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館前的海報在秋風中獵獵作響。俞楓晚駐足觀看,A3大小的彩印紙上,"新生設計大賽"幾個燙金大字下方,赫然印着時霁的作品縮略圖。
"俞老師也覺得這個設計很特别吧?"
身後傳來女學生的聲音。俞楓晚沒有回頭,隻是微微點頭。紙上的海濱圖書館設計确實令人驚豔——波浪形的屋頂結構與他五年前未建成的概念草圖有七分相似,卻在承重系統上做出了突破性改良。
"時霁學弟才大一呢,聽說評委們争論了很久該不該給一等獎。"女生繼續道,語氣裡帶着崇拜,"最後陳教授說,天才不該被資曆束縛。"
俞楓晚的指尖無意識摩挲着海報邊緣。時霁的作品就像一面扭曲的鏡子,既反射出他的設計靈魂,又折射出令人不安的創新光芒。
手機震動。消息來自林啟:「文化中心競标輸了,秦世那混蛋拿了項目。你爸居然投了反對票!」
俞楓晚鎖屏,擡頭時恰好看見時霁從系館走出來。少年穿着簡單的白襯衫和黑色休閑褲,懷裡抱着幾本厚重的資料,被幾個同學圍着問問題。陽光穿過銀杏葉間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時霁擡頭,目光越過人群與俞楓晚相接。他嘴角勾起一個克制的微笑,用口型說了句"哥哥"。
俞楓晚轉身就走。
"俞楓晚!"陳教授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正好,找你有點事。"
辦公室裡,陳明遠遞給俞楓晚一杯咖啡。杯底沉着沒化開的糖塊,甜膩得讓人皺眉。
"你弟弟很有天賦。"陳教授開門見山,"但太依賴對你的模仿。我想請你當他的指導老師。"
俞楓晚的咖啡杯重重磕在桌面上:"我沒時間帶本科生。"
"他不一樣。"陳教授從抽屜裡取出一個文件夾,"看看這個。"
文件裡是時霁的高中作品集。俞楓晚翻到第三頁時手指一頓——那是他大四畢業設計的變體,但将原本封閉的幾何結構改成了開放式布局,恰好解決了他當年被诟病的"缺乏互動性"問題。
"他改進了你的弱點。"陳教授意味深長地說,"就像專門研究過你的所有評價。"
俞楓晚後背滲出冷汗。這份作品完成時,時霁應該才上初中。
"每周指導一次,算教學任務量。"陳教授最後通牒,"明天下午三點,他會在工作室等你。"
走出辦公室,俞楓晚在洗手間用冷水沖了把臉。鏡中的自己眼下泛着青黑,自從時霁出現後,他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口袋裡的手機又震了一下,是陌生号碼發來的照片:他剛才在辦公室看文件時的側臉,拍攝角度明顯來自窗外。
「哥哥皺眉的樣子也很好看。——I」
俞楓晚撥通号碼,對方立刻接聽。
"好玩嗎?"他壓低聲音,"偷拍,跟蹤,私闖民宅?"
電話那頭傳來時霁的輕笑:"哥哥終于主動打給我了。"背景音裡有風聲,他應該還在校園某處,"那些照片隻是練習。建築系不是要培養觀察力嗎?"
"别再靠近我。"
"可陳教授說,明天開始你要當我的指導老師呢。"時霁的聲音忽然靠近,俞楓晚猛地回頭,發現他就站在洗手間門口,舉着手機沖自己微笑,"請多指教啊,老師。"
時霁走近,伸手抹去俞楓晚下巴上的水珠。他的指尖冰涼,帶着素描鉛筆的木屑氣息。
"你的設計有問題。"俞楓晚突然說。
時霁瞳孔微縮:"什麼問題?"
"過度解構。"俞楓晚推開他的手,"你拆解我的作品就像拆玩具,但建築不是用來滿足窺私欲的。"
時霁的表情凝固了一瞬,随即笑得更加燦爛:"那老師明天教我,怎麼正确'進入'你的設計?"
俞楓晚離開時,聽見身後傳來鉛筆在紙上摩擦的沙沙聲。不用回頭他也知道,時霁又在畫他了。
工作室裡彌漫着咖啡和圖紙的氣息。林啟癱在沙發上,舉着時霁的作品集大呼小叫:"這小孩是個天才!你看這個結構處理,完全不像大一新生!"
俞楓晚把外套甩在椅背上:"離他遠點。"
"啊?"林啟坐直身體,"你們兄弟關系這麼差?"
"他不是我弟弟。"俞楓晚打開電腦,屏幕亮起的瞬間,壁紙變成了時霁在海邊的照片,少年回頭望着鏡頭,眼神直勾勾的像要穿透屏幕。
林啟吹了聲口哨:"哇哦,這是..."
俞楓晚立刻重啟電腦:"病毒而已。"
"得了吧。"林啟湊過來,"那孩子看你的眼神,連蘇夢都注意到了。上次他來參觀,你不在,他盯着你的咖啡杯看了足足五分鐘。"
俞楓晚想起家裡那個被舔過的杯子,胃部一陣抽搐。
"他精神不正常。"
林啟大笑:"天才都有點怪癖。記得你大四做模型時,連續三天不睡覺就為了調整1毫米的誤差?"
那不一樣。俞楓晚想解釋,卻不知從何說起。難道要告訴林啟,時霁收集了他過去十年的所有資料?還是說他會在深夜站在床邊凝視自己睡覺?
門鈴響起。蘇夢的聲音從外面傳來:"俞總監,你弟弟來了!"
時霁站在門口,懷裡抱着圖紙和兩杯咖啡。他今天把劉海梳了上去,露出光潔的額頭,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成熟幾分。
"林學長好。"他乖巧地打招呼,然後看向俞楓晚,"老師,我帶了咖啡。美式不加糖,和你平時喝的一樣。"
俞楓晚沒接:"我不喝校外咖啡。"
"是從你們常去的那家買的。"時霁堅持道,眼神無辜,"我特意問了蘇夢學姐你的口味。"
蘇夢在一旁點頭:"時霁學弟超用心的,還記了筆記呢。"
俞楓晚終于接過咖啡,杯套上果然用鉛筆寫着"美式/無糖/75℃"。這種被全方位研究的感覺讓他毛骨悚然。
"開始吧。"他徑直走向會議室,"把你的設計理念講清楚。"
接下來的兩小時讓俞楓晚如坐針氈。時霁的專業素養确實驚人,對建築史和結構力學的理解遠超同齡人。更可怕的是,他能精準指出俞楓晚每個作品的設計意圖,甚至包括那些從未公開的初稿構思。
"這裡原本是想用曲面玻璃對嗎?"時霁指着屏幕上俞楓晚三年前的一個方案,"但後來改成了折線,因為預算限制。"
俞楓晚喉結滾動:"你怎麼知道?"
"很明顯啊。"時霁歪着頭,"你所有過渡期設計都會保留原始痕迹。就像..."他忽然湊近,手指輕輕劃過俞楓晚的太陽穴,"這裡有一道很淺的疤,是六歲時摔在花崗岩台階上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