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蘇萦懷如常作别江朔,江朔毫無察覺,在蘇萦懷的額頭上照例留下柔軟一吻便離開了。
蘇萦懷站在門後,神色無悲無喜,昨天他再次選擇遵從内心,盡管不清楚這到底是對是錯。
不要讓我失望,蘇萦懷。
雨下了整夜,第二天才堪堪變小,但降雨量仍然不可小觑,東城的雨季逐漸露出猙獰的面目。蘇萦懷一大早就收到不少預警和溫馨提醒信息,雜志社人事也發了通知提醒員工出門注意安全,早上的打卡情況不計考勤。
蘇萦懷沒有立刻打電話給對接人,而是在家等了一會,站在陽台靜靜觀望路上行人撐傘匆匆趕路的樣子。
良久,蘇萦懷拿起手機,撥通昨天記錄的電話号碼。
對方很快接起。
“你好,哪位?”一個男聲,沉穩儒雅,還帶有些許早晨特有的懶音。
“你好,我是東城雜志社的采訪員蘇萦懷,請問怎麼稱呼?”
“哦哦,你就是蘇先生,我姓孫。”
“好的,孫先生,昨天你的同事告訴我今天早上十點開始采訪,現在該怎麼安排呢?”
孫先生那邊猶豫了一會:“我看看,現在9點。我們大約9點45左右到東城市福利院碰面怎麼樣?”
東城市福利院,之前蘇萦懷在晨曦福利院裡聽江朔說起過。他沒有去過,後來查資料時特意搜索了下,地理位置有點偏僻,現在過去的話應該和約定時間差不多。
“好,那我現在出發。”
蘇萦懷打了輛車,幸好早高峰最擁堵的時間段已經過去了,但由于降雨影響,依然有部分道路不通暢。
等到蘇萦懷到達市福利院時已經9點50分,他在路上給過孫先生緻電,表示自己可能會晚點到。對方讓他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到了直接去院長辦公室。
市福利院的大門是拱形的,拱門正上方挂幾個金色大字——東城市福利院。裡面的建築非常現代化,一看就知道是新建的,還有大量的娛樂體育設施投放在空地上。
門衛注意到蘇萦懷,上前詢問,蘇萦懷如實相告後門衛便放行了。
蘇萦懷一手拎文件包,一手撐傘行走在雨中,視線所及之處清涼透徹,是完全與晨曦福利院相反的感受。
蘇萦懷根據行政樓示意圖找到院長辦公室,門虛掩着,他輕叩兩下,裡面有人說:“請進。”他推開門,裡面已經坐着兩個人,正在侃侃而談。
一個看起來約莫四五十歲的女性,穿着簡單不失風範,她坐在單人沙發上,正對着門口,見到蘇萦懷點了點頭,氣質和藹,笑容親切:“你是?”
“你好,我姓蘇,東城雜志社的采訪員。”蘇萦懷回以同樣的禮貌,自報家門。
另一個穿着POLO衫的男人聞言立刻起身,轉頭的瞬間他的眼中劃過一絲驚豔,很快又被隐藏起來。他快步走到蘇萦懷跟前與他握手:“蘇先生,你可總算來了。”
蘇萦懷大概猜到這人的身份:“孫先生,你好。”
孫先生如同他的聲音一樣斯文,戴着一副眼鏡,乍一看可能覺得他有點年紀,實際從皮膚狀态上看很有可能是個年輕人。
他帶着蘇萦懷坐到另一側的長沙發上,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們剛才聊到的蘇先生,待會由他來負責采訪。”
緊接着他側身對蘇萦懷,手朝主位上的女性,耐心解釋道:“這位是吳院長,福利院的院長。”
蘇萦懷主動與院長握了握手,院長從旁邊的茶具盤中拿出一個茶杯,倒了一杯茶給蘇萦懷。
三人在辦公室寒暄了好一陣,蘇萦懷工作不久,這種場合應對起來有些棘手。還好在蘇萦懷快要撐不下的時候終于結束了這場戰鬥。
“既然已經到齊了,那我們就準備準備采訪吧。”吳院長起身,把蘇萦懷和孫先生引到旁邊的一個休息室。
休息室不大,但環境優雅,有綠植和一些擺件,非常适合做視頻采訪,可惜,今天他名義上來意并不是這個。
“采訪中全程我會用錄音筆錄音,吳院長介意嗎?”蘇萦懷例行問道。
吳院長和氣道:“當然不介意。”
蘇萦懷與吳院長隔着一張圓桌面對面坐着,孫先生隻是負責旁聽,于是找了個相對舒展的地方坐下。他剛坐好,就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照。
蘇萦懷知道他們這些單位裡的人,工作拍照是家常便飯,不拍反而不正常,因而他沒有出言阻止。
他從文件袋裡拿出一隻錄音筆和一個筆記本,打開錄音筆的開關,放在桌子中央,接着擡眼看向吳院長,确認道:“那我們開始吧。”
吳院長颔首。
“吳院長,方便介紹一下您當時在晨曦福利院的職務嗎?”蘇萦懷攤開筆記本,手中的筆輕點白紙,一副随時要記錄的模樣。
吳院長歎了口氣,她微笑着,目光深遠,似是沉入回憶之中:“我當時是辦公室主任,說是主任,其實辦公室隻有我一個人,主要負責行政上的事務。那時候福利院的孩子比我剛進去工作那會少很多了,所以後來再也沒招過人進來。”
人手不足。
蘇萦懷在内心默默記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