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趙興平和常林就發現二皇子不太對勁,這并不是他們有多關注他,而是整個弘文館就三個學子。
因為隻有獲得恩典的勳貴子嗣才能入學弘文館,而這些子嗣中年紀大一點都去了各部任職,年紀不滿14歲的還沒到入學年紀,所以滿打滿算也就他們三人。
其實算起來,趙興平是陳國公趙和安幼子,周永格之母趙芊是趙興平嫡親姐姐,所以趙興平是二皇子周永格的舅舅。
而常林則是薛國公常成仁的老來子,勳貴之間都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關系,平日裡也多有來往。
往日裡周永格可是三人裡最活躍的,雖然能做到尊師敬長,但是也就是個表面功夫,今天居然老老實實呆着,也不和他們玩什麼眉眼官司了,實在是詭異。
兩人對視一眼,剛想傳遞消息,就差點被學士逮了個正着。
弘文館和國子監可不一樣,弘文館的學士都是朝中大臣兼任的,若是被惹惱了,回家可有竹闆炒肉吃了。
二皇子周永格安分守己的樣子讓今天授課的學士滿意了不少。
卻沒想到,這一下了課,轉頭底下的學生就不見了蹤影,實在是不思進取,本性難移!!
周永格帶着侍衛直奔李大儒的宅邸,不過因為是第一次上門拜訪,又沒有提前下拜貼,也隻能将證明自己的信物遞交給李宅的門房。
過了一會兒,府内的家丁就來到馬車邊,請他下車進府。
周永格下了馬車,沒見李大儒出門迎接,心裡想着:
“大儒不愧是大儒,居然都不出來迎接我,這門口的侍衛還挺眼熟的。”
剛過了中堂進後院,就看見涼亭裡有個熟悉的身影坐在那兒,身體猛地一震,随後便被釘在原地,動彈不得。
誰來告訴他,為什麼父皇會在這兒?!
周永格僵硬地行了頓首禮,也不敢開口說自己來幹嘛的,也不敢問父皇來幹嘛的,就呆呆的站着。
周啟明撇了自己這個二兒子一眼,微微眯起眼問:
“無事不登三寶殿,你來這裡做什麼?”
周永格不知道該不該把手上的行卷交給父皇,躊躇了一下,“我……”
周啟明看了他這個樣子,就知道他不是因為什麼正事來的,漫不經心地說:
“手上拿的什麼?”
周永格眼看也瞞不過去,就老老實實地把行卷遞給了父皇,
“這是我想給先生看的行卷。”
沒多細想,他就下意識幫弟弟們隐瞞了下來。
畢竟這幾年他們幾個也基本見不到父皇,能看見的時候,也都是很嚴肅的神态,實在讓人望而生畏。
“行卷?哪來的?”
這下周啟明才是真的驚訝了,周永格還沒離宮建府,弘文館也不是尋常人能靠近的,一個未成年皇子哪來的行卷。
還沒等他細想,周永格就解釋道
“外面有個考生是個結巴,看他可憐就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