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勝天半子 > 第8章 相逢敬安(一)

第8章 相逢敬安(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京觀前腳出了崇明殿,後腳封他為定遠将軍的诏書就傳遍了整個南魏。

在這之前,許多人都等着陳京觀領兵反叛,或者蕭霖杖殺逆賊,如今的局面于百姓是好的,可于剛剛和陳京觀在崇明殿前擦肩的人而言,卻不算稱心如意。

蔣铎離開崇明殿後并未走遠,他推脫開了内侍的逢迎,轉頭去了威岚坊。不過沒有意料中的阻攔,那封從書房裡傳出來的诏書順利地進了通政司,然後加蓋了兩枚玺印。

陳京觀不知道崇甯是何打算,她又與蕭霖有何博弈,但此刻的他也并不在乎,他此番的目的達到了,無論是福是禍,隻要他能夠接近,就總有尋到真相的那一天。

……

路過阙州城門,陳京觀遠遠看見了夏衍,微微彎了腰向他示意,那小孩畢恭畢敬地對着陳京觀行了參拜禮。

不遠處,一個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距離守城士兵不足百米的地方來回踱步,看陳京觀騎在馬上走過來,便似無意地嘟囔着:“天寒地凍,再吃不飽飯,這個年不好過。”

老人沒等陳京觀反應,貼着牆邊就走,而陳京觀行至城門口時,忍不住回頭看了看那個佝偻的背影,他本打算先回雍州再出發去敬安山,此刻,他有了新的主意。

“平海,你說今年的年我們倆都不回去,平蕪是不是要鬧了?”

平海輕笑了一聲,“師父在,他不敢。倒是咱們趁着年關打過去,敬安山那剛好沒什麼戒備。”

平海對陳京觀的話心領神會,陳京觀沒再說話,等兩人出城時,門口的平遠軍已經列隊整齊等候命令。

剛才的聖旨并沒有改變平遠軍對陳京觀的态度,反而陳京觀在他們眼中看到了欣慰。

或許對于他們來說,自陳京觀許了他們出軍戶,又帶着他們為百姓東奔西走地尋糧,那時他們便認下這個少将軍了。

其餘的,以前與他們無關,現在亦是如此。

“今年的年回不去了,咱們直接去敬安山,去會一會鼎鼎大名的穆氏兄弟。”

那穆氏兄弟占下的敬安山,處在南北兩國的交界,北接淩州,南鄰廊州,更重要的是,南魏最大的運河從敬安山起,引了泯川江的水直達阙州,讓阙州全城百姓的糧走水路,是唯一能在年關前到達阙州的方式。

“師兄,敬安山上山隻有一條路,為保險起見,我們要等着援兵過來。”

陳京觀與平海拿着地圖,看着平海畫出來的那條線,又往平海落筆處看了看,“我們走昌安營,在他們發現之前,先抓了他們的人。”

平海沒有應聲,但陳京觀察覺出他拿着地圖的手顫了顫。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我不會重蹈覆轍,我們隻借道不借兵。”

十幾人的隊伍開始慢慢向前挪動,陳京觀喚來了隊尾的信差,“快馬加鞭,一封親手交給陸小爺,另外一封交給董将軍。”

……

幾天後的平州陸府。

“哥!我的好哥哥,這次敬安山剿匪就讓我領兵吧,你在我這年紀都打下東亭一座城了。”

陸栖野從出了軍營就跟在哥哥屁股後面念叨,身材高大的他套在昌安營的盔甲裡滿是十七歲的意氣風發。不過就憑陸家的名号,他陸栖野隻要不謀權篡位,陸家定是能保他一生繁榮。

“你在昌安營待了多久?三年?我能讓你帶他們出去,可那些賣命二十餘載的叔叔伯伯們能聽你的?”

陸栖川脫下剛剛訓練完濕透了裡衣,接了井水直接澆在自己身上。雖是北梁十一月的冬,可他依舊保持着父親平日的習慣。

“我明明十二歲就要入營的,可你和父親偏不許我,哥你也是十二歲去的!”

陸栖野還是跟在陸栖川背後絮叨個不停,不過他有眼色,看着哥哥洗完,順手遞上了帕子。就是還沒等陸栖野再張嘴,陸家主母方荔就從後堂走了出來。

“栖川,别學你父親,這個天斷不能再直接用冷水洗了。還有你,”方荔替大兒子披上衣服,轉身就在小兒子頭上敲了一下,“你兄長每日練兵任務繁重,你怎麼不直接找你爹?你就慣會挑軟柿子捏。”

陸栖野被拆穿了,有些心虛地笑着,撓着頭試圖換了個人唠叨。

“娘,就一個小小敬安山匪患,哪裡需要哥去。再說了,我也就是個在旁輔佐的,主要的事還是要京觀去做。”

方荔聽到這個名字,手裡折帕子的動作頓了一下。

說起陳京觀與陸栖野的相識,還多虧了方荔。

當時陳京觀跑到平州來募兵,在昌安營門口一待就是半個月,每日也不做别的,就盯着那些剛剛出了現役的士兵,跟着他們在茶鋪聊天,幫他們去家裡做活。

久而久之,方荔撞見他的次數越頻繁,她心裡的疑慮也就越重。

有一日她特意選了個便于觀察的位置,隻瞧見陳京觀坐在茶攤點了一份茶點,雖說他周身沒什麼能顯出貴氣的東西,可他飲食時的動作,斷不像是生在窮苦家的。

後來董輝的期役到了,他在軍營裡對陸栖野多有照顧,陸栖野便将他一路送到了門口,而陳京觀找借口撞上了出來的二人。

也算是不打不相識,陸栖野本就聽了母親的描述覺得此人形色可疑,如今正中他下懷。他裝作是同董輝一同退役的,一路和陳京觀跟着董輝回了家。

董輝的兒子幾年前都定口匪患的時候被箭射下船沒了,按照軍戶制的規定,早就退役十幾年的董輝又替兒子進了軍營,而他對陸栖野的照顧,也是因為那時兒子與陸栖野相交甚好。

如今董輝家中隻剩他一個人了,陳京觀走進那極其簡單的宅院,能看到的隻有主廳裡擺着二十三個排位。

從北梁建國,曆四代,他董家為北梁付出了二十三條命。

那也是陸栖野第一次去董輝家中。看着眼前的瑩瑩燭光,他看不清董輝臉上的表情,卻看到了陳京觀臉上那一層說不清的肅穆。

那一晚,董輝講了自己跟着陸晁從益州打到汝州,再連取朔州和遙州,最後把軍旗插在了東亭都城濟州皇宮門前的故事。

他是董家活得最長的軍士了,可最後,還是逃不過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