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女婦夫攜小女兒歸家時,天際已有星星點點。
廳堂燭火灼灼,兩個年長的女兒在門前踮腳張望。
“快坐下吃飯,我去庖屋端飯菜。”蔡蓮見人回來松了一口氣。
她為人細心體貼,招呼家人坐下,去庖屋端來在竈間溫熱的飯菜。
蔡荷跟着大姊做事。
蔡芙罕見呆立在原地。
阿母阿父一路沉默,她預料今日自己沒好果子吃。
或許阿母要罰自己不許吃飯。
蔡芙她看了眼蔡平女,見蔡平女嘴角上揚,臉上卻不見笑意,“我什麼時候成了不讓女兒吃飯的阿母了,你吃飯吧。”
蔡平女以為,不能直接罵孩子,要孩子自己領悟錯在哪裡。
蔡芙心裡卻想,反正享福一時是一時,先高高興興把飯吃了再說。
她知行合一,再加上今日經曆多了,立即狼吞虎咽起來。
蔡紹給女兒夾了肉菜,“多吃些,今日可給我們小女給餓着了。”
蔡平女見此忍不下去了,把碗筷一放,“蔡芙是我一個人的女兒?讓我一個人管教?”
立時,屋内的丈夫女兒都不敢下口了。
蔡紹給妻子熄火,道:“我是覺得,女兒餓着肚子反省,那也反省不到心裡去,不如先吃飽再說。”
蔡芙深以為然,贊同她父親,對母親道:“是啊,阿母我今天去了姨母家裡,發現了兩件事。”
“你去了你姨母家中?”蔡平女在孩子們車上看到竹筐,還以為他們是去賣東西,“不是去賣雞子?”
蔡芙吞下口中的飯,“阿母,等我吃完飯,我一定給你如實說來我去縣中的經曆。”
被蔡芙這麼下鈎子,蔡平女等人哪裡還能一心吃飯,都想蔡芙吃快些,講講她去縣中到底出了什麼事。
等蔡芙吃好飯,碗筷也沒收拾,隻把門關好,全家就坐在一起聽她去縣中的事。
“昨日我聽姨母那麼對阿母,我心中不舒服,今日就想去給阿母讨個公道,順便賣雞子。”蔡芙首先陳明原因,懇求阿母諒解。
蔡平女聽到這個說法更氣了,“如此說來倒是我的不是了,是我讓你背着家裡人去縣中的?”
蔡芙被識破,隻好道出:“我若是說了,你們肯定又要一日推一日。”
蔡平女怒道:“你們如今年幼,私自出塢,萬一出了意外如何是好?”
蔡紹颔首:“芙女,你前幾次與大人一起出去,真以為天下路不拾遺沒有匪徒了?”
他掃了一遍女兒們,道:“你們幾個都聽好,如今天下并不安穩,蔡家塢成群出去無人可欺,一是我們在郡城有人做靠山,二是緣由……”
“我們蔡家塢亦是匪。”蔡平女決心要給女兒來個狠的,讓女兒們知曉世道有多亂。
三個女兒,蔡蓮、蔡荷、蔡芙皆心中大亂,匪徒竟是我們自己?
蔡芙提問:“我們不是耕讀世家麼?我看塢堡有人相親都這麼說。”
蔡紹答道:“如今天下俱亂,城池有兵把守,鄉野亂象頻生,各地都有盜賊寇匪。而我們昭郡鄉下最多的就是氏族,每年民亂,假扮為匪,攻守全憑良心與力氣。我們主支如今在昭郡,如若塢堡出事他們也鞭長莫及。蔡家塢以前街為哨口,塢堡戒備森嚴,族老們令青壯們組為塢兵,農閑時鍛煉。每年本地匪亂,我們以自保為主。”
蔡蓮松了口氣,“這不算匪,隻是自保。”
“阿母誇大了。”蔡芙小人兒拍了拍胸脯。
之後蔡芙把進縣發生的事與家人詳說了一遍。
聽到小妹下午進縣,蔡蓮搖頭道:“非集非市,你但凡出門與阿姊說下也不至于犯傻。”
蔡芙把烏漆嘛黑的巷口撞見的人影是意料之外的蔡萊生這段講得跌宕起伏。
蔡荷沉浸其中,驚恐情緒全在心間,聽到最後才長吐一口氣,“還好是自己人。”
知曉蔡萊生幫忙賣雞子,蔡紹颔首,“我下次謝他。”
聽到蔡芙去蔡稚女家開門見山要回東西,蔡蓮驚訝地說不出話,蔡紹拍下女兒的背:“無禮。”
當蔡芙提及蔡稚女聽到這話反應不對勁時,蔡荷猜測道:“難道姨母真拿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知道薇娘幫養母說話坐實蔡芙品行不佳的言論,屋内陷入沉默,在寂靜中蔡平女歎了口氣,“時也命也。”
聽到蔡芙反擊、蔡稚女怒起罵人打人,萊生及時到來這段,衆人都覺得驚心動魄,全家都愣住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
蔡紹咬牙道:“我明日就去向萊生道謝。”
蔡荷也點頭,“多虧了族兄。”
蔡蓮沒忍住道:“小妹這口舌确實厲害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