丫,一個是在縣學讀過多年書的徐衆望,讀書讓徐衆望“明智”,但這份“智慧”用在了殺人上,又是用地仙說辭忽悠了同村的村民,又是給小月爹娘寫假信、留銀子,編造小月和賣貨郎私奔的假消息,難怪小月爹娘沒有報案,一方面覺得女兒和一個賣貨郎私奔是丢人的事,另一方面得了信和銀子被捂了嘴。
這兩起殺人案都讓趙縣令感到心驚,還有那個被徐衆望忽悠到的李老根,也讓趙縣令憤怒又無奈,從自家山田裡挖出一具女屍,這種情況下都能被徐衆望用地仙的說辭欺騙到,一個原因是李老根對于缸中那些銀錢的貪婪,另一個願意,是似李老根這樣的村民太過愚昧。
所以,趁着給徐衆望處斬刑的機會,趙縣令下定決心要正河清縣的風氣,絕不拖到秋後算賬,還把山下村村長李春來叫來了縣衙,狠狠訓斥了一頓。
李春來心裡苦啊,李老根腦子是不聰明,但他又沒殺人,徐老七和徐衆望才是殺人兇手,這兩個人都姓徐,是二十年前因為走蛟才搬來山下村的,和他們原住民沒關系,早知道就不該讓這些姓徐的落戶。
他們山下村的原住民可都是好人,這幾個姓徐的老鼠屎,把他們山下村的名聲全給毀了!
對于徐行之來說,一個月很快就到了,對于王霞、徐東來說,遲遲等不來遠在長安的王雲的回信,隻能在徐家等着自己兒子的死期,而徐衆望同樣隻能在縣衙大牢裡等死,這一個月,對徐家這一家三口來說,比處在地獄裡還要煎熬。
往日裡瞧不上徐行之和山下村其他村民的徐衆望,現在像是一條被關在縣衙裡的狗,看見徐行之就跑了過來,“行之,雲姨來信沒有?”
徐行之今日是陪着徐東來和王霞給徐衆望送斷頭飯的,欣賞着徐衆望将死的樣子,徐行之淡聲道:“沒有。”
希望破滅,徐衆望搖尾乞憐,仿佛忘記了幼時自己是如何欺負徐行之的,“行之,你能和趙縣令說上話,你快救救我啊,行之,我求你了,我們是堂兄弟啊,你一定得救我!”
牢房外,徐行之長身玉立,把徐衆望将死時肮髒狼狽讨好他的樣子記在心裡,在牢房不過一個月,徐衆望連街上的乞兒都不如了。
眸中閃過一抹笑意,徐行之靠近,“我們是堂兄弟嗎?”
輕微的一聲,隻有徐衆望能聽到,卻似轟雷般,徐衆望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徐行之是知道什麼了嗎?
僵硬立在牢房裡好一會兒,徐衆望急忙喊了起來,如犬吠般不停,“爹,娘……”
雖是來送斷頭飯,但徐東來和王霞方才哭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徐行之“好心”把他們兩個扶了出去,表示自己會好好送徐衆望這個“堂兄”最後一程,是以,徐衆望再怎麼喊叫,也傳不到徐東來和王霞的耳朵裡。
腳步輕快,徐行之離開了縣衙牢房。
徐衆望被處斬的那日,因着徐家出了一個十歲就中秀才的徐行之,來觀刑的人不少。
來李家老宅做飯時,李嬸子問葉醒枝要不要去河清縣看熱鬧,葉醒枝沒答應,她和徐家人又不熟,又覺得徐行之非等閑之輩,還是不去了。
不過,刑場的情況,葉醒枝通過李嬸子也是知道的,李嬸子說,圍着的百姓都叫好,還惋惜徐行之少年秀才的清譽被徐衆望這個殺人犯堂兄給毀了,徐衆望的腦袋滾落到地上的時候,死于徐衆望之手小月的爹娘帶着同村的人擠了過來,看樣子還要把徐衆望的屍體和那被斬下來的腦袋挫骨揚灰,徐東來和王霞兩個人氣得要暈過去了,而徐行之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郎,雖有心保護堂兄徐衆望的遺體,但無力阻攔小月爹娘和那些同村村民。
葉醒枝心想,有心無力嗎?
