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來到沛縣後,将糧草入庫,現在是冬天,劉邦招了很多流民入伍,加上沛縣的老人,此番軍隊有數千人,寒冬臘月的打仗,他們衣物太單薄。而劉邦開始了炫技,他帶人去了前線,章邯來打項梁,還未穩之時,被他偷襲了糧草,運回了沛縣。
而魏倩帶來了紡織機,這在這時代是個王炸,提前了千年的東西,呂雉一眼就看出了價值。穿越者必拿出一鳴驚人的東西,這個時代的布很稀缺,先秦很多窮人一家都隻有兩三套衣服,誰出門誰穿出去。楚漢更沒好到哪去,為什麼參軍,還不是有衣有食?
“這……”呂雉試了試,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呂雉常年紡布,她自然知道這代表什麼。
“魏女有大功德,此物一出,沛縣再無饑寒而死之人。”
呂雉反反複複摸着紡織機,她第一想到的就是沛縣上下,衣裳有落,畢竟這是戰時,後勤衣物可太重要了。
等過了危機,還可以紡織多的拿出去賣,婦人就多了糊口銀錢,這實在是是好物,魏女郎說拿出來便拿出來,真是聖人君子之心。此物推廣,百姓衣食有着。
魏倩弄出來的,是明代的提花機,也是人力的,但比起秦漢時期踏闆織布機,又要方便且有效太多了,她也不能太逆天,此時的劉邦還兜不了底。
“此物推及天下,萬民歡顔矣。”
魏倩聽了百味雜陳,呂雉想當然了,東西再好,也要看當權者當不當人,大明紡織業那麼發達,還有綿花,土豆玉米,照樣有大量凍死餓死的人。
但漢初什麼都沒有,呂雉都做到天下家家有其田,百姓安居樂業,衣食滋殖,天下晏然。她是優秀的統治者,自然不懂昏君的昏。
“夫人覺得有用就行,咱們得動起來,婦孺在後面為将士衣食準備,有了紡織機,正好能快些。”
“是啊,我這就叫陳工匠帶人多做幾台,讓人給他鋸木頭去。”
呂雉動員起了沛縣的婦孺,寒冬大家都無事,陳工匠照着做了幾十台,曬麻搓絲,都忙活了起來,怎麼着讓人拼命也得讓人穿暖啊。
魏倩帶着人也忙活了起來,她記得沛縣有煤有鐵,這個時候兵器主要是鐵器,但煉鐵術并不高級,有的工藝也握在秦宮。但魏倩會啊,她弄爐窯冶煉,并不是唐宋時的鋼鐵,也沒那個條件,她就弄蜀漢時期蒲元的镕金造器。
蒲元,是三國時期兵器制造的巨匠,以其非凡的技能和創新方法聞名于世。
他不僅精通金屬熔煉與器物打造,更在兵器制作上獨樹一幟,其工藝遠超常人。
在陝西周至西南的斜谷口,蒲元運用先進的炒鋼技術,為諸葛亮精心鍛造了三千把鑄刀,這些刀具憑借獨特的淬火技藝,成為了戰場上的神兵利器。
淬火過程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着深厚的技藝與經驗。劉瓊用上蒲元的辦法,讓人将打制好的鋼刀置于爐火中燒至通紅,随後迅速投入冷水中,讓刀刃經曆急劇的冷熱交替,如此反複數次,使鋼刀逐漸變得既堅韌又富有彈性。
淬火并非易事,火候的把握、冷卻的節奏以及水質的選擇都至關重要。若淬火不足,刀鋒則無法達到足夠的硬度,易于卷刃。而淬火過度,則會使刀鋒變得脆弱,容易折斷。
唯有恰到好處的淬火,才能賦予刀具“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神威,這正是蒲元所鑄造鋼刀被譽為“神刀”的原因。在當時,蒲元所打造的鋼刀成為了人們交口稱贊的武器。
在她一遍遍試驗的時候,劉邦率兵支援楚軍。
在劉邦奔去偷襲章邯的時候,魏倩就在淬火镕金,劉邦回來後聽聞她在煉鐵造刀,心神大震,當他拿起魏倩所作的神刀時,手裡的赤霄都不那麼香了。他覺得魏倩不愧是他的姜子牙,武王都沒他這樣的幸運,畢竟姜子牙也不會冶鐵啊。
而魏倩也拿起了他的赤霄劍,看這把千古名劍。記載高帝斬蛇劍,劍鋒寒芒畢露,果不其然,是把好劍,劉邦好不容易平複了心情,就看見他的姜子牙拿了他的赤霄劍。
魏倩對上劉邦看過來的眼睛,“這就是沛公的斬蛇劍嗎?”
“正是。”
“沛公這劍是何人所造?真乃神兵利器!”
劉邦哈哈一笑,“女郎所造,才真是神兵利器也,”他還真想不起來這把劍怎麼來的了,“記得始皇三十四年,我在外出遊,那年始皇焚書坑儒,天下皆驚,我在野外睡了一晚醒來這把劍就在我懷裡,銜有寶石,上有赤霄二字。”
“?”你在跟我說什麼神話故事?
“真的,這把劍自此就在我手上,那年許負看見,說我是天下貴人,說我日後有龍蛇之變,必為真龍。”
他見魏倩不信,開始說起往事,“我在幼時,我父就說他看見一龍,盤在我娘身上,後我就出生了,這事啊在沛縣人盡皆知。”
他見魏倩還不信,于是繼續講事實,“後我躲入芒砀山,裡有洞穴,裡面的空間足有兩間房屋大小,洞前雜草叢生,古木參天。當時始皇還活着呢,說東南有龍氣,秦軍來芒砀,未傷我與弟兄分毫。娥姁來尋,說我在的地方,必有祥雲,因此尋到我。”
魏倩擡頭,居然真看見天上雲朵在正上方,6。
劉邦看她神色,少女藏不住事,什麼都寫在臉上,他哈哈大笑,“我自去到哪裡,不論酒家客棧,就算原本冷清,我入其中,沒一會便人潮湧來,那些掌櫃,我去哪他們都免單。”
那不是顔控帶動的嗎?畢竟劉邦年近半百仍是個帥叔叔,年輕時肯定非常顔值在線,這個時代尿性追逐過去一起吃個飯簡直不要太正常。而且劉邦基因往下七代出了五個明君,海昏侯的墓出土都是180往上。
魏倩開始生氣,她并不是運氣好的人,所以她讀書非常刻苦,因為書本從不需要運氣,但對劉邦這種歐皇,非酋表示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