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江南酒樓經營日常 > 第23章 建隆寺拜佛與蘿蔔絲油墩子

第23章 建隆寺拜佛與蘿蔔絲油墩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梁照兒将茶泡飯端了上來,茶葉用的是龍鳳團茶,淺褐色的茶水剛剛沒過米飯。她隻放了一點鹽,米飯帶着的鹹味。切好的鹹菜絲堆疊在頂上,還撒了些蔥花和芝麻。

蔡宣季嘗了一口,贊道:“齒頰留香,我瞧着跟龍肝鳳髓比也不差。”

梁照兒笑着說:“吃也吃了,現可說來此有甚麼事了罷?”

“相識一場,無事便不能登你這三寶殿了?”蔡宣季滿臉的失落,眼角微垂,“快到了年關處,我也該回去了,今日是來辭行的。”

梁照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回家呀?”

“家麼?也算是罷。”蔡宣季聽見這個字眼,嘲諷地勾起嘴角,嗓音懶懶。

梁照兒記着蔡宣季家也算殷實人家,便從櫃子裡拿出兩包核桃酥遞到他手上,“帶回去吃罷,年節裡愛串門子,拿些糕點待客。”

蔡宣季望着油紙包好的核桃酥,内心一陣竊喜,正搜腸刮肚想些俏皮話讨梁照兒歡心時,不料她又補上一句:“到時有人說好吃,替我宣傳宣傳。”

“......”

他無奈地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會幫忙宣傳,又道:“了元大師不日便要回汴京,明日會在建隆寺開最後一場法壇。”

梁照兒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自打她穿過來,先開始便是跟着舅舅舅媽種地,曬得烏漆嘛黑,接着又是被賣進伺候崔老爺,如今又忙着自立謀生,還未出去閑逛過。

她回說:“既如此,明日我同燕環她們也去瞧瞧,趁你未走也好替我介紹一番建隆寺的淵源由來。”

免費的寺廟講解不用白不用,梁照兒還記得她去其他寺廟旅遊時租的随身講解還要五十塊錢一小時呢。

又說任家那侍女回了冶春巷,隻見任家黑色大門緊閉,檐下挂着兩隻白燈籠,門口站着的兩隻石獅子略比尋常的寬一寸,顯得有些橫行霸道。

侍女打了個彎從南側小門進去,門房的小厮見她回來便讪笑着說:“金钿你回來了,主君和大娘子還有桃姨娘在前頭主院裡等你回話呢。”

金钿皺了皺眉頭,嫌惡地看了一眼那小厮,不耐煩道:“知道了。”

她神情忐忑地進了主院的門,打了簾子進去。桃姨娘見她回來,手裡還攥着杭綢手絹就連忙起身道:“可尋到了人?”

金钿搖了搖頭,細聲道:“如今快到年節,那些食肆一聽是......都不肯做。”

桃姨娘聞言尖聲道:“你說這些何苦來哉?”

說着她便跪在任老爺面前,哀哀切切道:“金钿雖是大娘子身邊的女使,可對五郎的事情這般不上心,主君可得替妾做主。”

任老爺臉色不虞地望向金钿,任家大娘子周氏掀了茶盞,淡淡道:“我還要如何的上心,衣服命繡房的丫頭們加班加點地趕制出來,棺材也先挪了預先給老太太備下的緊着五郎先用。”

桃姨娘一噎,周氏乘勝追擊說:“若是有不周到之處,還請桃小娘見諒,咱們宅子裡頭哥兒姐兒都還算康健,我也是頭一遭經白事,沒甚麼經驗。”

這話聽得周氏身邊的侍女忍不住抿嘴偷笑,想着任老爺在一邊才奮力止住。

桃姨娘氣得想上去抓爛周氏的臉,周氏居然敢明目張膽地拿自己兒子早夭的事做筏子,這可是她心底最痛之處!

“主君,怎麼說五郎也是您的兒子,年少早夭已是可憐,如今卻連喪儀也不規不整。”桃姨娘在地上連磕了好幾個頭,白皙的額頭留下兩塊紅印。

周氏補刀:“不足七歲而殇為早夭,你兒子都有兩個七了,純屬自己作死。”

任老爺哪裡舍得看自己心尖尖上的桃姨娘受辱,對着周氏嚴肅道:“好了,你身為主母怎無半點容人雅量?”

周氏見狀側過頭去不再作聲。

桃姨娘見狀一抹眼淚,得意道:“妾身有一念頭,不如去燕來樓訂,那裡東西又貴重又體面,擺出來也給主君長臉不是?”

“人蠢就少說話,激得旁人罵你才好!”任老爺雖喜歡桃姨娘好顔色,可她到底不及周氏正經人家出身來的明事理。

燕來樓乃是官家正店,去這樣的地方訂陰婚用的喜餅豈非自己活膩了去尋死?胡縣尉曾透過口風:據說這位新上任的韓知州最厭煩這些怪力亂神之說,他總不好上去觸黴頭。

“城中其他食肆就無一人應下?”任老爺緩了口氣又問道。

金钿回說:“卸鹽巷原有一家食肆應承下了,可後來不知怎得又反悔了。”

任老爺眯起眼睛,不悅道:“你沒告訴店主人,你是任家人麼?”

