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檸知道,在民間的很多地方,女孩确實不能上自家族譜,隻能上夫家的族譜。
所以,如果一個女孩打算不成親,相當于不會在這世上留下什麼痕迹,所以選這條路需要莫大的勇氣。
大部分百姓都希望自己死後有人祭祀,所以他們熱衷于成親生孩子。
而有些姑娘雖然不願步入婚姻,但難免受到世俗觀念的影響,希望以後有人能祭祀自己。
所以,上族譜也是一個很現實的需求。
姜檸問道:“完全不能通融嗎?我國的律例裡可沒寫不許女孩上自家族譜。”
這幾個女孩道:“我們村長和父母的态度很堅決,就是不許我們上族譜,他們覺得我們必須嫁人。”
姜檸道:“他們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這麼做也不算違法,所以本公主隻能幫忙調解一下。你們是哪個村的?”
“啟禀公主,我們是王家村的。”
“來人,去把王家村的村長、長輩和這幾位女孩的父母都叫過來。”
衙役們領命而去。
接着,姜檸說道:“這三位姑娘,先登記一下你們的名字吧。”
這幾位姑娘到書吏那裡登記名字,分别是王書香、王巧兒、王萍。
過了一會,王家村的村長、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還有這幾個女孩的父母都被帶了過來。
姜檸問道:“聽聞王家村在重修族譜,但卻不把王巧兒幾位姑娘們的名字寫上去,可有此事?”
村長答道:“公主,并非我們不寫上去,而是族譜上不會寫女兒的名字,一向隻寫男人和嫁進來的媳婦的名字。這十裡八鄉都是這樣,不信的話您可以問問别人。她們幾個想上族譜,嫁人不就好了?夫家的族譜上,自然會有她們的名字的。”
“可若是不想嫁人呢?難道就沒有一本族譜容得下她們了嗎?”
“這……不嫁人,自然沒有夫家。沒有夫家,誰家的族譜能寫她們的名字?”
“她們三個是王家村的女孩,跟王家宗族有血緣關系,為何不能通融?本公主聽說,她們還願意出錢,可你們都不同意。”
“這……要是把女兒的名字也寫上,就亂了套了。一個名字,隻上一家族譜,這是規矩。就像本村男人,娶了外村女子,也不可能上嶽父家的族譜呀,這是一樣的。”
“那她們擔心死後無人祭祀,該當如何?”
“不嫁人,沒有後代,還有誰來祭祀她們?這條路是她們自己選的,也該承擔相應的後果才是。”
“王家村人口衆多,隻要還有王姓後代,他們祭祀祖先時捎帶着把這三位姑娘一起祭祀不就行了?”
“公主有所不知,後人一般隻祭祀自己的父母、祖父母、高祖父母等直系長輩,旁系的姑姑、姑奶奶,哪有同享祭祀的道理?”
“那若是村中男人沒有後代,或是有了後代,兒子卻夭折了,是不是也無人祭祀?”
“若是沒有後代,可以過繼别人家的孩子作為後嗣。實在沒法過繼,死後會由侄兒、侄孫代為祭奠,也是能享受後人的一點香火的,隻不過其待遇肯定比不上有親生子孫的那些亡人罷了。”
“這就奇怪了。男人沒有後嗣,卻有辦法能享受到旁系晚輩的祭拜,為何女孩們就不可以呢?侄兒若能在祭拜直系長輩的時候,順帶祭拜一下伯父、叔父,為何就不能順便祭拜一下姑姑?”
“這……這怎麼能一樣?一個是自家人,一個是外人……”
“即便那些姑娘一輩子沒有出嫁,也是外人?”
“這……論理,不該這麼說,但實際上就是這麼個情況。男人和女人畢竟是不同的……”
“有何不同?不論兒子還是女兒,都跟其父母有血緣關系,為何要分什麼外人、自己人?王巧兒、王書香、王萍的父母,你們上前來。”
三對父母便走上前來。
姜檸問道:“這三位姑娘,是你們的親生女兒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