或許是李婆婆自缢那天,徐行之默認了李老根“犯了外重喪”的荒唐說辭,葉醒枝對他有了偏見,總之,她覺得徐行之有些可疑。
徐衆望可是殺人犯,小月的爹娘能不把他挫骨揚灰嗎?依着徐行之的聰明才智,應該要提前找親朋好友來保護徐衆望的遺體,可他在刑場上什麼都沒有做。
徐行之不該想不到的!
好一個有心無力的說辭,葉醒枝打算給陸葵葵辦下戶籍就離開山下村,村中有徐行知這樣可疑的人在,比發生的那兩起命案還要讓人害怕。
籠罩在山下村上方的烏雲還未飄走,又出了人命。
這次死的,是徐東來和王霞。
“也不知道他們徐家是祖墳不好,還是上輩子作了孽,徐東來和王霞沒把徐衆望的屍體拿回來,就用衣裳在老李山上立了個衣冠冢,不知道是太難過了想下去陪徐衆望,還是一腳踩空從山上摔下來了。反正人就是沒了!”
這個消息依舊是李嬸子告訴葉醒枝的,葉醒枝驚訝極了,徐衆望的爹娘徐東來和王霞也死了?前段時間李嬸子她們還說徐家的祖墳風水好呢!
前車之鑒在,葉醒枝問道:“嬸子,确定是從山上摔下來的嗎?”
“是,王東和陳山帶着衙差都來了,行之那孩子還請了縣衙的仵作來咱們村裡,就是從老李山上摔死的,沒人害他們。”李嬸子道。
葉醒枝明白了,既然仵作來驗屍了,那這個消息應該是真的,隻是,會不會太巧了?
不過也說得通,無論是老年喪子悲痛難耐,還是意外踩空從山上摔下來,徐東來和王霞之死并不讓人意外。
徐東來和王霞的後事,全都落到了侄兒徐行之的身上,加上徐衆望的白事,徐行之一個人操辦了三樁後事,李嬸子還有其他村民去徐家幫忙。
李嬸子從徐家回來感歎道:“徐家就剩行之這一個侄兒了,行之好多天都沒合眼了,行之真是個好孩子啊,要不是有行之在,誰給徐東來、王霞和徐衆望收屍呢?”
“行之還說為了給他叔嬸祈福、給徐衆望贖罪,要把家裡的地分給村裡其他姓徐的親戚,把徐東來、王霞留下的銀子,拿出一半來修山神廟,剩下的捐給縣裡的悲田院,好讓那些乞兒和無父無母的孩童有飯吃。”
葉醒枝愣了愣,徐東來、王霞留下的遺産還有田地,徐行之竟然一丁點都不要?
同樣是為至親祈福,同樣是修繕山神廟,葉醒之也隻會拿出一部分,而徐行之卻是把全部遺産拿了出來,此人是太過孝順,還是超凡脫俗到視銀錢如糞土了?
但這些和葉醒枝無關,她懶得想太多。
徐行之的舉動,最高興的就是村長李春來還有村長其他徐家人了。
被趙縣令狠狠的訓斥了一番,李春來都想把村中這二十來戶姓徐的村民從山下村遷出去了,太不安分了,但看到徐衆望拿出來的銀子,李春來心中的不滿被打消,一片歹竹還是能生出來一個好筍的,雖然已經有葉醒枝修繕山神廟,但修山神廟的銀子越多越好,最後的功勞都是他這個村長的,把山神哄高興了,保護的也是他們山下村的村民。
百年前當時的村長和山神簽訂契約時,山下村隻有姓李的人家,沒有其他姓,所以山神保佑的是他們李姓村民,用外姓人的錢,讓山神來保護他們姓李的,傻子才不答應呢?