金钿連忙道:“奴婢說了,那娘子還是不願。”

冬雪飄落,紅牆黛瓦和飛檐鬥拱皆恍如身披白衣。古刹與松柏相依,偶有幾聲梵音傳來,此外建隆寺再無其他嘈雜聲音,靜得出奇。

梁照兒問:“采荞今日不來是有甚麼心事麽?”

燕環擺了擺手道:“她能有甚麼事?不過是她男人不肯她出來,拘着她在家侍候她男人罷了。”

二人一齊攀山而上,梁照兒的繡鞋踩在薄雪上發出“嘎吱”的響聲。

還未到古代時,梁照兒便好奇冬日雨雪之時,古人腳踏布鞋不會被沾濕嗎?今日一試發現确實會沾濕。

梁照兒穿了一雙素布鞋,在鞋底充了不少蘆花和棉絮保暖,在雪地上一走,鞋頭處滲進雪裡濡濕了一大片。她甩了甩右腳,鞋頭的水漬沾到了襪上,五個腳趾頭都凍得有些發癢發脹。

“雪地難行,要不在此處歇歇?”燕環瞧出她的窘迫,問道。

梁照兒搖了搖頭,歇再久也無法改變布鞋本就容易濕的特性。何況此處正在半山腰,索性一氣上去到寺裡再歇息。

她好奇地問道:“燕環,你的鞋襪沒濕麼?”

燕環白了她一眼,“肯定濕了呀,不過較你的來瞧好些。”

說着,燕環将裙子撩上去了些,露出一雙繡着梅花紋的弓鞋。那鞋尖微微上翹如同彎弓,鞋幫低淺窄小,好在底厚。

“這是?”梁照兒從未見過燕環的腳,如今一見比她的足足小了一圈。

燕環無所謂地擺擺手道:“先前翠袖坊一位有錢的恩客偏好小腳的姑娘,媽媽為了掙他銀子便給我們這一片姑娘們都纏了足......好在我年紀大,腳已經定了型,纏不得多小,便叫放了。那些年歲小些的,才是可憐。”

梁照兒擔憂道:“那你還走得動麼?”

燕環在梁照兒面前蹦跳了幾下,又圍着她轉了個圈,“當然,你好容易閑下來,今日定陪你将這建隆寺看個遍。”

“傻氣。”梁照兒嘴上嗔怪,内心卻湧過一陣暖流。

二人牽手一齊上了山,建隆山并不高,大約兩三百米,小半個時辰便能上去。蔡宣季在建隆寺門口候着她二人,見梁照兒來了便立刻上前問道:“總擔心你出了甚麼事,我上下兩趟怎麼沒瞧見你們人?”

燕環仔細打量了蔡宣季一眼,她在風月場裡見慣了世面,隻一眼便瞧出蔡宣季絕非凡胎。

她笑着說:“哎唷,這位郎君倒是個體貼人兒。”

蔡宣季轉而朝向燕環行了個禮,互相介紹後便帶着梁照兒和燕環朝裡頭去。建隆寺如今在打禅七,早晚課都停了,僧人也不必出門勞作,故而外頭除了往來上香的信衆便很少瞧見佛寺中人。

轉身進了一間僻靜的禅房,有一小沙彌正在裡頭打掃衛生。蔡宣季瞥了一眼梁照兒沾濕的裙角,又道:“在此稍後某片刻。”

他拎了一雙圓頭羊皮鞋進來,放在桌上,“娘子将這鞋換上,也能舒适些。”

蔡宣季怕燕環懷疑他别有用心,又補充道:“原是買了給家中小妹的。”

燕環笑嘻嘻地看向蔡宣季,說道:“你們讀書人有個成語是怎麼說來着……什麼好大一張?”

蔡宣季答道:“出口成章?”

燕環搖了搖頭,“倒不是這個。”

“莫非是順理成章?”梁照兒試探道。

燕環依舊搖了搖頭。

蔡宣季忽然被激起了勝負欲,口吐珠玑:“雜亂無章、斐然成章……”

“欲蓋彌彰?”梁照兒問道。

燕環笑道:“正是這個了。”

梁照兒見自己比蔡宣季先答出來,忍不住暗自叫好。燕環一臉無奈地看向梁照兒,心道也不知道這丫頭是真傻還是假傻。

“可我穿了你妹妹的鞋,是否不大妥帖?”梁照兒問道。

蔡宣季心道本就是給你的,哪來什麼妥帖不妥帖一說?卻仍和煦地笑着說:“這倒無妨,有句俗語說……”

“救急不救窮!”梁照兒喜滋滋地搶答。

燕環瞥了那鞋子一眼,又對着蔡宣季道:“還不快轉過去。”

蔡宣季立刻轉了身過去,隻聽得背後一陣窸窸窣窣,梁照兒小聲道:“……這裡有些小了,得擠擠。”

男人或許總對大啊、小啊之類的詞比較敏感,蔡宣季幾乎條件反射般地回頭問道:“怎麼會小呢?”

他不知道梁照兒雙足的尺寸,還特地問那鞋鋪的店主人要了稍大一些的。

見蔡宣季轉了身,二人異口同聲罵道:“轉回去!”

蔡宣季連聲抱歉,悻悻地轉了回去。

等了片刻,鞋換好後梁照兒才說:“今日做了些蘿蔔絲油墩子帶來,郎君可要嘗嘗?”

她掀開竹籃裡的白布,裡頭擺着幾隻橢圓形的油墩子,外皮經過油炸酥脆可口,内餡是蘿蔔絲、河蝦和香蔥制成的,清甜鹹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