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營帳縫隙灑進來,在青磚上投下細長的光束。喬蔓掀開帳簾時,正撞見周瑜坐在榻上将月白色外袍往身上披,廣袖流雲紋在光影裡若隐若現。而孫策還裹着素色裡衣,半倚在榻上打哈欠,發冠歪斜,幾縷碎發垂在眼下。
"你們昨夜一起睡的?"喬蔓愣在原地,目光在兩人身上來回打轉。
孫策揉着眼睛,聲音帶着未消的困意,坦然點頭:"對啊。"
喬蔓盯着兩人略顯淩亂的衣襟,又瞧了瞧周瑜微揚的眉梢,忍不住追問:"你們昨天幹什麼了,怎麼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喬蔓瞪大了眼睛,滿心都是難以置信。要知道,孫策向來是天不亮就生龍活虎地操練兵馬,不是在校場揮劍,就是在營帳裡謀劃戰事,一天天渾身使不完的牛勁,而現在這副裹着裡衣、連起身都嫌費勁的慵懶模樣哪裡像是孫策孫伯符?
"我和公瑾多年未見,"孫策懶洋洋地接話,忽然勾起唇角露出個促狹的笑,"聊到興起時,連更漏幾響都忘了。"他歪頭看向周瑜,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是吧,公瑾?"
周瑜白淨的臉上染上一層好看的紅暈,輕咳一聲“确實聊的晚了些”
周瑜輕側對孫策嗔道“你怎麼還不快去整備兵馬?”
喬蔓恨不得趕緊遁地而走,猛地想起正事,"子衡叫我來問問你,咱們什麼時候開拔?"
難怪呂範今日專門找她問孫策,還拍着他肩膀笑得意味深長,說什麼"瀼瀼去問最合适",合着是早料到會撞見這般光景,把燙手山芋全丢給了自己!
“馬上!”孫策翻身下床,赤足踩在青磚上,抓起外袍胡亂披上,“叫子衡他們整軍,半個時辰後開拔!”
“半個時辰?“喬蔓以為自己聽錯了
“快去啊”孫策彎腰系緊革帶,腰間的青銅虎符随着動作撞出清脆聲響,"可不能讓舅父等着急了!”
喬蔓在心裡暗暗吐槽,明明昨日特意放緩行軍速度,大張旗鼓地為周瑜設宴接風,今早還賴床到日上三竿,哪裡有半分着急見舅舅的樣子?
周瑜已經穿好了月白绡紗長衫,領口與袖口皆以銀絲繡着流雲暗紋服,能看出來規制十分講究,随着動作輕晃,隐約可見下擺繡着的水墨雲紋,好一個翩翩世家公子。
他擡手整理了下袖間褶皺,溫聲道“隻是入城後需約束士卒,莫要驚擾百姓。”
孫策跨步來到銅鏡前,帶正發冠,“聽周公瑾的,進城後誰要是敢鬧事——"他故意拖長語調,伸手作勢抹了抹脖子,"軍法處置!”
喬蔓望着兩人旁若無人的模樣,悄悄退到帳外。遠處傳來将士們整隊的喧嘩聲,而帳内偶爾飄出的笑聲,卻比這盛夏的晨風更讓人覺得輕快。
輕松之餘喬蔓心下又泛起疑惑,孫策既然和周瑜這麼要好,且胸懷韬略,沒道理曆史上沒留下他的名姓啊。況且最後周公瑾是東吳的一員猛将,跟随的是孫權啊,那究竟為什麼曆史出現了偏差,周瑜沒有跟随孫權反而跟随孫策了,是因為她蝴蝶翅膀了嗎?
大軍踏入曆陽城,孫策遠遠望見城門口兩道熟悉身影,按捺不住心頭激動,一把甩開戰馬缰繩,大步流星奔上前去,聲音裡滿是欣喜與雀躍:“舅舅!”
吳景身着一襲玄色錦袍,鬓角雖已染上霜白,目光卻依舊炯炯有神,望着大步跑來的孫策,臉上堆滿笑意,張開雙臂迎了上去。
孫贲站在一旁,一身利落的铠甲泛着冷硬的光澤,腰間的佩劍随着呼吸輕輕晃動。他嘴角挂着溫和的笑容,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欣慰,靜靜注視着這溫馨的一幕。
孫策從吳景懷中退開半步,立刻轉向孫贲,擡手抱拳,朗聲道:“堂兄!多年未見,别來無恙!”
孫贲上前一步,伸手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铠甲上的獸首吞口随着動作輕晃:“賢弟風采更勝往昔!這一路奔波辛苦了!”