村長那二十來戶姓徐的人家也很高興,紛紛誇贊徐行之,他們姓徐的本來就是外來戶,又一連出了徐老七和徐衆望兩個殺人犯,村裡其他人看他們的眼神都透着嫌棄,而徐行之拿出銀子來修繕山神廟,這可不僅僅是給徐東來、王霞和徐衆望祈福,也是在給他們這二十來戶姓徐的長臉,他們不必在山下村低人一等了!更何況還有好幾畝田地,這可都是糧食啊!
李春來高興了,二十來戶徐姓村民高興了,誇贊徐行之的話一筐接一筐的往外倒,如今倒是沒人提徐衆望殺人的事情了,也沒人再說徐行之命不好了,紛紛贊揚他孝順!
在老宅裡奮筆疾書的葉醒枝不關心這些,她這段時間都不怎麼帶着陸葵葵出去玩了,準備寫一本話本子。
山下村那些女童們被徐老七猥亵,卻不敢說出來,二丫被徐老七殺死,村裡人第一反應卻是犯了外重喪,更别提還有李老根這樣的無知村民,把從地裡挖出來的屍體當成地仙,李老根在縣衙待了幾日被打了闆子又被一通灌輸,知道了這世上不會有地仙。但整個河清縣、整個大陳朝,像李老根這樣的村民該有多少呢?
葉醒枝能力有限,她并非一句話就能令朝臣矚目的重臣,想來想去隻能用話本子的形式把這些事情寫出來,若能有三五個村民看到并牢記在心,再似李嬸子那樣口耳相傳告訴其他村民,那葉醒枝寫出來的這個話本子便是有益的。
葉醒枝夜裡睡覺前還在構思,既然要寫話本子,那便不能太寫實,最終葉醒枝決定就地取材,寫一個志怪話本子,以一個被村民供奉的山神為主角,山神有靈,化為凡人,幫助了許多苦難的村民。
陸葵葵的小腦袋瓜從門口探進來又出去,過了一會兒,又探了進來,“娘親,出去玩!”
葉醒枝的視線從紙張移到門口,“娘親寫東西呢!”
陸葵葵哒哒跑進來,“娘親也要當縣令嗎?”
葉醒枝不解,“什麼?”
陸葵葵:“爹爹是縣令,總是在書房裡寫東西,娘親會做透花糍、綠豆糕給爹爹送去。”
豁,若不是陸葵葵今個提起來了,葉醒枝都忘記陸葵葵還有一個爹爹了!
葉醒枝笑了笑,“娘親當不了縣令,娘親要當女先生!”
陸葵葵很捧場,“娘親好厲害!”
葉醒枝被逗笑了,在屋裡寫話本子奮戰了好幾日,對“小葵花”多有疏忽,葉醒枝道:“想出去玩嗎?”
陸葵葵:“李嬸嬸要帶着葵葵爬樹,葵葵想和娘親一起。”
“爬樹?”葉醒枝立即站了起來,從書房出來,“嬸子,您要帶着葵葵去爬樹?”
“不是爬樹,是去摘榆錢,讓你李叔上樹摘。”李嬸子一手挎着竹籃,一手拿着長竹竿。
樹枝高大,榆莢新開巧似錢[注1],陸葵葵使勁仰着小腦袋瓜,卻是連樹頂都看不到,“娘親,樹樹好高!”
“是很高,得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了!”葉醒枝感歎道。
李嬸子拿着的長竹竿沒有派上用場,因為隻有高處枝上還有榆錢,李嬸子讓老伴兒上了樹。
李叔的速度很快,折斷了幾枝扔地上,陸葵葵肉乎乎的小手捋了幾個翠綠的榆錢,吃進了小嘴巴裡。
陸葵葵剛穿來的時候,生吃一瓣野槐花葉醒枝都會緊張,如今她随意多了,畢竟她這個十六歲的少女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啦,可是給三歲半的陸葵葵擦過小屁屁、洗過不少尿布呢!
中途李嬸子回老宅又拿了個竹筐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榆錢進了竹筐,漸漸被落霞染上了幾分橙紅。
到了收尾時,卻是出了問題,榆錢樹上的李叔下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