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鏡滢歎了一聲,“别提了。手沒給我抄斷。”
她看了一眼四周,小聲地把事情講了一遍。
楚绾明聽罷先是皺眉,最後不知是哪一句戳中了她的笑點,她别過腦袋,肩膀微微聳動。
林冠清道:“妹妹受委屈了。要說起來,此事我也有...”
他話未說完,便聽一聲嘶鳴,衆人尋聲望去,隻見一束光球直沖九霄,緊接着伴随一聲爆鳴,煙火綻開,流光自天邊傾瀉而下。
原本嘈雜的天水湖畔霎時變得寂靜無聲。
衆人擡頭,便見一女子身着明黃色的華服,雍容華貴,端坐在台上,“今歲良辰,華燈初上,值此元宵佳節,四海同慶。本宮深感欣喜,特主持此燈會,願諸位同享歡愉。”
“謝娘娘恩澤,願國運昌隆,娘娘萬安!”
皇後招了招手,侍女上前。
皇後留意着台下動靜,“怎麼回事?今年點燈的人還沒來嗎?”
下一秒,一宮娥跑上前,在得到皇後許可後,她附身到皇後耳邊,“娘娘,不好了。往年點燈的那名老太監路上崴了腳,怕是點不了了。”
皇後皺了皺眉,“替他的人如今在何處?”
“怕是還在路上。”
“這樣不行,誤了時辰,乃是大忌。看看在場有沒有人能頂上。”
馮宣月離得近,聽罷盈盈上前:“娘娘,若是要找人替,民女倒是有一人選。”
“誰?”
“定遠侯府小姐。”
皇後看着馮宣月,眼底似有不贊同。馮宣月微微一笑,“娘娘聽民女解釋。年前定遠侯班師回朝,外亂平定,本是大功一件,若是能讓侯爺之女點着龍燈,可展示天家榮恩,此為其一。且阿滢妹妹自小練武,身手敏捷,可擔此任。”
皇後垂着目光,似是在思考馮宣月的話。眼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點燈之事已不能再拖。她微微歎了口氣,遣人去請千鏡滢上來。
千鏡滢得知皇後叫她,還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規規矩矩地去了。
皇後年近四十,一張臉卻保養的極佳。那麼華重的鳳冠壓在她頭上,不顯俗,隻顯莊重。舉手投足不許不急,盡顯氣勢。
千鏡滢行禮,“民女參見皇後娘娘。”
“免禮。”皇後道:“本宮喚你來,是有一件事想要交給你。”
千鏡滢第一反應不是好奇,而是警惕,她道:“娘娘請說。”
“定遠侯爺此次立下赫赫戰功,我大晟百姓能安居樂業,今日能安安穩穩的舉辦燈宴,離不開侯爺在外領兵作戰。”
“娘娘言重了。”
皇後不動聲色地皺了皺眉,接着道:“本宮有意,讓你來點今年的龍燈,你可願意?”
千鏡滢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警惕。她垂下眸子,“承蒙娘娘信任民女,隻是民女粗笨,恐難擔此重任。”
“你!”皇後面色微變,杯盞被擱在桌上,發出撞擊一聲。
馮宣月笑着出聲:“妹妹莫要謙虛,今日娘娘希望燈由你來點,也是天家對定遠侯府的信任。還是說,妹妹覺得自己擔不起這份信任?”
她話落,便覺對面一道視線冷冷地掃了過來,那眼神看得她脊背不由得有些發直。待反應過來,便隻剩惱怒。
千鏡滢已回過視線,“民女遵命。”
看這架勢,皇後今日是鐵了心要她點那龍燈。若是她再推辭,反而把皇後得罪透了。直覺告訴她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如今這個情況,隻能小心再小心。
楚绾明隻見到千鏡滢過去,卻聽不到她們在讨論什麼。直到千鏡滢回來,這一次她手裡多了一物,那是一隻燃着的火把。離得近了,便見桦木上暗紋纏護,瞧着眼熟。
她反應過來,先是一驚,“這不是點龍燈用的嗎?”
“是母後的意思?”
千鏡滢點點頭。
楚绾明倒是沒想那麼多,隻是讓她萬事小心。林冠清則是在一旁默默地目送她過去。
千鏡滢走到湖邊,場上所有視線跟着移了過來,聚焦在她身上。
千鏡滢步子邁得穩,倒不見多少緊張。倒是後面有人忍不住咬耳朵,“瞧那草包上去,一會兒怕是得踩了裙子摔下水,那可好玩了。”
“摔下去事小,出了這麼大的岔子,上頭要怪罪下來,才是真的大事。”
“還不是因為此次定遠侯爺立了戰功,不然這麼重要的事,如何能落到她身上?”
她們說這話時,眼底卻是止不住的嫉妒。
千鏡滢離得遠,自是不知道她們惡毒心思。直到又是一聲爆鳴,煙火炸開。
蓮花狀的汀步通向湖心浮台,在踏上的一瞬間,千鏡滢整個人猛地往前一晃,險些跌進水中,堪堪穩住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