城門口,将士們整齊列隊,随着旗手揮動繡着“孫”字的赤色大旗,隊伍以伍為單位,踏着整齊劃一的步伐進城。
吳景望着如墨色洪流般有序入城的将士,長槍如林整齊劃一,甲胄在陽光下泛着冷光,連戰馬的嘶鳴都透着訓練有素的韻律,不禁撫須贊歎:"好!好一支精銳之師!伯符治軍之能,比你父親當年更青出于藍!"
“舅舅,我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呢?還有我姑母,徐琨那小子早就想了,老是給我來信問我有沒有到曆陽”
“你母親他們正在别院裡等着你們呢,就等你們到了給你們接風洗塵,廚房殺了三隻老母雞炖湯,其中一隻蒸了你小時候最饞的荷葉糯米雞。你母親和你姑母他們,親手給你曬了梅幹菜,說要包成燒麥當行軍幹糧……她們老念叨你”
孫策又向吳景介紹了一行人,随即招呼着親随将領們和吳景一塊兒回别院,孫策笑對周瑜道:“還記不記得我母親腌的糟魚的味道?若是再配上姑母釀的桂花蜜酒,連神仙嘗了都要下凡,這次就帶你嘗嘗!”他說罷又轉頭沖後頭的親随們喊:“都加快腳步!誰先到别院,我讓母親多賞兩壇子梅子酒!”
踏入别院,一簇人影迎上前。居中而立的婦人約摸四十許歲,眼角堆疊的笑紋随着笑意舒展,慈藹之氣如春風拂面。她膝前立着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兒,粉雕玉琢的模樣惹人憐愛,一個稍微瘦弱一點的大約六七歲的男孩牽着婦人的手。左側站着位年歲稍輕的婦人,眉眼間藏着不似尋常閨閣女子的英氣,倒有幾分飒爽之态。右側的婦人更加溫婉些,身前兩個八九歲的女孩正翻着花繩。最邊上的婦人身前也立着一個六七歲的男孩。英氣婦人的身旁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正交頭接耳,時不時掩嘴輕笑,似在分享什麼有趣的秘密。右側,約莫十歲的少年則如脫缰小馬,上蹿下跳一刻不停,活像隻調皮的小猴子。站在最右側男人的喬蔓認識,是朱治。
"伯符!"
一聲輕喚穿透庭院。孫策目光驟然一亮,玄色戰袍獵獵作響,三步并作兩步疾奔過去,帶起滿地碎金般的日光:"阿母!"
吳夫人擡手撫上愛子面龐,指尖觸到曬得黝黑的皮膚,眼底泛起疼惜:"伯符黑了,也瘦了......"
"行軍打仗哪有不辛苦的。"孫策笑着寬慰,忽然轉頭看向身旁婦人,拱手行禮:"姑母。"
“哎”姑母笑着應了聲“你這小子讓你阿母好想”
吳夫人剛要開口反駁,目光掃過兒子滄桑的面孔,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喉嚨動了動,她終究隻是輕輕替孫策整了整歪斜的束發,将心疼都藏進了無聲的動作裡。
孫策向右邊的婦人見禮“多謝嫂嫂連日照料家小。”又對最旁邊的婦人行禮道“姨娘”
吳景爽朗大笑,捋着胡須道:"此番母子重逢,可要好好說些體己話!"
話音未落,一個粉團子跌跌撞撞撲過來,肉乎乎的小手緊緊攥住孫策衣角,水汪汪的眼睛裡盛滿依戀。孫策笑着彎下腰,長臂一撈,将女孩兒穩穩托在臂彎:"離家時你還在襁褓中,如今都能跑這麼快了!"懷中的小娃娃咯咯直笑。緊接着孫策抱着小娃娃摸着吳夫人身邊那個瘦弱男孩兒的頭“季輔怎麼還這麼弱,有沒有多吃飯,嗯?”
一邊的朱治也在和黃蓋他們說着話,吳夫人招呼道:“都别在這兒站着了!堂屋冰鎮了酸梅湯,魚脍炙肉香的哩,還不快點進來!”
衆人頓時哄笑起來。黃蓋一把摟住朱治肩膀往堂屋拽,少年兵們嬉鬧着推搡前行,廊下瞬間卷起一片腳步聲。
衆人如潮水般湧進堂内,寬敞的大堂瞬間被擠的滿滿當當。衆人都坐下,吳夫人環視一圈發現未見呂範問道“怎麼沒看見子衡?”
“子衡要先去安排士卒們的住處,一會兒就來了”孫策道
“娘,我要給你介紹兩個人”孫策神秘道“這個人你絕對熟稔——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