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高中生楊文帆和初中生丁知樂作息不同,楊文帆五點起床,早飯在路邊攤解決,晚上十點半放學,回家後會吃面包當夜宵,而丁知樂六點鐘起床,周有才下樓買完早餐她吃幾口,晚上八點半放學,回到家做半小時作業就美美入睡。
周末時候,楊文帆基本紮在圖書館自習,丁知樂睡懶覺,十點多醒來吃幾口楊文帆買的或做的早餐,十二點協助葛歡做飯,午覺睡到三點半,打會兒遊戲看會兒小說下午很快就過去,太陽消失時候楊文帆會挎着包回家。
兩人基本見不到面,見了面也沒有話說。楊文帆行色匆匆,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學習的路上,而丁知樂的注意力全在娛樂事業上。
丁知樂的課餘時間異常豐富,追星,看小說,打遊戲,折紙,養花。
丁知樂是個顔控,喜歡的男女明星均是濃顔系顔霸,女明星在秀場大殺四方,男明星随便穿件風衣都能賣到售罄。丁知樂資産有限,支持“本命”“牆頭”限于買海報買明信片,花錢最多的一次是買唱片。
丁知樂喜歡聽歡快的歌,也喜歡慢悠悠的抒情歌曲,她共情能力強,遇到感情充沛的歌曲心情會跟着變化,有次聽着聽着歌就哭了。
楊文帆好像還喜歡聽搖滾,他喜歡的類型是那種老掉牙的,一點也不時髦,聽了幾次他的耳機,丁知樂徹底放棄了掙紮。愛好千差萬别,強行融入隻會傷耳傷腦。
小說和遊戲沒得說,一個看得雜一個玩得雜,什麼都涉及一點,什麼都不夠精。上課上累了,或者是挨批評了,心情難免低落,小說和遊戲能充當“加油站”作用。
折紙愛好是新養成的,班裡有同學買彩紙折星星折千紙鶴,丁知樂跟着學了兩遍,下課就跑小賣部買了兩盒彩紙,一天折五六個解悶,十月下旬就有了一方盒星星和千紙鶴。十月二十六号是楊文帆生日,丁知樂忍痛割愛,把一方盒折紙送給他做生日禮物。
楊文帆看到禮物,瞳孔都放大了兩倍:“這你親手折的,我不會在做夢吧?”
丁知樂拍楊文帆背,語重心長道:“不要大呼小叫,你不是小學生,你是高中生了。”
從前丁知樂不知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區别,楊文帆上了高中後,她有了确切的概念,初中生在學習之餘有玩樂時間,高中生是從手裡擠時間去玩。像楊文帆這樣的好學生,連擠時間都不願擠。
上高中後楊文帆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學習上,這是開學後頭一次認真地看丁知樂,小姑娘比暑假時更高了,臉上也褪去了肉嘟嘟的嬰兒肥,腿和胳膊幹瘦幹瘦的。
“月考考得怎麼樣?”進入初三,育英的大小考試會密集起來,去年楊文帆是一月考兩次。
丁知樂帶笑的臉立馬變得皺皺巴巴:“能讓老周和我斷絕父女關系的那種好,你别說你不懂。”
丁知樂聰明,注意力集中,但她懶,新東西隻做一遍,該背誦的知識點囫囵吞棗,作業多半靠copy,她成績不上不下,語文湊合,數學好點,英語徘徊在及格線附近,副科中靠理解的能沿着優秀邊,靠背誦的全在六十以下。
楊文帆掐她耳朵,口中是可以察覺的痛心:“丁念念,不蒸饅頭争口氣可以嗎?”
