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率大軍奔赴九江後,營中事務便落在了喬蔓與呂範肩上。喬蔓初擔此任,雖有幾分忐忑,卻也滿是幹勁。喬蔓與衆人一同送走了大軍,她深吸一口氣,迅速整理思緒,轉過身來拱手道“軍中事務我所知甚少,還需要麻煩子衡多多指點。”
“這是自然”呂範颔首“瀼瀼随我來吧,我給你講講大緻情況”
喬蔓快步跟在呂範身後,踏入他的營帳。隻見營帳内井然有序,地上的蒲席鋪設得平平整整,案幾擦拭得一塵不染,各類文書整齊碼放在一側,兵器也被擦拭得锃亮,歸置在專門的架子上,處處彰顯着主人的嚴謹與細緻 。
呂範走向案幾,在衆多形制相同的書冊中信手抽出一本,對喬蔓道“這本是糧冊”
喬蔓見狀,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這麼多一模一樣的書冊,他究竟是如何如此精準地就拿起了糧冊呢?
還沒想明白喬蔓又聽呂範道“營中要務,首在糧草調度。如今大軍出征,每日消耗巨大,需精準核算,确保糧草不斷。”他邊說邊展開竹簡,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與标記,向喬蔓詳細解釋糧草出入庫的流程與注意事項,以及如何依據軍隊行軍路線和駐紮時間預估用量。”
講完糧草,呂範又拿起一份兵冊:“其次是兵員管理。”翻開書冊,果然也無誤,“記錄好将士們的出勤、傷病情況,及時補充新兵,安排操練,方能保證營中戰力。”他翻着兵冊,将其中人員信息的記錄規範、不同兵種的操練安排細則一一告知喬蔓。
喬蔓專注地聆聽着,不時輕輕點頭。呂範詳盡地講述着軍中當下兵員的數量與分布、糧草的儲備及消耗、各類用具的配備情況,還有資金的流轉和儲備等各項關鍵事務的概況,不知不覺間,幾個時辰已然悄然流逝 。
講完後,呂範轉身走到櫃子前,從中拿出一部分卷策,遞向喬蔓,說道:“你先去看看這些吧。”
喬蔓看向櫃子,裡面整整齊齊擺放着許多卷冊:“這櫃子裡的都是咱們營的資料嗎?”
“資料?”呂範回過身來皺眉疑問
“啊…典籍”喬蔓自知說差了忙想了一個詞“這些都是咱們營裡的典籍嗎?”
呂範松了眉毛回應道:“這些都是需要當下處理的。左邊這些是最為緊急的,右邊的緊急程度稍次一等,下面這些則是處理時需要用到的。其他的老卷都存放在庫房。”
望着滿滿一櫃子的卷策,喬蔓終于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問:“這麼多卷冊子,子衡你是如何那麼快就拿出來一本并且十分準确的?”呂範在衆多卷策間穿梭取放,輕松自如,仿佛擁有透視眼一般。
呂範微微一笑,解釋道:“我用不同顔色的繩子做了标記。糧草相關的用小麥色繩子,兵員相關的是天藍色。這樣一來,便能一目了然了。”
喬蔓接過那一摞卷冊,由衷贊歎:“原來是這樣,子衡你真是太有條理了。那我就先回去看這幾本,等看完了再給你送回來。”
聽呂範講得輕松簡單,喬蔓回到營帳翻開卷冊才意識到,這些資料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常常這本裡提及的細節,需要在那本裡尋找答案,無奈之下隻能把所有相關的卷冊都打開,逐一查找比對 。好在呂範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無論如何翻找,所需的關鍵内容都在這幾本卷冊内。
幾本賬冊讓喬蔓從早忙到晚,案前的燭火搖曳閃爍,卷冊雜亂無章地散落在地面上,喬蔓跪坐在案前,仍舊讓基本卷冊弄的理不清思緒,信息浩如煙海,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理。喬蔓盯着這本書,手向下摸索找另一本書,“這個點,好像在這本上能對上…”
第二天一大早,喬蔓便抱着一堆卷冊匆匆來到呂範營帳,隻見她手腳并用,模樣略顯狼狽。那些卷冊在她懷裡七扭八歪,她一邊走,還一邊念念有詞:“這些是糧草的賬本,這些是軍備戰甲的賬本,這本是人名冊,這個是……”好不容易到了呂範帳前,她手忙腳亂地整理着,費了好大勁,才勉強算是把這些卷冊理出了些頭緒 。
“瀼瀼來了?”呂範聽到動靜,整理了一下衣服,趕忙起身迎接。這時的呂範剛從練兵場回來,身上的衣衫一塵不染,頭發束得整整齊齊,就連發絲都不曾淩亂。
