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呂範面色凝重,語氣裡透着不容置疑的堅決,“軍中紀律,關乎生死存亡,容不得半點懈怠。新兵不懂,更要趁此機會讓他們牢記,否則日後上了戰場,稍有差池,便是滿盤皆輸。”
“好了,咱們走吧”
喬蔓也明白沒有紀律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便也沒有再求情。
二人返回營帳,就軍中事務商讨定奪,諸事皆已妥善解決。
喬蔓點頭道:“行,那我就照此辦理。”談完事情,喬蔓的視線一下就被一個奇特的娃娃吸引住了,那個雕塑娃娃長的歪歪扭扭的,模樣還十分抽象,它突兀地擺在顯眼位置,與呂範嚴謹的氣質十分不符。
呂範順着喬蔓的目光看過去,見她盯着娃娃目不轉睛,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柔笑意,輕聲說道:“那是我女兒雕的。”
“想來子衡很疼愛自己的女兒吧”
他微微颔首,輕聲說道:“我和夫人膝下隻有這一個女兒,可愛的緊。這個泥偶就是她五歲,我與她分别的時候她送給我的,要我不能忘了她”談及女兒時,那笑意愈發濃郁,仿佛所有的疲憊與滄桑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喬蔓之前從孫策那裡知道他們會把妻兒安排在安全的地方。喬蔓看着那泥偶,仿佛已經看到小姑娘可愛的樣子。喬蔓眼中溢出關切,輕聲問道:“子衡與女兒分别,該有好些時日了吧?如今算來,多久沒見了?”
呂範微微仰頭,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思念,稍作思忖後答道:“差不多兩年了。軍中其他人的情況也大抵如此,自從初平三年前去投奔袁術,就再沒和家人見過面。”
“這麼久啊……”
“是啊,每次看到這泥偶,就想起她小時候奶聲奶氣叫我爹爹的樣子,也不知道這兩年她長高了沒,有沒有變得更懂事。”
喬蔓看着呂範這個樣子,不禁僅想起自己的父親,心裡微酸。她也想她爸爸了。這麼久沒有回家,爸爸肯定也想她了。
“好了”呂範道“今天就到這裡吧,還有幾本卷策你帶回去,有什麼不明白的明天問我”
接下來的幾天,諸事順遂得如同平靜湖面,不起一絲波瀾。喬蔓每日研讀卷策,遇到困惑便向呂範請教,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喬蔓對軍隊事務更熟悉,處理起來更加遊刃有餘。
隻有朱治在中間來過兩次。看到軍中井然有序的場景,這位素來沉穩,追随孫家幾十年的老将暗自歎息——孫策對喬蔓的信任,早已逾越常理。此番命她與呂範共守營壘,分明是将軍機要務毫無保留地托付。以呂範剛正磊落的秉性,行事向來講究光明坦蕩,對待任務嚴謹如律,想必會将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距離孫策離開,已經過了二十多天,營寨裡連更鼓聲都透着慵懶,三日來無事報捷,文書案頭落了薄薄一層灰。喬蔓如今翻閱兵書時已能批注見解,調防令寫得條理分明,連呂範都贊他"可獨當一面"。朱治也無甚可幫忙的,閑來無事時就來到孫策營中歪在藤榻上晃着鎏金酒壺打盹。
日頭西斜,朱治半躺在藤編軟榻上,鎏金酒杯在指尖滴溜溜打轉,四十歲的嗓音帶着三分醉意:“子衡!你整日對着竹簡敲敲打打,莫不是想把字都刻進骨子裡?”話音未落,酒杯突然脫手,咕噜噜滾向正在整理文書的呂範。
呂範眼疾手快,用鎮紙精準攔住酒杯,衣袍上的暗紋随着動作輕輕起伏:“君理兄若再胡鬧,這月軍饷的賬冊可要請你重算三遍。”他剛要将竹簡碼齊,忽聞帳外傳來撲棱棱聲響。
喬蔓端着一個托盤跨進營帳,托盤上面放着幾個素淨茶碗一碟精緻的淡綠色糕點。
“瞧瞧我新制的蜜茶——”話音戛然而止,不期腳邊滾動的酒杯,鞋底驟然打滑,喬蔓整個人朝着案幾栽去。手中茶碗飛旋着劃出抛物線,琥珀色的茶湯眼看就要潑向攤開的軍事情報。
“小心!”朱治騰地從軟榻躍起,抄起榻邊的團扇猛地一撈。茶碗在空中轉了個圈,穩穩落入他掌心,幾滴茶湯卻濺在呂範剛整理好的文書上。呂範疾步上前按住竹簡:“君理兄的‘救駕’功夫,倒是越發精湛了。”
喬蔓扶着案幾站穩:“對不住...險些誤事。”她伸手去夠歪斜的茶碗,袖口卻掃倒了呂範案頭的青銅燭台。燭台轟然倒地的瞬間,朱治一個箭步撲過去,在燭火觸到文書前堪堪握住燭身。
“好險!”三人異口同聲。喬蔓望着滿地狼藉,耳根發燙。
呂範拿着竹簡向朱治道“這事兒可都得怪君理兄,瞧瞧一個酒杯惹出來的禍事”
朱治晃了晃手中酒杯,将剩餘的蜜茶一飲而盡:“我的錯,我的錯!”他彎腰撿起滾到腳邊的竹簡,突然爆發出大笑:“子衡你看!這蜜漬倒像是朵花,給文書添了幾分雅趣!”
呂範看着文書上暈染的蜜漬,無奈地搖頭,指尖卻輕輕撫平褶皺:“下次還是離遠些穩妥”
喬蔓小心的茶盞和糕點把擺放好,蒸騰的熱氣裹着焦糖甜香,早已在帳内彌漫開來“這是用三蒸三曬的麥芽糖熬制的,特意在最上層淋了蜂蜜桂花醬。”
那蜂蜜還是她被蜜蜂追着蟄了好幾個包才收集來了的一罐。
朱治拿起一塊糕點蘸了蘸茶水,果然恬淡,頓時雙目一亮,連聲道好。
喬蔓見到這個反應,也高興起來,招呼呂範道“子衡也來嘗嘗”
呂範剛收拾好殘局,淺嘗一口,綿密的糕體在齒間化開,混着松仁的焦香與若有若無的桂花香,饒是素來沉穩的他也微微挑眉。
"可惜少了個物件。"喬蔓望着蒸騰的熱氣輕歎,"若有能控溫的鐵爐,将糕皮烤至金黃微脆,内裡卻依舊綿密,定比這蒸制的更妙。"她用銀匙輕輕叩擊茶盞,清脆聲響在營帳裡回蕩。
"若真有此爐,戰時烘制幹糧也能省時省力。"他忽然輕笑,"隻是此刻這般閑情逸緻,倒比什麼巧技都難得。"
三人其樂融融,轅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傳令兵通傳入帳,昂揚禀報道:“九江大捷!校尉明日班師!”
營帳裡頓時響起更加歡快的笑鬧。
“既如此,我們便商量商量安排明日迎接事宜吧。”
“好好,瀼瀼不妨再弄些茶糕,讓大夥都嘗嘗”
“好!"我這就去通知夥房,把窖藏的糯米取出來釀酒!”
"明日辰時起,各營按戍衛圖整肅軍容。"還要紮些彩綢,把轅門裝點得氣派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