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修院燈火通明,一直到亥時,紀家三兄弟才漸漸散去。
這期間,他們除了吃飯喝水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學習。
既然有了目标,那就朝着目标努力即可。
不梳理就算了,一梳理才知道,他們三個想要得到私塾大比的名額。
想要成為三十三人之五,是多麼困難。
即使水平最好的小五,也是差一些的。
四書他已經通讀了,甚至《大學》已經背得很熟練,接着便是一萬三千多字的《論語》,還有三萬四千多字的《孟子》。
小四同樣通讀四書,大學則剛開始背誦,其他的更不用說。
紀霆這邊更不用講,他今日才開始真正讀這四本書。
要說對四書一竅不通嗎?
自然也不是。
他雖然是個理科生,但四書裡面的必學科目,肯定還是會的。
所以這四書内容,有的格外熟悉,背誦默寫,甚至解意都不是問題。
有些則極為陌生,以前從未接觸過。
在弟弟們一個背誦第二本,一個背誦第一本的時候。
紀霆從頭學起。
好在有父親之前的筆記跟書籍,今日已經把四本書翻看一遍,勉強理解其中的意思。
在紀霆看來,讀書肯定要先弄清楚其中的道理,這樣才方便理解。
磨刀不誤砍柴工,用在讀書上,也是合适的。
等弟弟們回去休息後,紀霆又對照原本,以及筆記上的注解,再次梳理《大學》知識點。
大學這兩個字的意思,其實可以隻看字面。
那便是大人之學,此處的大人指的并非身份高低,而是學識的寬廣。
學大學,便是教人成長為大人。
從格緻誠正,再到修齊治平,學好了,便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這一句學好,也是無數人追求的目标。
所以大學共計兩千多字,卻是字字珠玑,句句必考。
等紀霆細細梳理完《大學》的知識點,時間已經很晚了。
看着月明星稀,倒是頗有幾分熟悉感。
上輩子就有不少這樣的夜晚。
這輩子竟然也是學習中度過。
等到第二天早上,紀霆按照約定,卯時起來讀書。
不一會,小五便匆匆趕到,距離約定時間隻慢了一炷香。
小四基本也是前後腳。
看着天光還未大亮,晨露依在,紀霆這養着青苔石頭的院子頗有些幾分靜谧。
三兄弟相視一笑,擺出書本開始今日的功課。
以前在家的時候還好些。
出去讀書,方知紀家的情況,方知他們的處境。
他們今年都要十三了,總不能隻靠家族庇佑。
三兄弟的勤奮,自然傳到家長們的耳朵裡。
有人不解,有人疑惑。
最後隻道:“出去讀書,竟然有出去讀的好處。”
至少知道了世事艱辛,家族給他們遮擋了多少風雨。
對此,各房并未多說,更沒有打擾。
掌管中饋的二房,更是特意吩咐廚房,三個孩子的早飯晚飯皆送到則修院。
自然也有人覺得,他們不過一時興起,說不定此事虎頭蛇尾地結束。
這種話被呵斥下去。
無論如何,孩子們願意讀,那就是好的。
至于能讀到什麼程度,他們也不在意。
自家孩子什麼水平,各房心裡都有數。
可卓夫人卻十分自信,對相公道:“霆兒可是你的兒子,他肯定不會差。”
紀伯章并未接話,紀霆幾斤幾兩,他能不知道?
算了,能讀幾句是幾句,不求他考上舉人進士,十年内考個秀才,便不算有辱門楣。
紀伯章本來是想說的,可一張嘴就得罪人,幹脆一字不發,繼續練字。
卓夫人顯然習慣了,又道:“你再早之前的筆記呢,全翻出來給兒子看看。”
“在母親那。”紀伯章道,“會試之後,便收起來了。”
會試,也就是紀伯章考上榜眼之後,考生的許多筆記書籍都會被小心整理,作為家族的傳家寶。
卓夫人猶豫片刻,決定去找母親讨要。
結果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顯然,整個紀家,相信紀家三兄弟,尤其相信紀霆能堅持學下去的人極少。
也就卓夫人,二房王夫人,還有三房紀五叔跟柳姨娘持樂觀态度。
即使這四個人裡,後面三人說的也是:“能學多少是多少,不要求太多。”
也不知道紀家祖宗在天有靈,會不會無語。
就對自家孩子那麼沒信心?
他們在天上好好保佑還不行嗎!
不管家長們怎麼想,紀霆,紀陽,紀風三兄弟,反正是學瘋了。
三哥哥給的目标太過明确,今日不學,就要挪到明日,明日不學又攢到後日。
這是真的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了。
故而清早讀書,白日上學,傍晚回來,這三個時間裡,三人争分奪秒。
在家也就算了,他們都在則修院,其他人不知道他們多用功。
但在博學館裡,同窗卻能發現紀家三兄弟的不同。
以前隻有紀小四小五的時候還好,多了個紀霆,大家像變了個人。
不僅上課認真聽講,休息的時候,也在寫寫畫畫,嘴裡還念叨:“快快快,再忙一點,今日任務就完成不了了。”
對四書最不熟悉的紀霆,也在飛快理解這四本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