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現在願意聽了,也是真的。小殿下,你說吧,不過得做好心理準備,要是這次還是說服不了我,我依然是要把你帶回去的,去坐你該坐的位置,所以小殿下說的每一件事、每一項證據,都要讓我相信你為什麼不是漢莫的公主阿赫娜”。
“烏蘭姑姑,你這樣讓我壓力很大”。
說罷,二人相視一笑,看着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林間,聽着時有清脆的鳥鳴聲,藍天若隐若現。
洛溫顔從來沒有刻意在意自己的身份,而是在追查玄宗舊事時候意外發現自己可能是玄宗的血脈。
十幾歲時的洛溫顔一人一劍,在江湖上闖下的名堂冠絕一時,但是正如她當日在石壁上刻下的詩句一樣,她不止滿足于自己有所成就,更想要江湖有所成就,要江湖清明太平。
但是玄宗之戰後,偌大的江湖已經烏煙瘴氣了快二十年,要一個清明談何容易?
可洛溫顔不信,她偏要肅清這種不正之風,偏要一個真相,偏要實現劍客的俠義,不隻是個人的俠義,更多的是江湖俠義。
落雲宮并不滿她的做法,覺得她要幹涉玄宗之事無異于要與天下為敵,無異于引火自焚,她可以被人人敬仰,也可以稍有不慎就跌落神壇。
但是那時洛溫顔堅定的很,覺得我輩既生,江湖太平清明人人有責,秉持公義之心行事就不會懼怕任何指責。
所以她一個人開始了玄宗舊事的調查。
洛溫顔始終覺得玄宗當年之事頗為蹊跷,為什麼高家要放着那時的江湖地位不管,冒身敗名裂之險也要一己之力得罪江湖其餘各派?
有人說他是為了阻止各大宗門前去飛雪城參加會商,所以痛下殺手;有人說是為了清除不支持他做首尊的宗門排除異己;還有人說高凜生性嗜殺欲圖玄宗統治天下所以不惜大開殺戒。無論是什麼原因,所有門派都認定了玄宗是江湖公敵,欲殺之而後快。
可是仔細想想這些無論哪一條都無法成立,都有戳之即破的漏洞。
但又因着當年各大宗門的人确實死于高凜成名的武功,這點确認無疑,似乎又在坐實玄宗的罪惡。所以人們為着一條面上的罪惡,完全不顧裡子究竟是冤屈還是構陷,選擇以牙還牙的方式對玄宗大開殺戒。
而後冤冤相報。
殺戮不止。
可是洛溫顔越是調查舊事就越覺得不對勁,玄宗當年對于武林首尊一事威望頗高,為什麼要自毀前程?玄宗一帶的百姓至今都安居樂業,對玄宗頗為信任;宗門之戰玄宗從不會以百姓當靶子,都是遠離避免傷及無辜。
玄宗在這滔天的怨氣和仇恨中尚且能做到如此,那從前的玄宗必然做的更好,所以才導緻威望頗高。
每一環都能如此銜接,玄宗除非瘋了,否則怎麼會做出圍殺之事?換句話說,就算是出于某種特殊不為人知的原因圍殺,玄宗不該是抱着必成之心集中力量嗎,怎麼會主要人物隻是高凜,玄宗的衆長老并未在都那場圍殺之中出現,他們的實力強悍,絕對不會出手卻無人記住。
就算再有特殊的不為人知的原因,高凜雖然實力足夠強,但是面對衆多宗門上百人也會雙拳難敵四手,為什麼卻能圍殺成功造成各宗門慘重損失?就算是高凜強到這種程度,那也必然會受傷,又怎麼能在後來的無盡崖圍剿中彷佛全盛狀态再次重創各宗門?并且根據對玄宗不多的了解,玄宗從出事至今都堅決否認自己曾經有過針對各宗門的偷襲。
洛溫顔當年很想親上玄宗,但那時她所查之事、所追之相并不被落雲宮支持,所以一開始她是孤身一人追查;後來有了雲荼時常相伴;再後來她接掌清輝閣,雖然按照那時清輝閣對她的支持和信任程度,必然願意助一臂之力,但洛溫顔始終沒能狠心将這麼多人都拉入自己所執意之事,清輝閣找到她是為尋求庇護、不是自尋死路的。
再加上後來帝子圖的事情屢屢讓她分心,所以一直至出事前洛溫顔都沒能親自去見一見現在玄宗的宗主高玄明,去從玄宗的口徑了解玄宗所認為的事實真相。
洛溫顔追查玄宗、無盡崖和當年舊事數年,在尚未有結果時便因為清輝閣之變失蹤了,而她自己可能是玄宗故宗主高凜的女兒、玄宗現任宗主高玄明之妹的身份,也是在追查舊事時候偶然發現的。
或許冥冥之中注定,洛溫顔一心向公,卻意外得知了私事,但是有關她這個隐秘身份的事情也隻有雲荼還知道一二。
那日洛溫顔在當年無盡崖之戰發生地的懸崖之上徘徊了許久,她望着廣袤的天地和遠處的層巒疊嶂,看着天際的自在遨遊的雄鷹,考慮着數年還沒有結果的事情,一度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還應該繼續。
她第一次正式考慮如果自己不去追查玄宗之事,按照師兄的說法全心全意的研習劍法,說不定此時已至更高的巅峰。
洛溫顔那時已經極負盛名,但是她自己并不滿足于此,她心中還有很多想法沒有完成,她有自信可以更為登峰造極。
徘徊猶豫之下,洛溫顔想着什麼方式能夠暫時徹底放空自己,所以就做出了一件差點吓死雲荼的事情。
洛溫顔站在懸崖邊,背對青山,突然後仰一躍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