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忽然問,“喬喬,在學校裡有談戀愛嗎?”
自從她上大學,這個問題幾乎成了每次見面的必答題。
覃朗笑着給她酒杯裡倒紅酒,“喬喬還小呢。”
“怎麼,是不是你不許喬喬談戀愛?”姨媽揶揄他,“姐夫,你這思想可有點古闆了啊。”
“吃菜都堵不住你的嘴是吧?”
姨媽揪着話題不放,“現在就要你一句話,你同不同意喬喬談戀愛?”
覃喬看姨媽這架勢,憋着笑,給旁邊的奶奶夾了兩隻蝦。她最喜歡聽長輩們高談闊論,尤其是男長輩們,談論國内外大事,比看電視連續劇還精彩。
這時,廚房的移門嘩啦一聲推開,楊淑華端着一盤紅燒魚走出來。
覃朗趕緊迎上去,接過盤子放到圓桌上。
楊淑華解下圍裙,笑着接過話茬,“我和你姐夫可從沒幹涉過喬喬的感情問題。隻要她開心,我們做父母的就支持。”
覃朗拿起椰汁,往楊淑華面前的杯子裡倒,倒了七八分。
放下椰汁,他說,“喬喬還小,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感情的事,順其自然就好。”
姨媽卻不以為然,啜一口酒,“姐夫,你這就不對了。喬喬都大二了,談個戀愛怎麼了?再說了,出國留學,說不定還能找個外國男朋友呢!”
小姨插話進來,“我們喬喬可是名牌大學生,将來說不定還要讀個世界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呢。現在找什麼找,以後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會遇到更好的。”
姨媽不認同,反駁道,“那可不一定!感情這種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覃喬被夾在中間,哭笑不得,趕緊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到姨媽碗裡,“姨媽,您多吃點,别光顧着說我。平平哥哥呢?他今年帶女朋友回來嗎?”
平平哥哥今年二十六,從他大學畢業後,姨媽就給他張羅着相親,奈何平平哥哥哪個都看不中。
覃喬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
奶奶拿起裝了果汁的酒杯,笑眯眯地打圓場,“好了好了,喬喬的事讓她自己決定。咱們啊,就祝她前程似錦,平安健康!來,大家一起碰一杯!”
大家笑着舉杯,這頓飯在熱鬧溫馨的氛圍下結束。
覃喬陪着父母收拾餐桌,快要完成時,楊淑華把她叫到書房。
楊淑華從身後的櫃子裡拿出一張存折,翻到餘額那一頁,遞給她,“喬喬我和你爸爸呢,從你出生起就為你存了一筆錢,到今天為止,有七十五萬。”
覃喬看到這一長串數字,很多個零。
“你不用擔心這不是家裡所有的存款,這張存折裡的錢是專門為你存的。”
覃喬懂楊淑華給她看存折的用意,就是讓她出國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她眼前微濕,已看不清存折上的數字。
“還有啊,如果有機會能出國讀研,一定要把握住,知道嗎?”楊淑華摸了摸她的頭發。
覃喬擡頭看她說,“媽媽,其實.....國内大學也很好。”
“當年媽媽中專畢業時,全班隻有一個人分到外彙券崗位,就因為她會ABC。”楊淑華笑笑說,“出國不見得比國内好,但媽媽就想你能去看看。你記不記得你初二那年,吃了一學期的幹糧,就為了買那個複讀機。不是老師後來告訴我們,我們都不知道。你啊還騙我們說你每天跑步減肥。”
覃喬難為情地笑出聲,“我.....”
“媽媽那時候就知道咱家寶貝心氣高,遲早要飛出去的。”楊淑華頗驕傲地道,“但媽媽絕不是給你壓力,如果你實在不想去也沒事,這錢就給你留着當嫁妝。”
“什麼....嫁妝啊。”覃喬眨着濕漉漉的眼睛,“媽媽我才不要結婚。”
這句話還被剛推門進來的覃朗聽到,覃喬耳根子更紅了,覃朗邊往裡走邊說,“我告訴你啊,二十八歲不結婚,我們就不養你了啊。”
覃喬孩子氣地跺了兩下腳,“爸爸,哪有你這樣的,你說二十八就二十八啊?”
覃朗到她身邊,摸她頭,“但說真的,學習固然重要,人生大事也很重要。”
楊淑華過來拿走她手裡的存折,“别說了,現在讨論這個還為時過早。”
“媽媽說的對。”覃喬附和道。
覃喬這次回來直接在江市過了年,覃朗放假早,這幾天兩人常常去超市、菜場、商場購買年貨。
覃朗有一輛桑塔納,交給她開了,覃喬高中畢業學的車,每個寒暑假她都會拿這輛車練手,用覃朗的話說,辛辛苦苦考出來的駕照,不能荒廢。
“喬喬,等你讀完書,爸爸再給你買一輛車。”覃朗靠着椅背,雙手墊在後腦勺後面,微阖着眼,神情很是惬意。
覃喬熟練地打着方向盤,通過紅綠燈,左拐進大馬路,“我想自己賺錢買。”
江市屬于二線城市,整座城市被長江半包圍,高樓大廈不多見,他們這兒的地标建築是四十層金融大廈。
路上車不多,可以說很少,覃喬開得很順暢。
覃朗坐起來點,“行啊,有想法是好事。”
一周後到了年二十八,楊淑華終于放假了,覃喬的護照和簽證也這天發下來,還是由覃喬開車,他們一家三口去鄰市買新年衣服。
一進一出,三千大洋沒有了。
每次過新年,基本上都是從年三十吃到年初八,覃喬感覺自己身子都重了,上稱一稱漲了五斤肉,突破了九十五大關。
初十,她拖着行李箱踏上去瀾川的火車。大清早出發,到深夜十點才到達。
在宿舍歇息了一天,覃喬外出閑逛,逛到了大學城商區廣場。她不自覺地朝陳嘉樹那間店鋪的方向望,即使根本望不見。
沒有别的意思,就像你經常去一家店吃早餐,某天店突然關了,每次路過時還是會習慣性地瞥一眼,隻是單純的懷念而已。但随着時光的流逝,這種習慣會慢慢淡忘——可能是三個月,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年。
更疊是必然的。
正月十五,她出發前往Y國,開始為期半年的交換生生活。
她望着舷窗外如棉花般蓬松的雲層,滿心期許,這半年應該會很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