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慶王府的日常 > 第11章 閨甯

第11章 閨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申時初,顧之階抱着一摞文書進來,說是聖上最新的《皇明祖訓》修訂稿。顧清禾翻看着兄長用蠅頭小楷做的批注,忽然在“親王妃冠服”篇裡看見一行小字:“慶王妃顧氏,蘇州顧氏女,永平侯府出,賢良淑德。”墨迹尚新,顯然是剛剛添上的。

“大哥這是要把我寫進史書?”她笑着推過一盞碧螺春。

顧之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正色道:“史官記的是事實。你在王府推行的‘女紅坊’,讓二十戶軍戶娘子有了生計,這事連内閣首輔都贊過。”

暮色漫過飛檐時,顧清禾獨自登上侯府角樓。遠處秦淮河上畫舫往來,燈火如星子落于水面。十歲那年,她在這裡看見慶王随聖駕南巡,玄色衣袂立在船頭,如青松般挺拔。如今想來,命運的紅線早在那時便悄然系上。

“在想什麼?”二哥顧之昀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望着她懷中正打盹的延禮,孩子的小腦袋歪在她肩上,玉麒麟鎖垂在她胸前,“方才接到急報,慶王已到揚州,不日便能返京。”

顧清禾輕笑,替延禮攏了攏滑落的鬥篷:“二哥可知,當年你在國子監打了嘲笑我的同窗,慶王私下裡謝了你三壇子葡萄酒?”

顧之昀挑眉:“他倒聰明,知道我不愛文绉绉的謝禮。”頓了頓,聲音輕下來,“那日在婚儀上,我瞧他替你整理裙裾的模樣,便知這夫君,托付得。”

戌時,侯府正門再次打開。顧清禾望着父母兄長在門前目送,燈籠的光暈将他們的身影拉得老長。母親吳氏體又往她手裡塞了個錦盒,說是新得的胭脂水粉;父親顧钰安欲言又止,最後隻說了句“皇家規矩多,别委屈了自己”,便轉身離去,卻讓她看見他擡手抹了抹眼角。大嫂懷中的延禮已經睡着,小手還緊緊攥着她送的松子糖紙,二哥顧之昀則笑着捶了捶她的肩膀:“替我多勸勸八哥,别總悶在軍營裡,有空帶他來教禮哥兒射箭。”

回到慶王府已是子時。顧清禾剛跨進暖香閣,便見案頭擺着新折的綠梅,旁邊壓着封未拆的信。展開來,是慶王慣用的灑金箋,寥寥數語:“遼東初雪,念卿衣暖。揚州有位老匠人教做螺钿漆盒,已着人送來金陵,望博卿一笑。”

她摸着信末那個小小的“甯”字,忽聽得窗外傳來熟悉的馬蹄聲。硯秋匆匆來報:“王妃!王爺提前兩日返京了!”顧清禾快步走到廊下,正見朱翊甯翻身下馬,玄色大氅上還沾着江北的霜雪。

“清禾。”他望着她,眼中倒映着暖香閣的燈火,“本想趕在你歸甯時同去侯府,不想遼東軍報……”

顧清禾搖頭輕笑,将手中的糖炒栗子遞過去:“父親說,等你得空,要帶你去紫金山看梅花。母親則備了十壇陳年花雕,說要與你論一論兵法——倒是禮哥兒,吵着要姑父教他耍槍呢。”

朱翊甯接過栗子,指尖觸到她掌心的溫度。忽然想起在遼東時,下屬呈來的江南地方志裡,特意記載了永平侯府的“雙鶴堂”——那是顧氏先祖為紀念救過其性命的仙鶴所建。如今他終于明白,為何清禾總愛穿月白羽衣,為何她的帕子上總繡着鶴紋。

“明日陪我去給父母請安吧。”顧清禾望着他,忽然想起白日在侯府影壁前看見的情景:大哥顧之階正握着延禮的小手教他寫“鶴”字,二哥顧之昀蹲在地上給孩子比劃着刀穗,父親與母親在花廳裡對弈,棋盤上的棋子落得無聲,卻自有一番歲月靜好。原來所謂的家族榮耀,從來不是爵位官服,而是這些細碎的溫暖。

朱翊甯點頭,忽然從袖中取出個螺钿漆盒,盒面上雙鶴銜芝的紋樣,正是照着侯府影壁所制。“遼東苦寒,沒什麼好東西。”他望着她眼中亮起的光,耳尖微微發燙,“隻想着,若你看見這鶴,便如看見娘家。”

顧清禾打開漆盒,裡面整整齊齊碼着她素日愛用的徽墨。想起白日裡母親說的“女子嫁了人,便如風筝斷了線”,此刻卻覺得,手中的線從未真正松開——那頭系着永平侯府的雙鶴影壁,系着兄長們的笑罵關懷,更系着眼前人眼中的萬千星光。

是夜,暖香閣内燭火搖曳。顧清禾伏在案前給慶王磨墨,看他批閱軍報時,忽然瞥見硯台裡倒映着自己鬓間的紅寶石簪子。那是今早母親偷偷别上的,說“侯府的女兒,何時都要光鮮”。她忽然明白,無論身在何處,她始終是永平侯府的掌上明珠,是慶王府的女主人,更是那個在雙鶴影壁下長大、敢在磚雕上描金的顧清禾。

聽琴端來安神湯時,見自家王妃正握着王爺的手,指着輿圖上的蘇州府輕笑:“等開春,咱們帶些遼東的松子去拜望姑母,她最愛吃甜食。”慶王低低應着,筆尖在輿圖上圈出永平侯府的位置,仿佛要将那處朱門深院,永遠圈在自己的版圖裡。

窗外,初雪悄然落滿金陵城。顧清禾望着硯台裡漸漸化開的墨色,忽然覺得,這世間最溫暖的歸處,從來不是某座城池或某府宅院,而是有人與你共剪燭花,有人為你留燈守望,有人将你的故鄉,輕輕捧在掌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