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汴京美食經營錄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蔡良送的是謝禮,并非賞賜,備禮的小黃門很費了一番心思,給各家各戶送去的都是實用的東西,知道她做吃食生意,送來的都是好茶與好佐料,另外還有的卻不似蔡良手筆。

一隻箱籠裡,堆着兩匹綢、三匹細絹,還有一匹紗,一些金玉首飾,虞蘅憑以前的眼光去看,也能看出來都是很好的東西。

宮裡賞賜,常見的就是這些。

那小黃門也說:“太後念小娘子心地純善,以示嘉賞。”

“……”

虞蘅請那小黃門坐下,“公公吃盞甜水,消消暑氣,再回去。”

這小黃門不過是個内庫打雜的,如何擔得起虞蘅這一聲“公公”?可也沒糾正。

看眼外頭,這會正直當午,熾熱的白日照得人睜不開眼,遠處大地被炙烤出了波痕,翻滾着。

這時候回去,簡直是活受罪,虞蘅能邀他坐下來吃盞飲子,當然好。

阿盼奉上一碗清清甜甜的蜜豆牛乳圓子。

那碗沿還挂着水珠,剛從井水中撈出來的,冰冰涼。小黃門也才十來歲,剛入宮不久,對于這種民間解暑冰鎮的法子以前見得多了,一點也不稀奇。

就見無甚出彩的土瓷小碗裡頭,盛着幾隻白嫩嫩圓子,牛乳湯裡撒了點桂花,聞起來除了桂花香外,還有股甜香,恐怕還放了蜜。

光是瞧見、聞着味兒,那股子夏燥就去了不少,小黃門扔了拂塵慢慢吃起來,在正午的市井裡頭享受半點偷閑時光。

圓子是用江米粉摻了牛乳揉成,吃起又甜又軟,很是耐嚼。也不知這小娘子如何做的,個頭隻有拇指頭大,咬開裡面卻還包了餡兒,赤豆的,口感粉沙,不怎麼甜,但加了蜜的牛乳又恰好補足這一點,愛甜的不愛的都能喝得盡興。

宮裡每日也有供應給宮人消暑的飲子,有時是加了陳皮熬的綠豆涼水、有時是酪漿,無論何種都加了大量的蔗酪,喝下去甜得舌根發膩。

小黃門将一碗都吃盡,抹抹嘴,謝過虞蘅,這才多與她說了幾句。

原來那日金明池偶遇後,蔡良回到岚雲殿,換了身衣裳,便回太後跟前侍奉,次日碰上官家來同太後請安,共進朝食。

蔡良因為有些學識、當過内教博士,在主子跟前很有幾分體面。太後将收錄民間飲食、編撰食單的活計交代給他,官家也是知道的。

官家孝順,知道太後有了春秋,越發有些原先閨閣時候的孩子脾氣,愛吃愛玩,便也很支持蔡良的差事,甚至還給他專門撥調了一批幫手——一群舌頭靈、人也機靈的膳房小太監。

那次被潑皮搶劫,不是恰好,而是他們此前出宮不曉得收斂遮富,被盯梢了,碰上蔡良一人出宮時機,便尋了個僻靜巷子動手。

這是後來開封府審訊那幾個潑皮無賴時,對方自己招供的。

他們當然不知道被搶對方是宮裡頭太後跟前紅人總管,若知道,怎麼敢搶?

一個個都是欺軟怕硬的,被吊在刑架上,鬼哭狼嚎,甚至獄卒還沒怎麼動用招式,就受不了疼痛全招了。

最後都被裴府尹打發去修牢房。

蔡良這輩子分水嶺在十二歲,先時富貴不經世事,後在宮裡待了一輩子,才知曉原來市井不僅有淳樸善良百姓,還有這樣頑劣之人,越發感念當日幸好有虞蘅幾人。

官家體貼他年事高,受此委屈,着實不易,賜了桌上一盤荔枝甘露餅與他吃。

宮中飲食,其實也沒民間想象的那般非山珍海味不可,尤其太後宮中,其實沒那麼多講究與規矩。

她的娘家出身隻是揚州一小地方官員,與其他三妃顯赫的出身相比,幾乎可以說是“寒微”了,先帝在時,她也算不上寵妃,因為幸運誕下了皇子。六皇子性子溫和沉靜,在一衆兄弟中并不顯眼,最後能登基也是因為撿漏。

母子二人一貫的運氣好,是以今上登基後,太後便笃信神佛,認為神明有眼,眷顧他們。

每至年末,太後都會命自己宮中宮人焚香淨身三日,再齋戒茹素一整月。

平日裡,吃的也多是家常飯食。

譬如今日這一桌,從食不過是羊肉饅頭、荷葉餅、水晶包兒與鏡面糕,主食是玉延索餅與薏仁粥,另還有肚子羹、杏酪鵝,因為端午,膳局還呈上了幾隻口味形狀各異的粽子。

太後近來苦夏,滿滿一桌子吃食,隻有那玉延索餅多用了幾筷。

玉延索餅,便是用山藥制成的面條。

詩雲“久緣多病疏雲液,近為長齋煮玉延”,将山藥水浸一夜,洗去黏液,再烘幹磨篩成面。這樣做成的面條,口味清淡,沒胃口的人也能吃上兩口。

用過朝食,官家看太後精神比前幾日要好,便提議:“今年便在金明池多留幾日再回宮吧。”

太後想了想:“也好。”

水多的地方,總是更涼快些,況且城外似乎就連空氣都比内城新鮮。

雖然住在禦苑,可官家還有朝政要忙,重要的大臣們也都跟了來。吃過朝食,陪太後略坐了會兒,官家就被太後趕去議事了。去年有幾個州縣遭了洪災,今年立夏後雨水又這樣多,不得不提前準備應對的舉措。

總算打發走官家,太後立刻使人拿來軟枕,舒舒服服地歪靠上去。

她上了年紀,卻要在兒子面前正襟端坐,累得夠嗆!

她忙不疊再招來蔡良,問詢:“眼下汴京夏暑還興吃冷淘嗎?”

蔡良笑道:“回娘娘,民間立夏吃冷淘,從前朝就慣來如此。何況如今天下海清河晏,不比先時動蕩,百姓們吃面澆頭也豐盛許多,春末時候多吃鳜魚,如今入了伏,則以炒蝦、荊芥、胡瓜為主,拌上醯醬,爽口着哩。”

主子面前行走多年,蔡良很懂說話,馬屁拍得自然又不尴尬。

太後聽了,果然高興,又憶起當年來:“哦?先時我在家中,夏月最喜食冷淘。廚娘常做槐葉冷淘,小孩子愛澆蔗酪,大人則多吃鳝絲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