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蔓靜靜地站在一旁,始終注視着孫策,眼中之中滿是憂慮。聽到這番話,她再也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那聲歎息悠長而沉重。她太了解孫策了,深知他骨子裡的抱負與驕傲,也明白此刻他對袁術還心存一絲幻想。在喬蔓看來,孫策就像一個急于證明自己的孤勇者,明知道前方是荊棘滿途,卻仍抱着那微乎其微的希望,一頭紮進去,她隻能暗自擔心,害怕這僅存的幻想最終會如泡沫般破碎,讓孫策摔得粉身碎骨。
“那好,這回打算什麼時候走?”
“過兩天就走”
“這麼急,連年節都過不了了。”喬蔓皺着眉,“袁術那家夥也太不地道,年關都不讓人消停。”
孫策擡起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得了吧,别抱怨了。等我從廬江凱旋,帶你去吃最好的酒,嘗最香的肉,和子厚他們一起再痛痛快快地鬧一場。”
“那好,那你可得快快回來”
寒風凜冽,軍旗烈烈作響,孫策騎在高頭大馬上,望着遠處那座固若金湯的廬江城池,眉頭緊鎖。此番奉袁術之命攻打陸康,本以為能速戰速決,卻沒想到陸康竟提前做了如此周全的準備。一連進攻了幾回都失敗而歸。
“報!”一名斥候匆匆趕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啟禀将軍,廬江城池堅固,陸康已提前組織軍民修繕城牆,城牆上布滿了弓弩、滾石和檑木,防禦極為森嚴!”
孫策身旁的副将忍不住低聲咒罵:“這陸康,倒是狡猾!咱們該如何是好?”
孫策目光如炬,盯着廬江城,沉聲道:“傳令下去,全軍紮營,從長計議。”
營帳内,氣氛凝重。孫策鋪開地圖,仔細端詳着,心中思索着破城之策。這時,又有士兵來報:“将軍,據打探,陸康在戰前儲備了充足的糧食和物資,城内軍民怕是能堅守許久。”
孫策還沒來得及回應,另一名士兵匆匆跑進來:“将軍,陸康平日在廬江深得民心,如今他動員百姓共同抵抗,百姓們都積極協助士兵巡邏、搬運物資,城内防守力量大增!”
衆人聽聞,皆是一臉愁容。但孫策卻突然大笑起來,衆人面面相觑,不知将軍為何發笑。
孫策收住笑容,目光堅定:“有意思!他以為憑這些就能擋住我孫策?要知道打仗可不僅得有守備,有民心,還得有糧草兵馬和謀略”
孫策看向副将,吩咐道:“明日,你帶一隊人馬在城下叫罵挑戰,務必激怒陸康,引他出城迎戰。記住,隻許敗不許勝,将他們引到指定地點。”
副将領命而去。第二日,城下叫罵聲震天。陸康站在城牆上,看着城下挑釁的敵軍,怒火中燒。在将士們的請戰聲中,他終于下令出城迎敵。
陸康率領大軍出城,一路追殺佯裝敗退的孫策軍隊。可當他們追到一處山谷時,四周突然喊殺聲四起。孫策率領伏兵從兩側殺出,将陸康的軍隊團團圍住。
經過一番激戰,陸康軍隊死傷慘重,無奈退回城中。這一戰,雖未破城,但卻大大打擊了陸康的士氣。
陸康雖在之前的伏擊中損兵折将,卻并未傷筋動骨。退回城内後,他督促軍民加固城防,愈發堅守不出。縱使孫策心急如焚,每日派出精銳部隊在城下百般叫罵挑釁,陸康也隻是充耳不聞。
孫策的軍隊連續攻城多日,将士們疲憊不堪,卻連廬江的城門都未能靠近。而且勞師襲遠,糧草補給漸漸跟不上,時間越久越不利。孫策望着那高聳堅固、難以撼動的城牆,不禁攥緊了拳頭,暗自思忖:“看看到底是我能耗還是他能耗,我就不信拿不下這廬江城 !”
戰場上硝煙還未散盡,孫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威風凜凜。他擡眼望向廬江那滿目瘡痍卻依舊矗立的城牆,扯着嗓子高聲喊道:“當年陸康你眼高于頂,視我為不懂事的黃口小兒,肆意羞辱!如今被困城中,四面楚歌,不知你可有半分後悔?”聲音裹挾着勁風,穿透死寂的戰場,直抵城内。将士們聽聞,紛紛挺直腰杆,士氣瞬間高漲,手中兵器碰撞,發出激昂聲響,似在為孫策助威,向陸康叫闆。
孫策見陸康仍沒有動靜,心道真是沉得住氣,臉上挂着一抹嘲諷的笑,再度放聲叫罵:“陸康,你龜縮城内,靠這些殘垣斷壁苟延殘喘,往日那不可一世的勁頭哪去了?你以為緊閉城門,就能躲得過今日的報應?你當初對我不屑一顧,随意差遣主簿打發我,這份羞辱,我今日定要你千百倍償還!”
“你打着保境安民的幌子,實則是獨占廬江的土霸王!如今我大軍圍城,城中百姓為你一己之私受苦,你口口聲聲的仁義何在?你空有一座孤城,外援斷絕,糧草将盡,不過是甕中之鼈,待我破城而入,定要讓你為曾經的傲慢付出代價!”
将士們齊聲高呼,聲浪滾滾:“破城!破城!”兵器碰撞聲愈發激烈,如同陣陣戰鼓,震得大地都微微顫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