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丁知樂的同桌林秒是個怪人,學習刻苦,生活上嚴于律己,更嚴于律人。高三生難有情緒穩定的,天之驕子尚且有口難言,像她們這種普通人更無法避免,常常時,一件比螞蟻還小的事能被放大又放大,曾經固若金湯般的友誼像玻璃一樣易碎。
丁知樂不人雲亦雲,别人拼命努力時她擺爛,别人疲憊時她開始發憤圖強,林秒能感受到丁知樂的轉變,有次大課間丁知樂還在做數學題,是倒數後兩道大題,林秒從不費心思在難題上,沒忍住提醒了丁知樂一句:“這種題難度太大,我們這個成績段的可以不考慮。”
林秒和丁知樂的成績半斤八兩,按有關曆史來說,林秒比丁知樂好上那麼一點。
丁知樂沒聽林秒的話,整個大課間都在研究,語文課更是三心二意,将數學卷子壓在語文材料下面,可能是丁知樂過于專注,語文老師的目光被她吸引喊她回答問題,丁知樂不知題目下意識地朝林秒使眼色,林秒沒擡頭,就這樣丁知樂遭到了語文老師好一頓批。
丁知樂本來沒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放學時随意問了句林秒吃什麼,林秒沒理她背着書包就走了,丁知樂不理解,丁知樂很憤怒,丁知樂和林秒倔上了。
同桌之間不交流很尴尬,同桌之間關系破裂很嚴重。兩人都憋着氣,丁知樂忍住傾訴的欲望,每天安靜得像一台自動轉的機器,不聲不響地上課,沉默無聲地下學,林秒本就是如此上學,隻不過寫作業時的身子現在更偏向過道。
兩人冷戰期間,年級舉行了一輪模考。這段時間丁知樂的大半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她學習很挑,讨厭的英語每天隻學一小時,一般喜歡的語文和生物完成老師的既定任務,熱愛的數學物化有空就鑽研,鑽研不通就去找老師。小鄭姐看出了丁知樂學習的勢頭,在英語學習方面提出了很多技巧,丁知樂嘗試過但效果并不好,小鄭姐就開始幫着丁知樂梳理心态。
小鄭姐講:“你現在的學習任務重,你可以把時間放在學習上,但不要忘了讓自己快樂,做苦行僧并不好,損害身心還堅持不久。”
小鄭姐是良師益友,她的話丁知樂很受用,當天就去學校食堂買了兩個手槍腿五個蛋撻,化悲憤為食欲,不就是哪哪都水逆嗎,不就是學業友情親情都受阻呗,丁知樂才不怕。
一輪複習稀碎,學的紮實的學生很吃香,像丁知樂這種半吊子,得花兩三倍追趕進度,她趕得辛苦,但從頭至尾都沒有敷衍,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研究每一道難題。
有句老話叫皇天不負有心人,丁知樂不認為自己有感動上天的能力,可能是每天的一點執拗化作了一滴水,幾個月努力攢夠的水穿透了石頭。一輪模考結束,丁知樂的班級位次上升十名,年級位次上升三百二十五名。
小鄭姐周天的時候給丁知樂發過成績分析,以丁知樂的成績大概能上普本,專業能挑,城市和學校在一定範圍内也能挑。如果丁知樂這樣努力下去,高考成績不會難看,如果再努力一點,可能會更高。
丁知樂不喜歡喝雞湯,她認真分析過成績,數學和物化已經達到了班級乃至年級一流水準,生物和語文還不錯,有上升空間,但丁知樂不喜歡背誦的個性來說,空間不是很大,至于英語,英語的幻想一點都不用想。
周有才對丁知樂抱有巨大希望,看到丁知樂最近成績,特地買了兩瓶好酒,酒意上頭說了許多渾話:“以我們家丁念念的聰明勁兒,明年和文帆的水準差不了多少。”
如果丁知樂不偏科,如果丁知樂高中一直努力,周有才的酒話可能能成為現實。但是離高考不到七個月,丁知樂就算吸了仙氣,也飛不到楊文帆的層次。
模考成績出來後,老師誇,父母誇,同學也跟着誇,“丁知樂真的很聰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些話對同桌的林秒來說是刺耳的,她那麼努力,努力那麼久都達不到的高度,丁知樂随随便便就達到了。丁知樂如何想林秒,看她笑話嗎,明明知道最快提成績的方法,卻從來不在林秒面前提半句。
林秒認為丁知樂從未把她當過朋友。
兩人在班級外的走廊長聊,丁知樂認為林秒心思太細膩,想的問題過于多,林秒卻咬住丁知樂看她笑話不放。
“那次我勸你别看難題,不是害怕你超過我,我隻是單純地認為看那種題浪費時間。”
同類型的題剛好考到,認真研究的丁知樂得了滿分,而林秒一分未得。
丁知樂從不認為林秒怕她超過她,成績這種東西沒有誰讓誰的道理,誰有本事誰排前頭。林秒過度思考,過于内耗的個性令丁知樂感到苦惱:“語文課你沒支援我,我沒怪過你,有可能你也沒聽清,有可能你也不知道答案,如果是你,你會這樣想我嗎?”
林秒沉默,上課認真如林秒,她自然知道問題,如果換丁知樂是她,她一定會胡思亂想。可能是丁知樂太直接,可能是針紮到了實處,林秒低着頭掩面就跑了,隻留丁知樂一個人在那兒站着。
高三真的很糟,高中唯一一個交心的朋友掰了,還要面臨日日相見的痛苦,陪伴自己大半個少年時代的人慢慢無言相對,丁知樂的身心遭受着巨大煎熬。
國慶後,楊文帆開始頻繁和丁知樂視頻,丁知樂帶了兩次口罩後,接通電話就反轉鏡頭,留給他的要麼是黑洞,要麼是天花闆。聊天的内容也是十足枯燥,吃了嗎,吃的什麼,家裡人如何,雲江天氣有沒有變化,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楊文帆在提問。聊天時長永遠在五分鐘内,丁知樂掐着表,過了五分鐘就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