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理解您的心情,我們會盡力幫您反映問題。”覃喬蹲下去,打開錄音筆,按了去噪模式,靠近這位阿姨的嘴唇,“請問您買房多久了?當初承諾的交房時間是什麼時候?”
這邊采訪結束,覃喬又見一位老人被保安推的摔倒在地,她跑過去俯身正要攙扶,一隻手攥住了她的袖子,文唐制止道,“别動,拍下來,這是證據,你去扶她,畫面就沒了。”
攝像師立即上前拍下來。
他們到的早,等其它媒體陸陸續續也跟着到場,他們的采訪也已接近尾聲。
“孩子多大了?”覃喬正在采訪一位抱着孩子的奶奶。
奶奶整張臉淚水斑駁又粘滿泥塵,兩道法令紋成了深黑色,分不清本來面目。
懷裡的嬰兒小臉上戴着口罩,睡容倒是安詳。
她本能地摟緊孩子,“八個月……我們買房的時候,他還沒出生。”
覃喬沒有立刻追問樓盤爛尾的事,而是從背包側口袋裡掏出一包紙巾遞過去。
“這是給孩子買的房?”
這句話像開啟洩洪閥門的鑰匙,奶奶眼淚再次決堤,“給我家孫子買的,現在房子沒了錢也沒了。”
嬰兒這時候也“哇”哭起來,奶奶顧不上自己的眼淚,抽泣的哄着孩子,“團團,不哭不哭,一定有辦法的。”
這是第三位受訪者,每個人都是淚流滿面,隻因為對老百姓而言,大幾十萬的購房款,就是他們的血汗錢,可能兩代人也有可能是三代人才積攢下來的。
“姑姑!”一道熟悉的聲音闖入進來,清朗溫和,仿佛喧嚷都被他打斷。
覃喬扭身,微擡眸。
陳嘉樹的目光垂落下來,在見到她時,瞳眸微顫,有一瞬慌張,倏忽既逝。
慌張.....
覃喬清楚記得他前天半夜不知抽什麼瘋,給她發了條信息——[覃喬,你以後還是少來我這裡,傳出去不是很好。]
傳出去?傳什麼?怕誰知道?
她氣得一整晚沒睡好。
“嘉樹,我的房子沒了......”奶奶的哽咽在看到陳嘉樹後轉為嚎啕大哭。
陳嘉樹走上前,“奶奶和姑父都在找你,我們回去再說。”
“我的房子.......我的房子......”
錄音筆還在記錄,覃喬就這麼專注的看着陳嘉樹,他緩慢側眸。
兩兩對視。
這大半年,她和陳嘉樹維持着一種心照不宣的和諧——周末去他店裡幫忙,打烊後一起擠公交或她載他回家,偶爾吃頓夜宵。她送他粽子、水果、奶茶,他照單全收,卻從不越界。
兩月前,張爽悄悄問她,“是不打算捅破這層窗戶紙嗎?”
是,她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而且這樣的相處方式挺好的,像朋友又比朋友融洽,有種恰到好處的方寸感。
可前晚那條短信像盆冰水澆下來。
她沒回,也沒像從前那樣追上門讨說法。
或許人的想法随着年齡再改變,也或許上班本身就挺累的。
“小覃!”文記者隔老遠在喊她,“走了!”
*
外出回到台裡,坐到工位上已經下午兩點。
覃喬在電腦上整理今天的素材,她講錄音内容寫成文字稿,再将音頻剪輯另存為,另做他用。
包裡的手機“滴滴”兩聲,覃喬拉開拉鍊取出,打開翻蓋查看。
陳嘉樹[前天是我胡言亂語,我點了十五杯奶茶,馬上就送到,給你賠罪。]
新聞部半邊隔間有十五個人,之前陳嘉樹路過省台,給她發信息問她要不要喝奶茶,她想請其他人一塊喝,就麻煩他買十五杯,陳嘉樹服務周到的給她送到門衛室。
都過了這麼久了,還記得人數呢,陳老闆的腦袋确實好使。
覃喬摁鍵回複[感謝陳老闆,我現在下來。]
她一路小跑到門衛室外,比陳嘉樹早到一步。
遠遠看他往這兒走,覃喬走上去,問,“你沒開車來?”
陳嘉樹抿出一絲笑,“今天不想開車,下午坐公交車一點不擠。”
他一手拎一袋奶茶,覃喬接過去,還有點重,手臂往下一沉。
她擡眸,瞧着陳嘉樹臉色不大好,眼下泛着淡淡的烏青,眼白裡爬着幾縷紅血絲,整個人透着一股熬夜後的倦意。
“昨天你不會是喝酒了吧?”
陳嘉樹嗯聲,倒是誠實。
“陳老闆酒品不好,少喝點酒。”她笑着揶揄,拎着奶茶轉身,“走了,明天見。”
就在她到門衛室門口時,陳嘉樹在她背後喊她。
“覃喬。”
聲音不高,卻讓她駐足。
她立刻轉頭,“怎麼了?”
他站在原處,陽光正好落在他的頭頂,清水般的光在他烏黑的發梢流淌。
“沒什麼”他頓了頓,“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