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錢氏跟杏兒幫忙削竹簽,細鹽之前提煉了一些還沒用完,把能用的調料全部磨成細粉,在弄些辣子一起用熱油淬成油辣子。
看了看家裡的牲畜,幾隻雞雖然還不肥,但拿來烤是剛好最嫩,又去了一趟塘邊,之前的簍子做了好幾個扔在裡邊,撈起來裡面還真有幾條大鲫魚,若幹蝦蟹。
把水裡的鮮貨拿回家先放石缸裡邊養着,自家沒弄菜園子,到時候再讓劉大虎他們送些過來就齊全了。
一大早,莫月就起來準備東西,土窯比自己想象中燒得要成功,密閉跟保溫性都不錯,燒熱扔了兩個薯頭進去,沒多久就烤熟了。
趕着去了周家一趟,這天才蒙蒙亮,周婆子已經去外邊出診,周瑾剛醒才披着個外衣打開房門,就看見莫月在竈台邊忙活。
沒什麼事情,隻是倆祖孫都不怎麼在意吃食,平常早飯要麼不吃要麼就吃個餅,多少有些粗糙,倒讓莫月養成了給倆人做飯的習慣,到點人就往那邊鑽。
昨天的蝦蟹拿了些過來,洗幹淨切出配菜來備好,按以前南方的做法是需要先熬蝦油,莫月怕兩人吃不習慣,就省去了那一步。
先熬好粥,再放入新鮮蝦蟹跟少許姜絲,慢熬入味。
等粥好的間隙,又拿出來周婆子給她的穴位圖,紙張有些泛舊發黃。
膻中穴、中脘穴、關元穴......
莫月專注得背着,擡頭才注意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周瑾出現在竈房門口,消瘦的身形靜靜的立在那,目光穿過煙霧缭繞的房間,冷冷地看了過來,臉上沒有一絲笑意,讓人感到陌生。
隻那麼一瞬間,快到莫月都以為是看花了眼,周瑾臉上又換回了之前那副淺笑的樣子,像是剛從屋外過來,輕輕喚了一聲:
“月兒”
語氣一如往常。
四目相對,莫月沒有質問,隻是放下穴位圖集快步上前,牽了她的手握着:
“這天還涼着,怎麼不穿好衣服再來。”
周瑾眼角微微一顫,眼底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情緒。
接着輕笑着:“在熬什麼粥?這麼香”
兩人都想要轉移話題,莫月馬上接着話:
“昨天在塘裡收了些蝦蟹回來,想着熬個粥試試,還鮮着呢。”
“這塘裡想蝦蟹不像魚一樣腥味,煮出來肯定好吃!”
摸着她的手溫度不算涼,推着人回房洗漱:
“粥快好了,先回去穿好衣服,一會兒給你端過去。”
周瑾反握住莫月的手緊了緊,應聲回了房間。
從竈房出來,周瑾像是換了一個人,擡手撫上臉上的那條畫上黑痕,秀眉緊蹙,幽幽地歎了口氣,低語自問: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沒有人給她答案。
莫月盛好粥等人吃完,把周家的地掃了一遍,竈房整理幹淨,又匆匆趕回去。
在鐵鍋裡把昨天專門買的小銅鍋擺好,隔水大火燒熱,蜂蠟跟少量羊脂緩緩融化,再放入藿香與紫草,鍋裡交織出一股淡淡的、略帶甜意的香氣。
等銅鍋中的原料都混合好,色澤還有些淺,莫月先倒入小巧的瓷盒中。
再倒入紫草加深顔色,依次做了好幾盒,這事兒沒什麼經驗,隻能看凝固之後的顔色哪個合适。
接下來就等凝固,又準備弄個蛋糕胚,畢竟不是21世紀,先試着烤個蛋糕胚,要是不成功也能提早出個其他方案。
杏兒早就聽姐姐說過會做些糕點,一直等着她開工。
先準備食材、将蛋黃與蛋白分别打入兩個準備好的碗中。讓杏兒取了适量的白糖、牛奶和油,準備與蛋黃混合。
在攪拌蛋黃糊的過程中,慢慢篩入了面粉,輕輕用手法攪拌,生怕破壞了面糊的細膩。同時把土窯先用炭火燒熱。
再就是打發蛋白。沒有打蛋器,隻能純靠雙手,也就是莫月現在的體能好太多,還有廚藝技能的加持,不然攪到手軟也做不出來。
直到蛋白從最初的液體狀态,逐漸變得蓬松、細膩,最終形成了穩定的硬性發泡。
等蛋白霜打發完畢,莫月迅速将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蛋黃糊中,用竹刀輕柔地翻拌均勻。
再将混合好的面糊倒回蛋白霜碗中,繼續以同樣的手法混合,直至兩者完美融合,形成細膩而富有彈性的面糊。
用來盛放的容器還是銅鍋,先在銅鍋底部均勻塗抹了一層薄薄油,以防粘底。
接着将面糊緩緩倒入銅鍋内,輕輕地震動幾下,排出面糊中的大氣泡。
等土窯的熱度夠,再把銅鍋推入土窯,用一塊編得不透風的竹排擋起來。
接下來就是等待。
忙活這老大一堆,特别是打蛋白霜,莫月的手都有些發虛。
杏兒在旁邊看着,也覺得有些麻煩:
“阿姐,這個糕是非吃不可嗎?
聽到這個問題,莫月也有些懵,上輩子好像也沒這麼重視過生日,想了想也點點頭:
“因為儀式感吧”