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姐弟倆起個大早。姜桃挑水做飯,姜桐燒火澆菜喂雞。
姜桃思忖兩人身體都有些營養不良,需要補一補,就隔水蒸了兩碗雞蛋羹。
姜桐見阿姐眼也不眨咔咔磕開兩個雞子,心裡很糾結。
家裡的雞子要攢起來拿去換錢,一個能賣一文錢呢。可一想到阿姐大病剛好,便忍住沒說。
早食有米粥、雞子羹、野菜豆餅,外加一碗拌好的荠菜。
盛飯的時候,姜桃偷偷往姜桐的粥裡加了靈泉水。
根據她在末世的經驗,沒有異能的普通人每日隻需攝入一勺子(五十毫升)的靈泉水便已足夠。
吃過早食,姐弟倆開始收拾東西,往背簍裡裝上柴刀、鐮刀、裝滿水的竹筒及野菜餅等東西。
各自紮緊衣袖口及褲腿,撒點從鄰村葉大夫那裡買的驅蟲藥。姜桐拎着兩根細竹竿,姜桃扛着家裡那把大鋤頭,高高興興出門。
*
鄭家村位于高聳的南山腳下,可謂四面環山。
往西越過一座平緩低矮的山坡,再行三四裡地,便是官道,可通往白雲鎮與洛城縣;往東南方向翻越一高兩低三道山梁則進入巍峨險峻的南山範圍。
村子南側有一條小溪流,自西北向東南蜿蜒而過,留下相對平坦的田地,村裡上好的水田都在此處。
随着人口增加,水田粥少僧多,村民便将村子周邊适合種莊稼且距溪流近的地方開辟出來。
因近處的好地方基本都被占據,原主隻能另辟蹊徑,在距離村子較遠但有池塘的一處坡地開荒,這樣澆水也方便。
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肥力低,便種了兩畝菽(大豆)改善土地。
姜桃想着穿越後首次進山,不打算往遠的地方去,暫時先在村子東邊的第一道矮山裡尋摸。
此山距離村子最近,砍材挖野菜很近便,原主與姜桐從前采藥也多是在此。
姜桃根據原主記憶,發現她采草藥的時候,因識得草藥有限錯過了一些非常值錢的藥材,她決定去那些地方重新翻找。不出意外,應該能有收獲。
路上稀稀拉拉遇到幾波村裡人,大家看見姜桃頗為稀奇,熱情問長問短,姜桃含笑應對。
大夥的田地都比姜桃家多,還要忙着去耕種,寒暄幾句,各自往田間去。
姜桃二人沿着路往山腳去,離村越遠,路邊的野菜也多了起來,荠菜、馬齒苋、灰灰菜、紫花地丁等。也有婆婆丁(蒲公英)、牛筋草、車前草等尋常草藥。
此處采藥會被村民看到,兩人便沒有停下來。原主擔心村民們知道這些東西能賣錢,會一蜂窩跟來,與姜桐都是避開人的。
天光大亮時,兩人趕到山腳下。環顧四周,森林枝繁葉茂,草木郁郁蔥蔥,可謂生機勃勃。
陽光照下來,樹葉上、草叢裡一顆顆滾動的露珠晶瑩剔透、閃閃發光。
再看遠處,群山連綿,峰巒疊嶂,山峰之間霧氣氤氲,朦朦胧胧好似仙境一般。
這景色頗有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味道,姜桃在心内默默感歎了一回,看來自己留下來的決定很明智。
姐弟倆沿着大家常走的山路往上爬,為了照顧姜桐,姜桃特意放慢了腳步。許是靈泉作用,兩人都不覺得累。
到達半山腰後,姜桃見四下無人,帶着姜桐離開山路,拐進林子裡。期間先用竹竿敲打草叢來開路,好将藏在草堆裡的蛇蟲驅趕走。
她打算先往最近一處有大片石斛的山坡去,路上遇到大片絞股藍、益母草與黃精等草藥,她也沒有停下來。
姜桐則有些心急,平常沒有阿姐作陪,他自個是不敢上山的。如今看見識得的草藥,忍不住手癢。
“阿姐,這裡有絞股藍,咱先采完,再往裡走吧。”
姜桃擺擺手,“阿弟,你别急,回頭再采。咱先往前去,我記得之前落下了一些值錢的草藥。”
姜桐大喜,“真的!是啥草藥呀?”
“石斛!”
“它比絞股藍值錢嗎?”
“那可值錢多啦!”
姜桐精神一振,好奇道,“阿姐,這草藥以前可沒聽你說過。”
姜桃登時語塞,連忙敷衍一句,“快走吧,别被人搶先喽。”
姜桐心頭一緊,催促道,“那咱快點,可不能讓人先挖走。”他拎着竹竿唰唰拍地,大步往前走。
姜桃松了口氣,到底是孩子,還挺好忽悠。
兩人邊爬山邊留意四周動靜,好在這裡離岱山還很遠,沒有大型野獸,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毒蛇。
繞過三道起伏的高坡,兩人來到一處相對陰涼的斜坡跟前,高度約一丈半,長度約十丈左右。
斜坡坡面不算陡,但略有點潮濕,上面密密匝匝,附着一大片長勢喜人的綠植。姜桃打眼一瞧,正是石斛!
石斛俗稱千年潤,可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姜桃貼近細看,許是不曾被人采摘過,大部分石斛莖條粗壯,估摸在三年期以上,直徑大都在九厘(約3毫米)左右,長度在三到六寸(約10厘米~20厘米)之間,其中最粗的徑約十八厘(約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