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明盯着他看了一會兒,直把周永格看的手足無措才收回眼神,雖然有所隐瞞但是看樣子确有其事。
周啟明打開行卷翻看了一下,又遞給站在一旁的李鴻風。
隻需要掃過一眼,他們就大概明白為什麼這份行卷會淪落到,出現在一個沒有話語權的未成年皇子手裡了。
行卷講究的是流行詞藻華麗且要對收卷人表達尊重和敬意,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拍馬屁,誰拍的又好看又響,這行卷才算上乘。
但是這個行卷除了最開始的自我介紹和簡單的恭維外,卻是講起了治水。
整篇文章大概因為沒有實踐所以有些脫離實際,但是從數據和行動軌迹描述來看,整體踏實持重,看得出來作者是确實用時間勘探過河道做過調研的。
李鴻風看完後就将行卷遞還給皇帝,周啟明收下後,對着周永格不疾不徐地回道:
“行了,這個行卷我們收下了,還有什麼事嗎?”
本以為弟弟們委托的這事要遭,結果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管是誰收到了,反正李大儒肯定收到看過了,自己也算完成任務了。
“兒臣沒有其他事了”
周永格按捺住心裡的喜悅:“謝父皇,謝先生,那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周啟明看着二兒子的背影,也能看得出來這個兒子沒什麼其他的心思,否則也不至于過來拜訪,不僅空着手來,還急着走。
李鴻風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笑道:“二皇子真是天真爛漫。”
周啟明不置可否,隻是神色沉沉:“是嗎?最好不過了。”
周永格剛出了李宅門口,才長長地松了口氣,剛準備往馬車走,就看見有兩個熟悉的人影。他都有些困惑了,自己這是怎麼了,往哪兒走都有熟人?
趙興平注意到他出來了,扯了扯旁邊無聊得在神遊的常林,兩個人趕緊一起迎上來,把周永格圍住。
“永格,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居然背着我們偷偷補習,還是找國子監祭酒補習!”
常林也在旁邊幫腔:“對啊,二皇子,你這是打算平時不努力,然後在旬考給學士一個意外嗎?”
周永格生怕三個人在門口站着,回到撞見出來的父皇,所以立馬拉着他們二人上自己馬車。
趙興平和常林也是坐馬車來的,本來還想拒絕,不過看周永格的表情也就跟着上去,讓自家馬車跟着就行。
直到馬車駛離了李宅,周永格才放下心來,但是緊接着就要應付這兩個大麻煩。
周永格猜想父皇來拜訪李鴻風應該是不想讓旁人知曉的,否則完全可以去國子監或者讓李大儒進宮,因此他不能說父皇的事。
思來想去,隻能把行卷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
趙興平和常林沒想到周永格居然還收到了行卷,嘴裡立刻埋怨,道不道義,瞞着兄弟。
周永格白了他們一眼:“我父皇不會收到行卷,外祖父和薛國公還不會收到的嗎?”
兩個人也沉默了,雖然兩個人都是家中幼子,非常得寵,但是這種事關朝廷公務的時候,兩位長輩都有分寸,都不會随随便便給他們看的。
“那這個投遞行卷的考生叫什麼?”
“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