丁知樂嘴撅老高,雙手無奈攤開:“我和學習沒有緣分。”
至于養花愛好則遺傳至丁凱莉,丁凱莉家裡養了幾十盆鮮花,陽台擺得滿滿當當,飯桌上每天會放新鮮玫瑰,小男友一天一個色兒地買,家裡全是花粉香。
學習,想到學習,丁知樂重重歎口氣,月考成績出來後張強和她談心,“你腦子靈光,下點心思有希望考高中部”,丁知樂自我認知有限,她認為自己學習非常努力,天天早起天天聽課天天做作業,蒼天可鑒,她已經發揮了最大腦容量。
初三和初一初二不同,初一初二有很多“混”的人,他們把不學習當驕傲,把和老師叫闆當榮譽,上課第一件事就是埋頭大睡,下課第一件事就是光顧廁所。廁所雖然有不良氣味,但有鏡子能還拿出手機拍照,廁所是他們展示個性的大舞台。
如果不是李良月拉着,丁知樂可能早成了“混”的人。李良月家裡有位退休教師,兩眼一睜第一件事就是講述那些“混”學生的悲慘人生,裡面有沒有添油加醋不知道,但故事足夠瞎倒李良月脆弱的心髒。在李爺爺故事集的成功傳播下,丁知樂和“混”的小夥伴說拜拜,僞裝成好學生藏在人民群衆之中。
學一半擺爛一半不是純混子,也做不到好學生,丁知樂夾在其中,既做混子又做好學生。
初一初二時候,李良月和丁知樂是一模一樣的情況,進入初三後,有雙無形的手一直在推李良月走,最近她來班級更早了,放學離開班級更晚了,課間十分鐘要麼讨論題目要麼閉目養神,丁知樂邀請她出去玩拒絕了兩次鴿了三次,可能是誠心感動了老天爺,上次月考這丫進步了十名,總分進步了三十多分。
丁知樂其實有點羨慕李良月,擺爛的時候擺爛,該卷的時候卷,行動力強得一批。
葛歡休完産假後接的新初一,丁知樂不再和她同一棟樓,在學校兩人碰不到面,前幾天月考成績出來時,葛歡竟然破天荒地來看榜,隔着兩三米人群,丁知樂和她對視,當老師的普遍要求高,況且她又讨厭她,不用想就知道她會給周有才告什麼狀。
周有才沒說過對丁知樂的期望,作為他親女兒,又那樣明白他心裡的小九九,丁知樂懂他的想法——不惹事就好,普高混三年再混個大專畢業。
丁凱莉那邊沒有太大表示,丁知樂有天試探性問她考不上高中怎麼辦,丁凱莉摸摸她頭,語氣平常:“考不上就考不上呗,你以後不後悔就行。”
後悔,不後悔?
丁知樂這個處境這個年齡很難對事情說出大道理,她隻有很模糊的概念,楊文帆和自己的好朋友都升高中部了,隻有她要去很遠的地方讀書或者根本讀不上書,到時候差距越拉越大,沒有朋友願意理乎她了。
其實丁知樂也想過像李良月一樣拼一把,但每到執行時刻那股勁兒就下去了。自己給自己設限,手機隻玩半小時,剩下的時間學英語背誦課文,可有時候是長視頻沒刷完,有時候是想搜相關的視頻,有時候是下個視頻更具有吸引力,學習時間被壓縮得越來越短,到最後手機烘熱,捧起書本來腦子不願轉。像曆史政治這種科目,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很多很多,但死背下來絕對不會用,丁知樂努力了一周,再做簡答題腦子還是空白一片。
李良月有分析丁知樂的困境,她認為丁知樂太急于求成,“學習是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你不能急,得放長線”,丁知樂出了奇地沒耐心,出了奇地三分鐘熱度,讓她保持日複一日地比登天還難。
“真的沒有速成大法?”丁知樂補充,“像武俠片渡氣那樣。”
李良月面露愁色,說她開竅吧,她希望一飛沖天,說她不開竅吧,她整天尋覓各種學習方法。
“我還卡半山腰呢,你去問成功者經驗,失敗的方法千千萬,成功之道肯定有相似。”
丁知樂身邊就有個好學生,近水樓台,肯定能從他身上學到有用東西,丁知樂默默給自己打氣,這周要回丁凱莉那兒去住,今天周三,隻得晚上蹲他門口竊取情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