喬蔓把那些賬冊一股腦放到了呂範的案上,那整齊的書案一下子變亂了。呂範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眉。
“不好意思啊,子衡,我幫你整理”喬蔓一邊手忙腳亂地收拾,一邊語速飛快地講着卷冊裡記錄的軍隊大緻情況:“糧草儲備還能支撐半月有餘,但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後續補給得趕緊安排;軍備戰甲損耗不小,好多都急需修繕;人名冊裡我發現有些士兵的信息登記不全,可能會影響調遣……”
喬蔓好不容易将案幾收拾完畢,直起腰身。她不經意間瞥向呂範的案頭,隻見那裡的卷冊不僅數量上比自己處理完的多了不少,而且都已整齊地歸類放好。又想到昨天自己忙得昏天黑地,最後還是一片狼藉。她欽佩道:“子衡,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速度這麼快,整理得還如此整潔。”
“其實并無訣竅,不過是些習慣罷了。我喜潔淨,不喜雜亂,所以我總是盡力弄的幹淨些”呂範又把案幾擺了擺道“遇事莫慌,先理清頭緒,把事情按輕重緩急列出來就容易逐一解決”
呂範道“譬如因此每次查閱前,你可以心裡梳理框架,明确關鍵信息,這樣找起來就更有方向。查閱時,你可以将不同類别的卷冊分開擺放,每看完一本,就及時放回相應位置。”說着,他拿起一本卷冊,展示上面清晰的分類标簽,“這樣又清楚又整潔。”
“好”
呂範道“剛才你說的我都記着了,我會盡量安排下去的……”正說話間,突然有士兵來報,說有幾個兵在營中鬥毆。
呂範聞言,眉頭瞬間擰成了個疙瘩“軍士呢?難道沒有長官管嗎?”
通報的士兵嗫嚅道:“軍士沒法兒管,那幾個新兵都是暴脾氣,一上去勸架,就被推搡到一旁,根本不聽勸,還越打越兇,現在營裡亂成了一鍋粥,大家都怕再鬧大了……”
呂範轉頭對喬蔓說“瀼瀼,你先在此等我一會兒,我處理完了事情馬上回來”
“沒關系的,我跟你一起去吧”
二人跟随着那士兵來到校場,還未到跟前,嘈雜的叫嚷聲、混亂的推搡畫面便映入眼簾。隻見幾個新兵臉紅脖子粗,扭打作一團,拳腳相向,周圍圍滿了看熱鬧的士兵,有的在大聲呼喊,有的在試圖勸阻,卻都無濟于事。
呂範猛地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這一聲宛如平地驚雷,震得衆人耳朵嗡嗡作響。鬥毆的新兵們被這聲怒喝吓得一哆嗦,動作瞬間僵住,緩緩松開了手,神色慌張地看向呂範,身體微微顫抖着。其他人也都小聲道着“呂文書來了”,低頭向四周散去。
“校尉才走了多少天你們就要反了天了?”呂範怒呵道“連軍士都管不了你們了,真是能耐!”
其中一人嗫喏的反駁道“是…是他!他先打我的,我…”
另一人立馬道“放屁!我…”
呂範呵令道“我不管你們中間是什麼緣由。營内鬥毆按軍令該如何處置?”呂範冷冷掃視着眼前這群惹事的新兵。
一旁的軍法官趕忙上前,神色恭敬又帶着幾分嚴肅,朗聲道:“按我軍軍令,營中鬥毆,視情節輕重,輕者杖責二十,禁閉五日;重者杖責五十,降為夥夫三月,以懲其過,正我軍風。”
聽到這話,幾個參與鬥毆的新兵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身體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他們此前隻想着一時意氣,哪料到後果如此嚴重。那個最先挑起事端的高個子士兵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着哭腔:“小人知錯了,小人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上了戰場犯了錯也是這麼套說辭嗎?”呂範看着眼前這一幕,神色并未緩和半分,厲聲道:“軍營非兒戲之地,軍令如山,豈容你們肆意踐踏?若今日饒過你們,往後這軍規何在?軍心又如何凝聚?”說罷,他轉頭看向軍法官,沉聲道:“按律處置,一個都不許姑息!”
“軍士掌管不利,也按軍令一并處置!”
被問責的軍士面露愧色,“啪”地立正,行軍禮後高聲道:“末将失職,甘願受罰!
喬蔓望着被押解下去的新兵,欲言又止:“這樣是不是太嚴厲了些,我看着那幾個兵都是新來的。或許還不太清楚軍令,一下子受這麼重的罰,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