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居。
“阿嚏——”
羅惜然憋了許久,終于在跟羅夕年一起給祖母請安時,把噴嚏打了出來。
老太君扶着額的手垂在半空,招呼剛施完禮的羅惜然,“這麼大雪,怎還來了呢?”
說着,略含責備地看向羅夕年,“你也真是,這做兄長的,怎不攔着他點兒,還被他一起扯來了。”
羅夕年兩手籠在袖中,颔首笑道,“祖母教訓的是,是孫兒的錯。”
羅惜然撇嘴上前,将手放進老太君手裡,大驚道,“連二哥哥是被我拉來的,都被祖母瞧出來了?祖母這雙眼還真是火眼金睛呐。”
“莫渾,”老太君拿眼白他,責備中滿是慈愛,拉他坐下後,朝羅夕年伸手,“冷不冷?來,年兒也過來坐。”
嚴嬷嬷聞言,走過去端過榻上的橫幾。
羅家兩兄弟就這麼一左一右坐在了老太君身邊,這一手牽了一個,可魚紋橫生的眼裡突然就又不受控制地泛起了蒙蒙水漬。
“好,好,”老太君把倆兄弟手疊在一起,喃喃道着,“往後這羅家,就靠你們了。”
說着,堵塞的鼻音便出賣了那極力想要掩蓋,一直都沒有奪眶而出的眼淚。
羅夕年從懷裡拿出帕子遞給羅惜然,後一位很有眼色地給老太君邊擦眼淚,邊道,“祖母啊,你就放心吧,我們兄弟倆一定護好咱們羅家。”
老太太輕吸着鼻子,點着頭,從羅惜然手中拿過帕子,長“呼——”出一口氣,緊接着又是一聲歎,閡眼平息了下這突如其來的情緒,再睜開眼時,又是那個慈愛端莊的老太太。
她将帕子遞給已經上前的嚴嬷嬷,拉着倆孫兒的手,又摩挲了一陣兒,對着羅夕年問,“日子定下了嗎?”
羅夕年點頭,“定下了,等星羅下葬後就走。”
老太君“嗯”道,“這孩子也可憐,五歲就進我羅府,如今去了,也确實該好好安葬。”
“放心吧祖母,孫兒都安排好了。”羅夕年道。
老太君又問向羅惜然,“你那邊呢?那死在你院裡的丫頭,楊知縣可說什麼了?”
“啧啧……我就說瞞不過祖母的眼吧?這事兒你又知道了?”羅惜然頗為驚訝地乍舌。
“少貧,”老太君撇他,“這三娘子的丫鬟死在你院兒裡,怎麼樣都得給她個說法。昨兒讓玉兒去伺候,她也沒留人,興許是用不慣咱們府上的丫頭,你若得了空,讓嚴嬷嬷帶你去尋劉阿婆,她做牙婆子多年,讓她留個貼心懂事、聰明伶俐的,送咱府上來,你親自帶人送去長甯苑,也算是賠了罪。”
羅惜然長眉微揚,對上已經盯上他的羅夕年,連“嗯”着點頭,“行,就聽祖母的。”
老太君這才滿意地閡眼。
身後的嚴嬷嬷突然道,“老太太,依老奴看,那事兒還是與爺兒兩位商量一下吧。”
“什麼事兒?還需與我們商量?”羅惜然聞言,率先開口問道。
羅夕年也看向老太君,道,“祖母但說無妨。”
老太君思慮片刻後,吐出一口長濁氣,鼻息穩了一瞬,才道,“其實這事兒從三娘子回生開始,祖母這心啊,就一直懸着。”
老太君看了一眼嚴嬷嬷,道,“去取來吧。”
“是。”嚴嬷嬷見了禮後,就進了隔間裡屋。
老太君道,“你父親與三娘子成婚之前,已經寫好了和離書。”
羅惜然整個僵住,“父親這是何意?”
“你是知道的,你們父親曾被三娘子之父所救,三娘子以入奴籍相逼,他一生向善若水,怎會看恩人之女如此行徑?這才同意與她成婚。”
羅惜然在他二哥的注視下,摸了下鼻頭。
老太君沒有注意到,緩出口氣,接着道,“所以啊,你父親在與三娘子成婚前便起了一份和離書。隻是……”
她長歎一聲,“祖母也不知究竟哪裡錯了。你父親曾說,會與三娘子相敬如賓,可這新婚夜上,他卻是死于床榻之上。祖母是擔心啊……”
老太君沒有再說下去,她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叙述下面的事情。
“祖母是擔心,是沈擇害了父親嗎?”羅惜然問,未待老太君回話,便又道,“這一點祖母可以放心,父親之死絕非沈擇所為。”
“祖母又怎會不知?哪有女子家願意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的。祖母擔心的是,是……”
“祖母放心吧。”羅夕年道,“沈擇與父親之事,孫兒已聽她說過。她與父親并無實名,父親之死,确實另有緣由。”
雖然沈擇沒有親口承認,但那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身子賠進去。
老太君聞言,閡上的眼又有淚出來。
就說他明明說過,他是不會與那孩子發生關系的。這便說明,她那不孝子不是死在那事兒上,确實是死于……
——非命啊!
好幾息,老太君才顫抖着道,“我就知道……”,她強壓着那酸澀的鼻息,緩了下音,“你父親一生為善,這害他之人,真是喪心病狂。”
“祖母你保重身子。”羅夕年皺眉,他将此事挑明,一是昨夜日新已回禀了一些事情;二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一了他就會離開青州。
這件事若是他不在的時候被祖母确認,他怕生出什麼變故,倒不如借此機會親自告予她,也好陪着她,緩解她的情緒。
但祖母還是很堅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