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順流而下,不知不覺已經回到了東岸鎮附近江面。
熊和尚找了一處水勢平緩的江灘将小船靠岸,留下一句“有事來碧玉寺找我!”便撐船飄然離去。
夏桔瑁和路塵西沿着江灘走上碼頭的石闆路。回頭看時,隻見熊和尚的小船逆流而上,不知他使了什麼法子,竟然越開越快,不一會兒就成了江面上的一個小黑點不見了。
二人先尋了一個跑腿小工去思樂客棧送信,又找了附近的衣帽店換上幹淨衣服。所幸二人錢包還在身上,這大半日隻吃了幾個蓮蓬,早已餓了。夏桔瑁看到一家街邊的面館,便拉着路塵西進了店。
“老闆,一碗番茄雞蛋面!”二人找了空桌落座,夏桔瑁便立刻點了面。“再加一碗魚柳面,一碗紅燒肉。”路塵西不急不緩的也點了菜。
“好嘞!二位請稍等。”店小二腳下生風,很快将菜品吆喝給了後廚房,不一會兒便端出兩碗熱騰騰的面條兼一盤紅燒肉。
兩人剛要開吃,一道毛茸茸的白影閃現。原來是神出鬼沒的大白貓“仙子”又來了。夏桔瑁這半日經曆了跌落山崖、偶遇掃地僧、找到新線索一系列事件,再見此貓突然倍感親切,忍不住上手揉了揉貓腦袋。仙子喵嗚一聲,很通人性的沒有反抗。
夏桔瑁照例從碗裡撥出雞蛋和番茄放到貓跟前。白貓喵喵的吃了起來。路塵西看得有趣,也夾了一筷子肉給仙子。白貓停下動作,嗅了嗅紅燒肉,并不碰肉,隻繼續吃番茄雞蛋。
“剛才熊和尚聊到往事,我才記起那時也在臨安。”夏桔瑁看了白貓片刻,突然道;又伸手從錢袋上取下一塊白麒麟玉佩,“這塊玉佩我一直随身帶着,是小時候我三叔給的。”
夏桔瑁童年時确實在臨安居住了很長時間,直到臨安李慕仙血案前後才離開。算起來正好和熊和尚離開臨安的時間差不多。夏桔瑁記憶裡的臨安卻和熊和尚大不相同 。
夏桔瑁的父親夏小雨和母親宋青玉是江湖有名的神仙眷侶。二人均出身名門,少年成名,青梅竹馬,又喜愛四處遊曆。夏、宋結為連理後不久生下夏桔瑁,便回到臨安老家的一處閑宅居住。平日養貓逗兒,讀書寫字,遊景觀花,好不惬意。夏桔瑁三歲時活潑可愛,牙牙學語。二人見任務完成,便将夏桔瑁丢給祖父母照看,接着遊山玩水去了。
夏家是臨安的世家,有一座五進的大宅院。夏家祖父祖母和三叔、六叔一家在祖宅居住。夏桔瑁自三歲起便搬到祖宅,伴随祖父祖母長大,跟随祖母認字讀書,又跟着三叔學劍法。家人都極為疼愛小桔瑁。
大宅院裡時光易過。春花秋湖的景觀過,夏荷冬雪的趣賞過。夏小公子的吃穿住行無一不妥帖。萬般順意,隻父母不在身邊。桔瑁對童年印象最深的便是午後在祖母房裡醒來,房裡安靜極了。沉香爐上飄着一段煙,窗棂上的畫眉鳥跳躍的剪影,以及案上永遠備好一碗溫熱的藕粉粥。
這樣過了六年,夏桔瑁九歲了。按時間計算是臨安血案的那年,雖然坊間大旱,宅裡并無影響。隻是小桔瑁每日清晨去請安時會看到三叔和祖父母嚴肅的讨論什麼。
到了過年前,院子裡照舊擺了各色花草,張燈結彩,平時養在别院的白鶴,梅花鹿也移了過來,放在前院裡養着。
夏桔瑁本來并不怎麼記得那天的事,在船上聽了熊和尚的故事後,漸漸想起一段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