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室的離心機發出蜂鳴時,顧隐宵正把污染數據折成紙鶴。第三十六隻鶴翅上暈染着油污,像垂死的白鹭。謝昀的檢測儀突然報警,顯微鏡下的藤壺切片正滲出熒光液,在載玻片上蝕刻出鲸骨輪廓。
"他們在轉移證據。"謝昀的鑷子尖挑起紙鶴,透過強光燈看見折痕裡的經緯度——指向剛竣工的跨海大橋。窗外傳來貨輪汽笛聲,集裝箱表面的LOGO與化工廠股東名單完全重合。
舊校舍的排水管卡着團油污紙漿。顧隐宵用鑷子展開殘頁,發現是《海錯圖》的鲸類篇章,每個"鲸"字都被替換成"烴"。謝昀的登山靴踢到變異藤壺堆,剖開後露出微型儲存器——裡面是加密的貨輪航行日志。
他們翻進港口廢料區時,月光下的集裝箱泛着屍白。顧隐宵的折紙刀劃開封條,成噸的鲸骨碎塊傾瀉而出,每塊骨面都刻着《千裡江山圖》的坐标。謝昀的檢測儀突然黑屏,骨堆深處傳來心跳監測器的滴答聲。
"有人活着!"顧隐宵的折紙刀被骨刺卡住,謝昀徒手扒開碎骨。昏迷的舉報人胸前綁着傳感器,皮膚下植入的芯片正發送求救信号。貨輪探照燈掃來的瞬間,他們拖着傷員滾進廢油桶堆。
海洋保護社的标本櫃滲出腐臭。謝昀解剖死去的信天翁,嗉囊裡塞滿焦慮症藥瓶。顧隐宵将藥瓶标簽拼圖,發現生産批号與化工廠排污日期吻合。突然有紙飛機射入窗内,展開是匿名威脅信:"停止折紙遊戲"。
他們夜探藥廠排污口時,熒光廢水正在凝結成鲸骨形狀。謝昀的聲呐儀捕捉到加密聲波,轉譯後竟是《海錯圖》的鲸歌篇。顧隐宵的折紙鶴突然自燃,灰燼裡顯露出舉報人未說完的證詞:"跨海大橋墩基埋着..."
防波堤第七塊礁石裂開數據艙。謝昀用鲸骨拼出密碼紋路,艙門彈開的瞬間,成箱的焦慮症藥物傾瀉入海。顧隐宵的折紙刀挑開藥盒,錫紙内層印着神經抑制劑的分子式——與污染水體成分完全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